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藤條教仔的啟示
2019/07/30 05:04:00瀏覽305|回應0|推薦13
動蕩的香港(1) - 藤條教仔的啟示

在臺灣被國安走私菸鬧得沸沸揚揚時,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已經演變成反中暴動械鬥的地步。

坊間耳語將臺獨與港獨掛鉤,香港的抗議大軍獲得臺灣太陽花的內力傳授,說的跟真的一樣。其實那套輿論一邊倒、做賊喊捉賊、誣賴加栽贓的手法,不需要臺灣人教,港人看了幾十年臺灣的民主演變,早就深得此中三昧。

香港反送中運動群眾的標準制服與裝備是穿黑上衣帶口罩拎一把雨傘。他們從和平示威演變到暴力衝突,幾乎是歷史上所有群眾運動的必然結局。帶著怨氣怒氣的一群人,從眾心態在撩撥之下很容易走火入魔,到最後連他們最初的訴求是什麽都不再理會。

黑衣人所向無敵的暴衝,直到誤闖新界元朗的社區時踢到了鐵板。元朗地區是老牌擁中建制派的地盤,住民多為硬頸的客家人。當黑衣人闖進安寧的社區張貼反中“連儂牆”時,社區居民不幹了。他們身著白衣手拿藤條,痛抽那些年紀輕的黑衣人,並大聲疾呼這是小孩不懂事,我們是在“藤條教仔”。

被白衣人從小區打到地鐵,從地鐵抽跪在車廂的黑衣人,總算學了一課。元朗“藤條教仔”給各國政府在管控抗議人群時提供一個好的示範。如果當年北京八九民運,共產黨不派坦克和帶槍的解放軍去鎮壓學生,而是拉3個師、5萬人,穿著相互辨識的便衣,人手一根結實的藤條,可以輕易的將那群屁孩抽的屁滾尿流,不死一人蕩平天安門騷亂。

面對一代代讀新課綱的年輕人,未來事不可期,棍棒出孝子、藤鞭出乖兒,臺灣人可以準備藤條了。

動蕩的香港(2) -  他們都是些什麼人

常去香港探親訪友小住,用臺灣人的眼光與角度來談談香港人的前世今生,壹究當前港九新界的亂象。

民國38年即1949年“解放”前的香港,壹直都是中國人的臨時避難所,道地的港人看內地的同胞來來去去。解放後的50年代,大批難民湧入,港英政府來者不拒,有國民黨背景的堂叔這時逃至香港。當時他想申請去臺灣,卻被恐共的臺北政府要求擔保嚴查之下被拒而留港成為教師,以後結婚生子成了新港人。

1966年發生的十年文革浩劫迫使大量廣東人冒死逃港。港英政府從開始的無條件人道收容,被潮水般湧入的難民,弄得難以應付,最後變成邊境被逮立遭遣返。成功逃到市區的難民可到政府機構領“居留紙”合法留在香港。堂哥經三次“捉放曹”後,成功的在堂叔安排下取得居留身份,他們這批九死壹生的新港人,能在文革的洗禮中生存下來,到港後如魚得水都能闖出壹條活路。

大陸改革開放後的40年,香港嘗盡了內地經濟爆發的甜頭,同時人口也從1980年的500萬逐步增至2019年的750萬。驚人的增長小部分來自大陸貪官奸商帶錢投靠,更多的是結婚移民和有點“騷”錢的港人在深圳包二奶生港仔。看港深三大海關口岸,羅湖、福田、深圳灣,過關去香港上學的小學生絡繹不絕的現象,讓人嘆為觀止。幾十年下來,這些年輕港燦也成了2019香港黑衣人的重要組成份子。

本土香港人是擁英抗中的主力,50年代躲避共產黨到香港的大陸人像是李嘉誠等後來都成了太平紳士的既得利益群,有些人雖然從大陸獲得極大的好處處,卻暗中支持反送中運動,心態可議。不出意外的,那些在60、70年代拼死逃到香港,像我堂哥的這群人及他們的子女是這次暴動的積極分子。80、90年代以後借著改革開放有成的因,收獲移民香港的果的這批人,他們與大陸藕斷絲連,對這次的抗議活動不敢也不會很積極。

動蕩的香港(3) -  英國留下的邪惡種子

老牌民主國家、做慣了殖民宗主國的大英帝國,絕對是個惡貫滿盈的邪惡帝國。

緣於二戰後的國力衰敗,不得不放手讓殖民地紛紛獨立的大英帝國,無一例外的臨走留下動蕩不安的種子,讓它日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英國人“退房不忘留堆屎”的傑作,臭味所及造成包括以巴爭戰、中東劃界、印巴糾紛、中印邊界、緬印教爭、馬星分裂等等。而女王皇冠上的那顆珍珠,香港,在20年後也綻放出暴動的火花。

追著香港獨立夢想的民主人士,延續阿拉伯之春的反政府運動,在2014年發動反特區政府的雨傘運動,最終只是動搖梁振英特首的聲譽而無疾而終。2019卷土重來的香港的年輕一代,把房價高生活苦的怨氣全發在大量中國人跨境購物的頭上,被有心的政客與外國勢力利用了。

英國人很會利用貪婪認錢的買辦階級,用以土治土的方式打理他的殖民地,而且效果卓越有成。看香港那批被英女王敕封太平紳士的香港華人與既得利益者,一副恨不得漂白當洋鬼子的嘴臉,真是噁心極了,只覺得那群絕望而無知的年輕港人是多麼的可氣又可悲。

從鴉片戰爭割讓香港到1997回歸中國以來,香港的富人高攀去做英國人,窮人痛恨去當中國人,中產階級的港人能跑的早跑了,最新的趨勢是前進臺灣。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urnaby01&aid=12827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