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想做的事就去做~
2009/03/27 23:37:18瀏覽373|回應0|推薦3

           想做的事就去做 
  不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要及時行樂喔! 

  共勉之!

                                  

「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

如果每天都做這些事,其實是很痛苦的。

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

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大前研一

很多人都有一大堆計劃留到退休後去做,

但到了那時候,現在想來快樂的事,

屆時已不快樂了。想做就馬上去做,

儘管不景氣,這仍是大前研一的諍言。

我說「人生不妨繞路走」,讀者或許不知道

什麼是繞路。我就試著從我接觸過的多位經營者

的(痛苦)小巧引出我的看法吧!

過去 30 年間,我至少和一千位經營者共事過。

正確的數字我沒算過,但是一年 30 個人, 

30年下來應該有這個數目吧。我所謂的經營者,

都是社長(總經理)、會長(董事長)等事業成功

的企業人士,也都是孜孜矻矻忙著賺錢的人。

 
這些日本企業領袖多半愛談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說想每天打高爾夫球悠悠哉哉的日子,

有人想回到面臨瀨戶內海的美麗故鄉天天釣魚,

有人想和老妻帶著珍愛的相機環遊世界,

有人只希望含飴弄孫、忘掉工作,

還有人夢想參加非營利組織( NPO )到東南亞

當技術指導,有人甚至想在郊外蓋間房子

晴耕雨讀,或是長住澳洲。

他們年老後的夢想五花八門,可謂百人百樣,

但只有一點我非常確定:

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完成夢想。

為什麼呢?

首先,他們熬不到圓滿退休,最近半途失意退職、

悄悄過日子的案例尤其多。

其中多半是公司裡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

恰巧位在高層的他們,只好引咎辭職。

另一個原因是位居高層的時間太久、

積勞過度而猝逝。

同樣地,歷任會長、董事會顧問、顧問、

最高顧問、監察人等職位,一過了 80 歲,

便被送進老人院的形也很多。他們在60歲上下時

侃侃而談退休後的希望和夢想,但是一過了70歲,

卻突然開始想做「終身經營者」,

怎麼也不肯退休。

那些能幸運退休的情況又如何呢?好像也有問題。

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每天做這些事其實

很痛苦。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

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

每天打高爾夫球得找到球伴,每天和同一個對手打

也無趣,況且往往很快就累了。人上了年紀,

打球的分數增減也很有限。只有當場地和對手

都不同時,才會覺得有趣。每天要做到這樣,

似乎很難。

我在美國佛羅里達常看到退休老人打高爾夫球,

他們幾乎是為了健康而打、為了防止老人痴呆

而打,讓人感覺不到退休前所期待的「樂趣」。

釣魚則更慘。釣到的魚得有人高興吃掉。

老夫妻沒那份食慾;老伴每天表現出最大限度的

歡喜,其實都是裝出來的。

釣魚必須有人樂享成果。

如果還是社長任內,因為是偶一為之,擅長逢迎的

員會起鬨作樂,爭相討魚。孫子也會討好說:

「爺爺好厲害哦!」如果住在市區,分送鄰居也

皆大歡喜。

但是在瀨戶內海的窮村釣魚,和漁夫沒什麼不同。

在只有老人的村子裡每天釣魚,一點也不快樂。

本來還有這種夢想的經營者,現在都已打消念頭。

童年時釣魚是很快樂,當社長時偶爾去釣魚也很

快樂。可是真正退休後天天釣魚,

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那位想環遊世界拍攝照片的人還是繼續旅行,

只是不再拍照了。他當副社長時去過南美洲的

伊瓜蘇瀑布,拍了一些幻燈片回來,

當時是很稀奇,他以「副社長的南美報告」為題,

宴請屬下,同時展示攝影成果。

席間讚語不絕:「照相技術真是一流!」

「哇!我也想去一次看看。」真個是賓主盡歡。

他退休後又去尼羅河上游,拍回一些珍貴的照片,

但是這回屬下就不捧場了。不是推說有事在忙,

就是告罪下週有預算會議或要出差,

理由儘管不一樣,總之就是沒人來看。

就連孫子若不利誘也不肯來。結果落得只有和看過

實景的老妻一起整理相簿的下場。從此他出門時

不再帶沉重的手動照相機,換成用過即丟的即可拍

相機了。看來,即使完全實現年老後的夢想,

也沒有當初所想的那般快樂。

我的結論只有一句,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


怎樣怎樣……」。我的建議是,如果有「以後」

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

想做的時候正當其時,沒有延後的理由。

現在覺得快樂的事,上了年紀以後,不一定覺得

快樂。更積極地說,現在就做覺得快樂的事,

才能學會年老也覺得快樂的方法,退休後就能

成為真正的玩家,快樂地生活。



~摘自:想做的事就去做!(作者:大前研一)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w38&aid=278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