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13 10:01:03瀏覽7676|回應0|推薦33 | |
婦女產後「坐月子」,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但常有人將「坐月子」的「坐」和同音異字的「做」混為一談。子曰「必也正名乎」,是以不可不辨也。 所謂「月子」係專用名詞,亦即「產褥期」也,泛指從胎盤娩出,直到全身各器官(乳腺除外)回復至懷孕前狀態的一段期間,大約是一個月左右。「月子」期間,產婦全身各系統都發生明顯變化,因此必須更加注意保健或是飲食調養,依台灣傳統說法,婦人產後身體虛弱,在「月子」期間,最好是不洗頭、不洗澡、不剪指甲、不碰冷水、避免吹風受寒,甚至於不刷牙等等;飲食方面則要多吃添加米酒的麻油雞或腰子來大補身體,並且嚴禁生冷食物和喝水。總之,「月子」期間頗多生活禁忌,造成產婦許多的不便。 既然「月子」期間禁忌多,又得儘量減少出門,如此與「坐監」無異,是以婦女產後這段調養身心、恢復健康的期間,就叫「坐月子」;當然,「坐月子」的「坐」如當副詞用,指產婦在「月子」期間「安然坐於家中」調養恢復,亦未嘗不可。等到三十天「月子」屆滿,就稱「出月子」了。 可是,常有人將「坐月子」寫成「做月子」,而「做」是動詞,「月子」是指產褥期,二者合為「做月子」,有些說不通。會有此一用法,或許是「坐月子」的閩南語發音為「做月內」,於是誤將同音異字的「做」假借過來使用的緣故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