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網址:http://book.bfnn.org/books/0354.htm 淨空法師講述>
<目錄>
講經緣起
寶積——法寶之集積
譯者‧菩提流志簡介
本經簡介
序分
有六十人隨勸詣佛‧投地悲淚‧佛慰令起…
時諸菩薩隨發十三弘誓‧佛讚印之
彌勒菩薩因問末世菩薩成就幾法‧安穩得脫
佛答以二種四法而得解脫
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成二十利‧又二十利
末世種種過惡
慧行菩薩與初業菩薩不同之相
<重點整理:>
1、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麤語慳吝。是人當解脫。
何等為四。
第一條,
所謂於諸眾生。不求其過。
見諸菩薩。有所違犯。終不舉露。
於諸親友。及施主家。不生執著。
永斷一切。麤獷之言。
彌勒。是為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2、當捨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何等為四。
第一條,
所謂不應親近。懈怠之人。
捨離一切。憒鬧之眾。
獨處閑靜。常勤精進。
以善方便。調伏其身。
善巧方便調伏其身,這一句我們再看底下偈頌意思就明瞭了。偈頌裡面『寂靜常知足』,調伏其身,
知足常樂,生活很好過。有衣服穿,三餐飯吃得飽,有個小房子可以遮避風雨,夠了,不必再求了。
再求的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見阿彌陀佛,除此之外,我什麼都不求了。你的心定了,你才真正享受到安樂。
用這個方法調伏其身,世間人所爭的都是假的,一樣都帶不去,一樣也爭不到,那都是愚癡造作罪業,
真正明白人、覺悟的人,不再爭了,統統放下了,一心向道。向道就是向清淨心,向自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這是佛在此地又給我們說出四種法。
彌勒。是為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捨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彌勒。是為菩薩。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不著名聞。利養。果報。行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以無希望心。清淨說法。--> 重要
(六)末世種種過惡
貪求利養
怎麼戒律精嚴的人業障增長?
看看別人不持戒——你們都不如我,我超過你們太多了!你們不配跟我往來、不配跟我講話。煩惱增長啊!
業障消除的相,是愈來愈謙虛、愈來愈卑下、愈來愈不如別人,這是業障消滅的現象。
不要說人家過失,從這裡學起。這個毛病習氣太重了,天天注意看人家的過失,你是什麼心啊?你的心怎麼會清淨?
心不清淨,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這一條是大病啊!我們都疏忽了,都沒有注意到這個事情,
今天讀這部經,仔細想一想,這才有道理啊!再想六祖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看跟佛在此地講的完全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