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遼寧考古發現 恐龍托兒所~鸚鵡嘴龍
2007/09/25 14:58:49瀏覽934|回應0|推薦5

中時 更新日期: 2007/09/24 04:39 記者: 林克倫/台北報導

恐龍也有「托兒所」,考古學家最近在遼寧義縣附近的柳台村,發現一個有六隻未滿三歲的年幼鸚鵡嘴龍集體死亡化石,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恐龍托兒所,將為人類對三角恐龍的社會行為進化過程,提供更多研究線索。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這座恐龍托兒所位於柳台村附近一處山坡,六隻年幼鸚鵡嘴龍應是於一億二千三百萬年前,突然遭噴發的火山灰深埋在地底下,考古學家猜測,這群恐龍應是未知的品種。

鸚鵡嘴龍的拉丁文名為psittacosaurus,體長約一八○公分、高一公尺,重二百公斤,屬於小型恐龍,採兩足行走,嘴部彎曲形似鸚鵡的喙,故而得名。

此次挖掘出的「恐龍托兒所」,對釐清恐龍社會生活具重要意義。

柳台村六隻年幼鸚鵡嘴龍是考古界首次發現,這個沒有角與飾邊的恐龍群體,也間接回答更早時期的恐龍身上,應該是沒有角與飾邊的。參與此項研究的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巴雷特指出:「這是我們第一次發現此類恐龍聚集在一起,至少可看出在牠們出生後的前幾年,是過著群聚生活。這也回答了是社會行為先出現,還是角或飾邊先出現的問題」。

 
鹦鹉嘴龙
 恐龙名称: 鹦鹉嘴龙

拉丁文名: psittacosaurus

恐龙体长: 全长1.8 米,高约1米

恐龙体重: 200公斤

恐龙食物:
蕨类植物

生存年代:
白垩纪早期

生存地点:
中国蒙古

辨认要决: 一张类似
鹦鹉一般带勾的鸟嘴

恐龙种类:
鸟臀目·角龙类·中角龙亚目

来 历  

最早的鹦鹉嘴龙是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artsa bogdo山脉北方约50公里的oshih盆地出现的。  

简 介  

鹦鹉嘴龙是小型恐龙,两足行走,头短宽而高,吻弯曲似鹦鹉的喙,故而得名。颧骨高向外伸,牙三叶状,牙冠低,颈短。这种小恐龙在我国分布较广,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鹦鹉嘴龙和原角龙、三角龙等恐龙都具有一张类似鹦鹉一般带勾的鸟嘴,科学家由它的体形及生存年代来推断,认为鹦鹉嘴龙可能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

鹦鹉嘴龙是一种头部呈方型,并生有一张鹦鹉嘴的食素恐龙。方形的头是由于头盖骨背后四周有骨脊,固定着强有力的颚肌,使它的喙嘴能用力地咬噬。有的科学家认为,这种全长1.8 米,高约1米的食素恐龙是后来出现的种角龙的祖先,它们的嘴喙与骨头的搭配安排,眼角龙是一样的;深厚的头骨和骨脊也有可能发展成角龙的角和颈盾。另外,它的口中没有牙齿,而那角质的巨喙,能帮助它咬断和切碎植物的叶梗甚至坚果。在这个时空交错中,鹦鹉嘴龙格外具有其特殊性。这群两足行走的食植物性恐龙是角龙类中最早期的一个代表成员。虽然鹦鹉嘴龙类分布的地理空间辽阔,从西伯利亚南区,跨越蒙古到中国北方,所有的发掘地点却都是局限在亚洲一隅。最早发掘到的鹦鹉嘴龙是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artsa bogdo山脉北方约50公里的oshih盆地出现的。这件标本是在1922年,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第三次亚洲考察探险时采集到的。这个地层经常发掘到恐龙伴随着翼龙类出现,年代被普遍认为是白垩纪早期,形成了在亚洲独特的动物群,被名之为鹦鹉嘴─翼龙动物群。

中国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sinensis]是在1950到1953年间,於山东半岛白垩纪早期的青山组地层中发掘的。岩层厚达2000公尺,主要火山碎屑岩夹火山岩石。在这个地层之中,最早发掘到的一只恐龙是中国地质学者谭氏在1923年采集的。在1989年夏季,当董枝明访问瑞典uppsala大学,发现当时谭氏于1923年三月二十四日,采自山东莱阳县青山东南区的一件尾椎骨,是属于蜥脚类。根据化石的颜色,保存状况断定是采自青山组地层中。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ndys333&aid=125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