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哪種性格的人患癌症的機率更大
2009/04/25 21:19:33瀏覽483|回應0|推薦1
美國部分學者經過20年的長期觀察,結果發現,癌症患者大抵都有父母失和、青少年時代曾有感情創傷,因而鬱鬱寡歡、逃避人際關係等因素。還有人觀察到,心理憂鬱組癌症的發生率、死亡率高,具有癌症性格的人,癌症發生率比普通人群高3倍。反之,性情開朗、心胸開闊、坦蕩豁達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不良性格致癌勿庸置疑,在我多年的腫瘤臨床中足可以得以印證。我接診的淋巴瘤康復5年的穆幸春老人,現年62歲,家族中沒有惡性腫瘤方面的家族史,她為什麼會得此惡病?說來還是事出有因的。話得從7年前說起:穆女士是非常要強的人,多年來一直照顧著兩位病重的親人一位是八十七歲老母親、另一位就是老伴兒,身心的疲憊不言而喻,唯恐別人看出自己的愁緒,強顏歡笑來偽裝自己,但憂鬱佔據了心靈的主導地位,渾然忘記自己的奔波中,沒想到2004年的惡魔悄悄襲來,將兩位至親先後安息後,才到醫院做了檢查,從診斷書裡得知事情不妙,新一輪的與病魔做鬥爭就從自身開始了,自己已積鬱成淋巴瘤這這種惡疾。縱觀多年的許多臨床病例,癌症患者病前大多經歷了親人故去、失戀、離婚、失業、降職或天災人禍等等重大生活變故,這些生活重大事件加之負性情緒極易形成「癌症性格 」。

  性格是人在特定環境中所形成的某種慣性思維方式,在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如:英勇、剛強、懦弱、粗暴等。性格是後天所形成的,比如靦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斷的性格和優柔寡斷的性格等,性格不同於本性,本性乃天成,也就是說本性是人天生所具有的,不可改變的思維方式,比如:虛榮心,榮譽感等。而性格可以受人的理性與認知程度的提高而向良性發展,一個人的職業是否成功,是否穩定,是否稱心如意,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性格和工作條件之間的適應情況。人的本性包括有求生的本性,懶惰的本性和不滿足的本性,而性格是完全可以改變的。

  所以說癌症病人一般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徵,具有這些性格的人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因此稱「癌症性格」。生活中並不僅僅是抑鬱、憂傷可以致病,本身七情(怒、喜、憂、思、恐、驚)皆可致病,七情過極皆可致病,只不過怒與憂與致癌是較為直接的因素,中醫角度而言,憂思傷脾,脾不運化而影響食物的攝納,從而尋致免疫系統的降低,以致病趁虛而入,常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同時脾虛則生痰疾,「頑疾皆由痰作祟」,從而致癌;七情中的怒,可傷肝,而肝臟是一個參予消化的一個比較大的系統,影響了一個後天攝取營養的通道,自可百病從生。對於癌症性格的人來說,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而言,由於精神抑鬱等消極情緒長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機體間的平衡被打破,使癌細胞突破免疫系統的防禦,形成癌症。

  

  那麼究竟哪些性格可稱其為致癌性格呢?

  

  性格內向,表面上逆來順受,毫無怨言,內心卻怒氣衝天,痛苦掙扎,有精神創傷史,

  情緒抑鬱,好生悶氣,生氣時又不對外人宣洩;

  極小的生活事件便可引起焦慮不安,心情總處於緊張狀態;

  表面上處處犧牲自己,為別人打算,但心中其實又有所不甘;

  遇到困難,事前並不鬥爭,但到了最後又要做困獸之鬥;

  經常抑制煩惱、絕望、悲觀的情緒;

  害怕競爭,逃避現實,企圖以姑息的方法來達到虛假和諧的心理平衡。

  

  你離癌症性格究竟有多遠?

  

  我在工作間隙專門請教了心理學醫生,通過相應的一些快問快答的問題來破譯心理密碼:

    (1)當你感到強烈的憤怒時,能否把它表達出來?

    (2)你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盡可能把事做好,沒有怨言?

    (3)你認為自己是個可愛的人、很好的人嗎?

    (4)你是不是在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你常常感到孤獨、被別人排斥和孤立嗎?

    (5)你是不是正在全力做你想做的事?你滿意你的社交關係嗎?你能常常發揮你的潛力嗎?

    (6)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只能再活半年,你會不會把正在做的事情繼續下去?

    (7)如果有人說,你的病已到晚期,你是否有某種解脫感?

    理想的答案是:(1)是;(2)否;(3)是;(4)否;(5)是;(6)是;(7)否。

  如果你的答案有兩個以上是否定的,就說明你具有癌症性格的特性。但這也無需驚慌,在癌症性格的後面,潛藏著你真實的自我,如果有條件,你可以去心理咨詢,聽聽醫生的指導和建議,從而改進自己的性格。

  維護健康4大基石除平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外,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心理健康,因維護現代健康的含義是多元的、廣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3個方面,其中社會適應性歸根結底取決於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狀況。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而引起疾病。健康已不單純地指身體無疾病的健康,而是更多元的含義,旨在棄摒並遠離不利身心發展的癌症性格,重塑屬於我們現代文明的健康。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288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