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臨命終時的開示(匯集版)--聖嚴師父
2009/07/03 11:12:29瀏覽51|回應1|推薦0

臨命終時的開示(匯集版)--聖嚴師父


一個學佛的人,學佛的目的,

雖然並非

僅僅為了準備人生的最後一站,

人生最後的一站,

卻是學佛工夫的最要緊處。



最要緊的時刻,

是在臨命終時,心不顛倒,

願行菩薩道的也好,

求生極樂國的也好,

務須正念分明,一心嚮往。



但是,

臨命終時的正念分明的工夫,

必定先從

未死之前的平時做起。



雖說但能

臨終十念彌陀聖號,

即可往生西方淨土,

可是,

若非宿世的根機,

僅靠臨終的十念,

恐怕已經無法

一心不亂地念上十念了。



所以,學佛的人,

修持的工夫,

一定要從平時做起,

一定要持之以恆。



在此我要勸告同道們︰

大家必須要一往直前,

不餒不退地修持下去,

必須要

切切實實、不間不斷地修持下去,

才能見到真工夫,才能得到真受用。



臨命終時,

便是最好的考驗,

平時勤學的好學生,絕不會被老師考倒;

平時勤修的佛弟子,絕對經得起臨命終時的考驗。



這一點,

不但自己要堅定的信,切實的修,

還要感化誘導各人的家屬子女,

共同來信,共同來修,

唯有如此,

他們才會協助你到臨命終時的應考,

不致反而來把你考倒。



而在臨命終時的

身心難免會有病苦,

修行人

應該在越是痛苦的情形下,

越發虔誠修持,懇切發願,

所以真正的修道人,

不求身無病苦。



病苦能消業障,

這正是還債的途徑,

乃至可說是重罪輕報的好現象,

不但不恨,

相反地是應該歡迎病痛之光臨的。



因此

能生則必須求生,

非死不可則當歡喜地接受;

感恩生存,也當感謝死亡。



努力求生,

生存時

能使自己提昇生命的品質,淨化自己的心靈。



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

對死亡要存有感謝的心,

因為死亡

能使自己放下

此生千萬種的責任,

帶著一生的功德,

迎向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那在臨命終時的助念,

可以用放錄音帶代替助念嗎?

這要看狀況。

當一個人

尚未斷氣,神識仍在的時候,

假如家人無法陪在他身旁念佛誦經,

也請不到人助念時,

放錄音帶是可以的,

臨終者一樣可以聽受佛號和法義。



一旦人

已亡故後,

要靠錄音帶超薦是不可能的,

因為錄音帶裡沒有用「心」,

亡靈得不到感應。



所以當一個人

尚未斷氣,神識仍在的時候,

多半我們會

請他默念阿彌陀佛,

若他自己不能念,

讓他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聲;

若他自己已不能專注地聽,

則勸他

心中要信有阿彌陀佛,

如此一來,就和佛相應了,

與佛相應,就能到佛國去。

佛國多遠呢?

沒多遠呀!

物質空間上雖有距離,但精神世界沒有距離。



很多人都以為

佛國非常遙遠,坐火箭也到不了,

其實只要

一念相應就到了,

所以佛經云:「屈伸臂頃到蓮池。」

意思是:只要信心堅定,人與佛土的距離,

只要屈、伸手臂一次的時間就可以到達。

這都還算慢,

其實一個念頭與佛相應,就可以到達了。



聖嚴師父

在四十年前寫了一篇

〈 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 〉,



其中有段話,

「  佛事總是要做的,

    不過,理想的佛事

    絕不是買賣,

    應是修持方法的實踐與請求指導,

    因為僧眾的責任

    在於積極的化導,

        而不是消極以經懺謀生 。 」



我們法鼓山

通常會為病危臨終的人說法,

先告訴他

要安心、放心,而且要有信心;

