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瞋為毒之根
2013/10/08 22:42:33瀏覽177|回應0|推薦0
 
積壓的瞋恨好可怕!
 
一位婦人平時被先生打罵,都一直隱忍;但是心中卻不斷
 
累積瞋恨,當她忍不下時,所有的業障之門都打開了!
 
現在的人,大都處於紛擾之中。過去,我們認為會動口
 
動手、大打出手的都是男人,因為男人的性情比較剛烈、
 
暴躁。可是,近來不管是大人、小孩,是男是女,往往
 
一動怒就可能會做出驚天動地的事。前些時候我看到一則
 
新聞,是中部地區的一件家庭慘案。那是一個小康家庭,
 
夫妻倆靠勞力維持生活,育有四個孩子。先生平時
 
很愛喝酒,酒醉之後就大罵,甚至經常毆打妻兒。
 
那位太太為了孩子,一直忍氣吞聲。可是,她的先生
 
卻變本加厲,常常一回家就罵人、打人。她覺得實在
 
忍無可忍,於是暗下決心要殺死她的丈夫!慘案發生後,
 
她還很鎮定地做好早餐,把孩子喂飽。一切准備就緒後,
 
便把孩子送到婆家,然後自己去自首!這位婦人為何會
 
做出這種駭人聽聞的案件呢?這就是瞋恨的積壓反彈。
 
平常她被先生打罵,都一直忍著;但是心中的怨恨,
 
卻累積成瞋恨,因此激發了報複的念頭和行為。
 
慘案之後,她還那么鎮定,可見她已下了很大的決心。
 
但是,這種決心用對了嗎?不對!由她的動作,我們也可以
 
感受到她很愛孩子。因為她還做早餐,把孩子喂飽、安頓
 
好才去自首;也因為愛孩子,所以她忍氣吞聲了十幾年,
 
她的人生就在愛恨交加之中度過。當她忍不下時,瞋恨心
 
一起,所有的業障之門就打開了!她自首後,孩子要
 
讓誰來照顧呢?從此孩子不只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
 
可關照了。她當時如果能夠以冷靜的心,考慮得長一點
 
第一是再忍耐;第二則是以大愛和智慧,設法改變家庭,
 
保護孩子,若用這種方法就對了。可是慘案發生了,彼此
 
可說是同歸於盡。留下幼小的孩子,將來會以何種心態
 
面對社會?這種慘案,對孩子心靈的創傷何其大啊!
 
這一念瞋心起,造成多大的傷害!亡者已矣!而孩子
 
的心靈創傷如何彌補?她自己也不知要被判刑幾年?
 
真是“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這都起於一念心的不調啊!

 

.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my0208&aid=893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