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18 06:47:03瀏覽58|回應0|推薦7 | |
經濟部長何必捨近求遠應考慮向福建買綠電
一、經濟部長應將政治與經濟分離考慮向福建買綠電 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出天馬行空的奇想,稱要參考新加坡經驗,在菲、日兩國蓋綠電廠,利用海底電纜將電送回台灣。他天真地說,海外電廠地點,將請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幫忙尋找。乍聽之下,直覺佩服經濟部長突發奇想腦洞大開,但仔細一想,日本缺電嚴重才重啟核電,日本國土不大、人口密集,若能蓋綠電廠自己用還不夠怎會賣台灣,何況海底電纜拉那麼長根本血本無歸,這是要讓台電負債在翻一番,菲律賓也缺電又技術落後,蓋電廠成本高還要花大錢輸電,澳洲雖地廣人稀但更遠台電虧損更大。化解台灣缺電危機確實可考慮進口電力,但經濟上及技術上最可行的輸電來源是海峽對岸的福建省。台灣四面環海,最有可能輸電的來源就是距離最近的福建。若願意政經分離,兩岸可協商互利。兩岸以前有三通,包括通郵、通商、通航,前金門縣長曾倡導「新三通」,包括通水、通電、通橋。其中通水已發生,兩岸簽訂30年金門自大陸引水契約,起自福建泉州,經陸方興建之陸域專管,銜接台灣負責之海底管線上岸。這個方案可提供金門30%用水。根據2023年9月14日廣東南方都市報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介紹,在與台灣能源資源互通方面,中國大陸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體系。特別是福建省的清潔能源發展迅速,福建水力發電豐富,離岸風電發展潛力巨大,又有18座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核電機組,具備向台灣地區大規模輸送綠電的條件。 中國大陸「西電東送」行之有年,又有超高壓輸電技術,近年西部地區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擴展迅速,造成「西電東送」有利條件。中國大陸既然有能力將西北綠電送往東部地區,當然也可把電從福建送到台灣,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陸電東送」選擇福建,除了地理位置較近,更因為福建電力豐沛自身用不完,還以綠電為大宗,包括水力發電、海上風電及核電,綠電占一半以上。大陸綠能產業已躍居為世界第一,包括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等,地球淨零碳中和絕對不能沒有中國大陸。中國大陸綠能產業世界第一 ,台灣也需要大陸技術與市場。台灣若缺電恐怕留不住企業出走,兩岸能源合作可協助台灣緩和綠電危機。
二、福建與台灣的經濟對比及能源建設
福建的經濟一直往上衝,2018年,福建GDP在全中國排名第11位,台灣相對排名第8位,2023年福建GDP为54355.10億元(人民幣)排名升至第8, 而台灣GDP為52628.73 億元(人民幣)排名第9已被福建超越。經濟的好壞反映出能源政策的良窳,台灣廢核鐵了心,但對岸福建計有福清、寧德、漳州及霞浦四座核電站,至少建設18座核電機組,核能發電佔比逾27%。正大力建設的核電機組除先進的三代華龍一號機組,甚至還有可燒廢料的第四代反應器,福建核電科技進步,電力充沛,而台灣不但缺電還將喪失核能新進科技。福建省長甚至宣布要促進福建跟金門、馬祖能「四通」(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福建的核電發展穩步推進,單是寧德核電站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52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24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6萬噸,環境效益相當於6.8萬公頃森林。伴隨著經濟發展,福建未來對電量需求大。中國電網福建電力深謀遠慮,打造「三大三先」新型電力系統。2021年,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將福建確立為3個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之一。兩年來,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立足福建電源優化、綠色轉型基礎好等獨特優勢,扛起「示範」重任,以打造「三大三先」(打造東南清潔能源大樞紐、高能級配電網大平台、「數位閩電」大生態,實現清潔發展水準領先、安全穩定水準領先、效率效益水準領先)省級高品質發展範電網為目標,高標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建設,把福建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在新型電力系統中,水、風、光等非化石能源發電將逐步成為電源主體。