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袁世凱文采的一面
2010/01/15 20:45:43瀏覽407|回應0|推薦0
袁世凱在洹上的那段時間,兄長袁世廉也恰好解職在家,身體也變得虛弱,下身有較嚴重的半身不遂。袁世凱聽說後,特意讓袁克文將袁世廉和姨太太接到洹上養病,又花重金聘請了一名法國醫學博士長住在洹上專門替他看病。袁世凱整天陪著袁世廉,扶杖漫步,下棋聊天;或者和妻妾子女共享天倫之樂;或者就是與幾個文人騷客,吟詩鬥酒,風花雪月……袁世凱最喜歡的,就是把戲班子請到家裡,一大家人,把院落塞得滿滿,呷著茶,聽著高亢的梆子戲。聽到入迷處,袁世凱會不由自主地大叫“好”。等到戲散了,袁世凱還會把戲班子的頭叫到跟前,問幾句話,給幾個賞錢。

  忙裡偷閒詩言志,在洹上,袁世凱倒寫了不少詩,從詩中,可以看出袁世凱在那一段時間的所思所想。比如這一首剛到洹上時所寫的詩:

  曾來此地作勞人,滿目林泉氣勢新。

  牆外太行橫若障,門前洹水喜為鄰。

  風煙萬里蒼茫繞,波浪千層激盪頻。

  寄語長安諸舊侶,素衣蚤浣帝京塵。

  客觀地說,袁世凱這一首詩,寫得相當不錯。詩與人,本來就是相聯繫的。一個人的心胸博大了,濕潤了,肯定會有一種鮮活的詩情生長出來。後來,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把這些唱和詩彙集成冊,以《圭塘唱和詩》為名刊印,合計共有袁世凱的詩十八題二十二首。這些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在隱居生活中的心態和思索。比如說《登樓》:

  樓小能容膝,簷高老樹齊。

  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

  《雨後遊園》:

  昨夜聽春雨,披蓑踏翠苔。

  人來花已謝,借問為誰開?

  《次王介艇丈游養壽園韻》:

  雕倦青雲路,魚浮綠水源。

  漳洹猶覺淺,何處問江村。

  因為這些閒雲野鶴日子對心情的養育,袁世凱的這些詩,已很有點王維詩的禪意和境界了。比如《春日飲養壽園》:

  背郭園成別有天,盤餐尊酒共群賢。

  移山繞岸遮苔徑,汲水盈池放釣船。

  滿院蒔花媚風日,十年樹林拂雲煙。

  勸君莫負春光好,帶醉樓頭抱月眠。

  在此之間,袁世凱也有對於時局的思索和追憶,這一篇《憶庚子舊事》算是懷舊之作:

  八方烽舉古來無,稚子操刀建遠謨。

  慚對齊疆披枳棘,遠臨燕水補桑榆。

  奔鯨風起驚魂夢,歸馬雲屯感畫圖。

  海不揚波天地隸,共瞻日月耀康衢。

  當然,讓袁世凱耿耿於懷的,是清廷以“足疾”為借口讓他告老還鄉的,趕他出朝廷。這樣的借口讓他啼笑皆非。袁世凱直接以《病足》為題,接連寫了兩首詩,進行了自嘲和宣洩:

  其一:

  採藥入名山,愧予百健步。

  良醫不可求,莫使庸夫誤。

  其二:

  行人跋而登,曾惹齊官笑。

  扶病樂觀魚,漁翁莫相誚。

  在此期間,袁世凱所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詩,是《自題漁舟寫真二首》,其二為:

  百年心事總悠悠,壯志當時苦未酬。

  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無磐石,歎息神州變缺甌。

  散發天涯從此去,煙蓑雨笠一漁舟。

  對這一首詩,袁世凱頗為自得。聯想到清廷還有人對自己的“退下”不放心,袁世凱索性請人將他與兄袁世廉泛舟河上、怡然垂釣的情形拍了一張照片。在照片中,袁世凱蓑衣斗笠,手執釣竿,怡然自得,儼然當年的姜子牙和莊子。袁世凱將照片印製了上百張,分送親友,同時派人將照片連同詩文送至上海報紙刊出。昔日大權在握的重臣袁世凱,一下子成為一個超塵脫俗的隱士,這樣的變化,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一片議論。

  摘自《晚清有個袁世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版,定價28。00元

趙焰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36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