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 國 文 化 研 討 會 第19屆 年 會鄭和下西洋 1405-1433歷史與文化的涵義
2007/04/09 20:39:50瀏覽590|回應0|推薦2
中 國 文 化 研 討 會 第 十九 屆 年 會
鄭和下西洋 1405-1433 ~ 歷史與文化的涵義

時間﹕2004年12 月4日 ( 週 六 )上 午 9﹕30下午 6﹕00
地點﹕哈佛大學燕京大禮堂
9 ﹕30 - 10﹕00 開場致辭    

鄭炯文 (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
趙如蘭 (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 )         
馮勝利 (哈佛大學東亞系語言組主任)

第一節:文化含義
10﹕00 ~12﹕00 主席 ﹕ 杜維明 (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東亞系教授 )
主講 : 吳 京 (前教育部長﹑成功大學校長、現任教授)
鄭和下西洋的現代意義及其研究
鄭培凱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教授 )
鄭和的世界、世界的鄭和
蔡曙山 (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處長、哲學系教授)
鄭和下西洋與學術文化交流
吳志良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澳門科技大學教授 )
從葡萄牙史料看鄭和船隊洲際三角貿易形態
12﹕00 ~1﹕30 休息

第二節:經濟、地理、歷史
1﹕30 ~2﹕30 主席﹕ 陸惠風 ( 劍 橋 新 語 )
主講﹕
袁尚賢 (劍橋同位素化學公司)
鄭和航海圖的討論
周 湘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中心與邊緣~歷史文本的解讀
劉朝暉 (復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
從明代瓷器看東西文化交互影響

第三節:鄭和研究的新視角
2﹕30 ~ 3﹕30 主席: 汪悅進 (哈佛大學藝術史系、建築系教授 )
主講 ﹕
張嘉鳳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百年來鄭和研究的特色與趨勢
信世昌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長、教授) 
違失的機會~從鄭和下西洋而未至台灣談起
鍾倫納 (中華多媒體交流會)
鄭和不 再下西洋最重要的原因
3﹕30 ~ 4﹕00 休息
第四節:自由發言和討論
4﹕00 ~ 5﹕30  主席﹕ 黃萬盛 (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      
引言﹕
高 晞 (復旦大學歷史系)
龔詠梅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
王文杰 (台灣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系教授)
5﹕30~6﹕00 茶 敘 (COMMON ROOM)

召集 ﹕杜 維 明 ﹐鄭培凱﹐ 王德威 ,趙 如 蘭﹐陸 惠 風﹐黃 萬 盛, 張 鳳
贊 助﹕哈佛燕京學社﹐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劍 橋 新 語 , 中華多媒體交流會
 ( 研討會以中文舉行,免費進場﹐免費停車 ANDO PARKING LOT)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phong&aid=88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