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電機推薦 【mobile01】餐廳小吃店開店必備,遠離油煙客訴問題~
2017/06/01 14:04:43瀏覽14|回應0|推薦0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上海史專傢邢建榕揭秘:《羅生門》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到訪一大會址並留下記載 “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以《檔案中的上海城市變遷》為題,上海史專傢邢建榕做客長寧圖書館,講述近代上海城市的三次重要轉型。在邢建榕看來,上海的現代文明和未來發展,其實都和近代上海的發展基因有關,如何解讀好這些因素,或許可以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提供借鑒。

邢建榕認為,近代上海的發展,經歷瞭三次大的歷史機遇:第一次是開埠,由此上海進入瞭近代化、城市化、工業化的時間段,“包括現在上海的城市格局,基本上是那個時候逐步形成的”;第二次則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使上海成為文化上包容開放、精神上開拓創新的城市; 第三次是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以後,把上海定位為經濟中心,建立瞭“上海特別市”,在此期間上海發展得特別快,也就是所謂的“黃金十年”。

?

為什麼上海的南北交通不靈光,就是因為租界是東西向發展的

?

“上海第一次轉型是開埠以後,上海的城市格局是那個時候逐步形成的。”邢建榕提出,上海城市近代化很大程度是從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開始的,由於租界由東向西發展,形成由東向西的馬路都很長、比較寬,也比較順暢,比如南京路、延安路、淮海路……從而也造成上海的馬路都是東西方向比較好,而南北方向的馬路不是很順暢。

甚至這也影響到瞭上海的商業設施,以前就基本上集中在東西向馬路上,譬如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貨公司,南北向上的商業設施很薄弱,“這都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

?

南北用省名東西用市名,上海的路名背後是一種近代城市的規范

?

英租界從建立之初就開始修馬路,馬路都方方正正、東西、南北,中規中矩。南北向的馬路都以中國各省份命名,如四川路、江蘇路、江西路、河南路等,東西向的馬路則用中國的城市來命名,比如南京路、漢口路、福州路。“等到大城市的名稱用完瞭再用小城市,東北的城市名稱基本用在城市的東北角,西南的城市名稱用在西南角,像田林這裡有桂林路、欽州路,楊浦那裡有大連路等等,都有規律可循。”

不過,邢建榕也遺憾地指出,這樣的命名規范如今已經有所變化,“比如現在古北地區的馬路名字大多是富貴、翡翠、寶石這樣的名字,都是和靜電排油煙機錢有關。”

?

中國銀行高度未超和平飯店不是因沙遜,而是因為上海人的現代眼光

?

上海近代化以後造瞭許多高樓,特別是1920年以後,其中,外灘矗立起的最後一幢高樓,就是中國銀行。這幢樓是中國人自己出錢造的,所以有中國風格。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這幢樓沒有比和平飯店造得高,是因為和平飯店的老板沙遜抗議甚至上法庭打官司。邢建榕在研究瞭檔案史料後認為,“這其實是因為當時中國銀行的老總們已經有非常高的現代眼光、文明素養。”

原來,中國銀行大樓的設計公司是一傢外國公司,原設計方案中,中國銀行大樓確實應該是外灘最高的建築,“但是,中國銀行的經理們覺得這樣會破壞外灘的天際線,所以這幢外灘最後造的高樓,高度沒有超過和平飯店。”

靜電機推薦?

公園、雕塑、噴泉、電燈、行道樹……構成瞭外灘的現代化標桿

?

邢建榕認為,外灘是上海城市西方化特色非常明顯的一個社區。“中國任何一個城市的現代化,跟外灘一比,至少在1949年以前全被比下去,因為外灘的標桿就樹在那裡。”

外灘的標桿並不是高樓大廈,更關鍵的是它的規劃理念。“為什麼講它有規劃?它有景觀,它知道要造公園,要有雕塑、噴泉以及其它的現代化市政設施。”邢建榕介紹,這種規劃甚至包括瞭馬路要多寬,馬路跟人行道的比例是怎麼樣的,電燈、行道樹怎麼配比等等。“有瞭這些東西才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社區,而且關鍵是它不能有圍墻,沿江這面必須敞開,這是租界當時規定的,因為要保證公共空間,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理念。”

?

魔都這個名稱最早是日本人發明的,因為覺得“上海太不可思議”

?