要相信如果你的身體

還不到死的時候,

佛會保佑你趕快健康,

如果身體已經

沒有辦法維持下去,

阿彌陀佛便會接引你到佛國淨土中去。



或者,

這一生中你做了很多善事,

即使不想去佛國,

來生也是佛教徒,也會做好事,

這就是菩薩行者,在人間廣度眾生。

所以,

但願你早日再來造福我們這個世界。 ~~



祝福  蓮花化生 乘願再來



                            法鼓山  釋果興 合十

                       2009/06/10



++++++++++++++++++++++++++++++++++++++++++++++++



關於臨命終時及命終之後,

應該注意的事項,

弘一大師

有一篇文章,叫作〈人生之最後〉,

說得頗為精當,讀者不妨參閱。

現在摘其大要如下︰



病未重時,

亦可服藥,但仍須精進念佛,

勿作服藥癒病之想。



病既重時,

可以不服藥也。

若病重時,

神識猶清,應請善知識為之說法,盡力安慰。

舉病者今生所修善業,

一一詳言而讚歎之,

令病者心生歡喜,無有疑慮,

自知命終之後,承斯善業,決定生西。



臨終之際,

切勿詢問遺囑,

……若欲留遺囑者,

應於健康時書寫,付人保藏。



儻自言欲沐浴更衣者,

則可順其所欲而試為之。



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

皆不須強為。



臨終時,

或坐或臥,皆隨其意,未宜勉強。



若自覺氣力衰弱者,儘可臥床,

勿求好看勉力坐起。

臥時,本應面西右?側臥,

若因身體病苦,

改為仰臥,或面東左?側臥者,

亦任其自然,不可強制。



大眾助念念佛時,

應請阿彌陀佛接引像,

供於病人臥室,令彼矚視。



助念之人,

……宜輪班念,相續不斷,

或念六字,或念四字,

或快或慢

須問病人,

隨其平日習慣及好樂者念之,

病人乃能相隨默念。~~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cbetablog@guest
Re: 臨命終時的開示(匯集版)--聖嚴師父
2010/03/28 14:08

罪福因緣 已熟未熟 或臨命終 善惡心起

分類:經論選輯
 
節錄引用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資料庫 本資料庫免費提供電子佛典資料以供各界作非營利性使用 可自由免費流通
【經錄部類】〔事彙部類〕〔事彙部〕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五十四冊 No. 2123《諸經要集》CBETA 電子佛典 V1.43 普及版
# Taisho Tripitaka Vol. 54, No. 2123 諸經要集,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43, Normalized Version

T54n2123_p0119a20(00)║
T54n2123_p0119a21(00)║
T54n2123_p0119a22(00)║諸經要集卷第十三
T54n2123_p0119a23(00)║
T54n2123_p0119a24(00)║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集
T54n2123_p0119a25(00)║  
T54n2123_p0123a19(00)║如十住毘婆沙論云。善知不定法者。
T54n2123_p0123a20(03)║諸法未生未可分別。如佛分別業經中說。佛告阿難。
T54n2123_p0123a21(00)║有人身行善業。口行善業。意行善業。
T54n2123_p0123a22(03)║是人命終而墮地獄。有人身行惡業。口行惡業。
T54n2123_p0123a23(02)║意行惡業。是人命終而生天上。阿難白佛言。
T54n2123_p0123a24(02)║何故如是。佛言。是人先世罪福因緣已熟
T54n2123_p0123a25(03)║今世罪福因緣未熟。或臨命終。正見邪見。善惡心起
T54n2123_p0123a26(00)║垂終之心 其力大故
T54n2123_p0123a19(00)║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五十四冊     經論編號   No. 2123    第123頁  上欄    第19行 
 
 

 

譬如大樹 恒常東靡 若有斫伐 必東向倒

分類:阿含部類
 
 
節錄引用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資料庫 本資料庫免費提供電子佛典資料以供各界作非營利性使用 可自由免費流通
 
【經錄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冊 No. 100《別譯雜阿含經》CBETA 電子佛典 V1.30 普及版
# Taisho Tripitaka Vol. 2, No. 100 別譯雜阿含經,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30, Normalized Version

T02n0100_p0426a01(00)║
T02n0100_p0426a02(00)║
T02n0100_p0426a03(00)║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八
T02n0100_p0426a04(00)║
T02n0100_p0426a05(00)║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T02n0100_p0426a06(00)║ 
T02n0100_p0432b14(00)║   (一五五) 如是我聞。
T02n0100_p0432b15(11)║一時佛在迦毘羅衛國尼拘陀林。爾時釋摩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
T02n0100_p0432b16(02)║卻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此迦毘羅人民熾盛。
T02n0100_p0432b17(01)║安隱豐樂。我常在中。每自思惟。
T02n0100_p0432b18(06)║若有狂象奔車逸馬狂走之人。來觸於我。我於爾時。
T02n0100_p0432b19(03)║或當忘失念佛之心。或復忘失念法僧心。復自念言。
T02n0100_p0432b20(00)║若當忘失三寶心者。命終之時。當生何處。
T02n0100_p0432b21(01)║入何趣中。受何果報。佛告之曰。汝當爾時。
T02n0100_p0432b22(01)║勿生怖畏。命終之後。生於善處。不墮惡趣。
T02n0100_p0432b23(02)║不受惡報。譬如大樹初生長時。恒常東靡。
T02n0100_p0432b24(03)║若有斫伐。當向何方。然後墜落。當知此樹必東向倒。
T02n0100_p0432b25(00)║汝亦如是長夜修善。若墮惡趣。受惡報者。
T02n0100_p0432b26(01)║無有是處。時釋摩男。聞佛所說。頂禮佛足。
T02n0100_p0432b27(02)║還其所止。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T02n0100_p0432b14(00)║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冊  No.100 經  第 432頁   中欄   第14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