與煤炭方便遠距離運輸不同,水、風、光等資源只能就近轉換為電能,再經由電網送到用電負載中心。這樣一來,推動跨省跨區輸電通道“聯網”、省內主網架“補網”,提升電力資源配置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福建清潔能源先天優越,離岸風能資源富裕充足,離岸風電理論蘊藏量超1.2億千瓦;沿海核電廠址資源優勢明顯,預計可行的裝機容量達3300萬千瓦。國網福建電力依托福建資源禀賦與區位優勢,謀篇佈局打造東南清潔能源大樞紐。目前,該公司已建成500千伏超高壓全省大環網,投入浙福特高壓、閩粵聯網等跨省聯網工程,為進一步建置廣泛互聯的能源樞紐奠定堅實基礎。閩粵電網聯網工程投運一周年,累計輸送電量超35億千瓦時,超額完成送電計劃,實現了兩省電力互補、調節供缺。來自福建的清潔電力,透過閩浙、閩粵聯網通道點亮浙江、廣東。國網福建電力將進一步優化完善省內主幹網架結構,形成分層分區、適應性強的「四縱三橫、沿海雙廊」主幹網架,打造電力安全保供的強大堡壘,推動打造北連長三角、南接粵港澳、西通華中腹地、東牽台灣的「四方互聯」的電力樞紐。2022年福建新增離岸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裝置494萬千瓦,佔當年新增裝置總量的90%,實現清潔能源100%消納。福建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達55.3%。福建發電裝機突破800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六成。 三、台灣應藉重中國離岸風電技術大力自行開發離岸風力資源 電力是國家生命力,當然還是自己發電比較好。台灣的離岸風力發電有兩大問題就是沒有本土技術又沒有符合商業頭腦的政策,台灣離岸風電場完全發包給國外財團,風電設備不會製造也無施工船及維護技術。台灣發包國外風電公司,不思自建技術造成離岸風電電價約為中國大陸的1.6倍,且無法培植台灣風電相關設備製造及施工技術。中國離岸風電自行研發創新技術,建立完整風電設備產業鏈,連續製造兩艘離岸風電施工船,為中國海上風電開發走向深海再添利器。“十四五”期間,中國規劃了五大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並推動近海規模化開發和深遠海示範化開發。如今中國有超過13.5 萬台風電機,每年可生產235GW以上的電力。過去兩年,中國的離岸風力發電新增裝機量超越其他國家,位居全球第一。根據GWEC數據測算,至2030年,中國預計新增52吉瓦的離岸風力發電裝機,將以58.7吉瓦的總裝機容量成為世界離岸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與台灣不同的是中國風電設備是自己製造,施工亦不假手外人,因此離岸發電成本較台灣低很多,經濟效益很大。2014年,中國原先明確訂定離岸風力發電每度電價新台幣3.64元,現又降至3.21元,這個價格遠低於台灣外購價。
台灣風電由於國內市場小,無法像中國大陸發展大規模風電設備製造工業本情有可原,但在商言商,在風電設備外購及施工外包情形下卻漠視商業利益及採購技巧。中國大陸的離岸風電發展值得台灣學習。根據世界風能協會(GWEC)的報導,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截至2023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1,450吉瓦,超過火電裝置容量。2023年中國水力發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再生能源新增裝置容量創歷史新高,達到290吉瓦,佔全國新增發電裝置容量的80%以上,貢獻全球一半以上增加的再生能源容量。清潔能源(包括再生能源、核電、電網、儲能、電動車和鐵路)正在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2023年,中國新增風電併網容量75.9吉瓦,較前一年增長102%。截至2023年底,中國風電累計裝置容量達440吉瓦,佔世界風電裝置總量的43%。2021年起,中國開始規劃在北方省份建造大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基地,特別是在荒蕪的戈壁和其他沙漠地區。截至2023年12月,首批大型基地已建成併網,總裝置容量45.16吉瓦。 第二批、第三批核准總容量超過50吉瓦。除了北方省份的大型陸上風電基地外,中國西南地區還將建造兩個水力發電/風電/太陽能一體化巨型基地。在東部沿海地區,離岸風電正呈現從近岸轉向深海、從單體計畫轉變為大型基地的趨勢。業界預計2024年離岸風電新增裝置容量將超過10吉瓦,且成長到2030年,這股勢頭將維持下去。台灣經濟部向民眾公佈2023年台灣離岸風電成果,稱截至2023年底,已安裝風電機組283台,累計裝置容量達2.25吉瓦,吹牛領跑亞太,台灣離岸風電設備、技術及施工均靠外商如何領跑亞太?各國政府發現浮體式離岸風電的市場商機後,紛紛投入浮體式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台灣應該急起直追。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