“魔都”這個名稱如今已經成為上海的別稱,不過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這個名稱實際上是日本人起的。邢建榕介紹,當時有位日本作傢松村峭風來訪,覺得“上海太不可思議”,回去寫瞭一本小說叫《魔都》。事實上,包括“東方華爾街”、“東方巴黎”這些名稱,也都是外國人給上海起的。

“上海這座城市的近代化過程,其實是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是上海人建設上海的歷史。”邢建榕用從煤氣燈到電燈的演變打瞭一個比方,上海1870年代就有瞭煤氣燈,但是煤氣照明不安全,而且發展的速度不如電燈,後來電燈來瞭,“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競爭”。?這些公共事業,租界采用特許經營的方式,所以電燈公司隻能有一傢,煤氣公司也隻能有一傢。公用事業不能沒利潤,也不能利潤太高,所以隻能特許,規定好利潤多少。

?

五四時期的上海再次轉型,成為更包容開放和開拓創新的城市

?

在邢建榕看來,近代上海的第二次轉型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正是在這個時期,上海成為文化上包容開放、精神上開拓創新的城市,在精神層面上,也成為瞭一座更具現代化意義的城市。“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在此期間成立,政治意義就更大瞭,歷史意義也很大,開天辟地。”

因為有瞭現代化城市的基礎,中外文化在這裡交融,西方大量的新思潮、新思想湧入。同時因為租界中現代化企業很多,工人人數非常多,使得馬克思主義和新文化運動有瞭階級基礎、思想基礎。

“中國共產黨在外省市成立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嘉興,來兩個外國人靜電除煙機就被人傢盯住瞭,上海當時有十幾萬外國人,來幾個外國人開會,不引人矚目。”邢建榕說。

?

中共一大召開之前,芥川龍之介曾到訪會址並留下詳實記錄

?

中國共產黨成立是1921年,現在大傢到一大會址參觀,底樓是開會的地方,一張臺子,邊上凳子,臺子有茶杯、花瓶、打火機等等物件,這些佈置是否準確,為什麼要這樣擺?

邢建榕講述瞭一段鮮為人知的軼事:創作《羅生門》的日本作傢芥川龍之介曾到上海拜訪過他的老同學,後來的“一大”代表李漢俊,“這是1921年4、5月,離一大召開很近瞭。”芥川龍之介回國後寫瞭一本《上海遊記》,其中有篇文章將李漢俊傢描述得很詳細,包括傢裡的凳子怎麼放、臺子怎麼放,臺子上面放一隻紫砂盤,盤裡面有些陶制小水果……等等。 “從檔案史料的角度看,這裡有很多細節值得研究。”邢建榕說。

?

上海之所以成為上海,不在英租界的商業而是法租界的文化

?

上海的英租界包括今天的南京路、人民廣場、外灘等等,以高樓大廈為主,商業氛圍特別濃厚。淮海路這邊則是法租界,居住為主,所以沒有高樓大廈,有非常好的居住區,甚至到虹橋這一帶還有很多別墅。

在邢建榕看來,法租界文化場所比較多,電影院、酒吧、咖啡館很多。“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地方為什麼在法租界?因為這裡政治上相對比較寬松,標榜民主自由。而且石庫門房子像迷宮一樣,前後都是弄堂,便於隱蔽。中共中央在上海待瞭很長時間,需要相對安全的環境。”

上海之所以成為上海,與西方文化有關,但關鍵不在英租界,而是法租界。“法租界的文化對上海影響很大,上海人喜歡淮海路是有道理的。”邢建榕認為,西方影響上海的文化,主要是法國的歐洲大陸文化,而不是英國商業文化。

“英租界、法租界、華界以及具有宗教文化情結的徐傢匯,這四塊文化區域組成瞭上海多元豐富的文化基因和城市氣質。”邢建榕總結道。

?

從大上海計劃到中山環路,上海“黃金十年”的遺產至今猶存

?

近代上海的第三個轉型階段,是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之後。因為蔣介石發跡於上海,與上海銀行傢、資本傢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要發展上海經濟,把上海從江蘇脫離出來,成為“上海特別市”。

南京政府成立以後,把上海定位為經濟中心,使得上海有瞭一個發展機遇。邢建榕介紹,上海特別市政府從市長到局長,許多都是留洋博士,水平都非常高,有國際視野。從1927到1937年,上海發展很快,成為上海的十年黃金時代。

上海特別市的一個特殊舉措就是要建設新的市中心,試圖超越租界,於是就有瞭江灣五角場的“大上海計劃”。現在的江灣五角場還有老的市政府大樓、體育場、圖書館、博物館等等。邢建榕特別建議市民可以關註一下剛剛改成楊浦區圖書館的原上海圖書館,“非常漂亮”。

大上海計劃對今天的另一個影響是中山環路,因為要把南市、閘北、江灣五角場等華界區域連起來,於是就有瞭現在中山環路的雛形。“這條路一直影響到現在,現在依然是上海很重要的一條路,某種意義上講比淮海路、南京路還要重要。”

?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編輯郵箱:scljf@163.com)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ew750b7k0&aid=10366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