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5 13:12:48瀏覽443|回應0|推薦3 | |
生與死--別把心理學問題當道德問題看待
最近國內輿論一直在死刑存廢問題糾纏,多數人卻只在道德問題的死胡同裡打轉〔詳:評論觀念平台-死刑存廢豈能只看數字?〕;不願好好思索一下:死刑與任何刑罰都是犯罪防治〔詳:積極殺一人或消極殺五人〕與心理學的問題:嚇阻世間盲流有樣學樣,藉以保護社會上善良多數。
古典心理學上的制約反應〔詳:心理學是什麼?PDF檔〕向為大家所熟悉,但心理學上的實驗多半以老鼠等動物或較易掌握的對象(如小男孩)而且實驗室條件與社會現實狀態有極大落差,以致於藉由刑罰嚇阻犯罪沒有達到預期成效〔無法逃脫的籠中物與終將自由(復仇?)者,心態有極大差異!〕,但仍具有一定嚇阻作用!若能配合更多向專業教育看齊的獄中教化措施,或許可以逐漸矯正一些犯刑者的行為,而達成更多刑期無刑的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讓德國學會教訓,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卻讓原本深具種族歧見底德國人澈底改變?原因恐怕和隨處可見地毀滅性轟炸〔包括柏林在內,許多城市幾乎全毀〕有關,讓德國人領會到戰爭的代價太過高昂了!!現在世界強權的核武恐怖平衡,也是以核武的恐怖後果作為心理嚇阻利器。而自從日本原爆後,至今也未發生過國與國間的核子對戰,可見得代價恐怖而高昂確實具備高度心理嚇阻作用〔當然核武本身也帶有極大風險!〕!!即使曾有殺人犯拿詭辯術技巧辯稱:殺了我解決不了問題(不殺了你就解決得了問題嗎?詳:註一),現在的我已經不是殺人時的我等等(但原本不殺人的你,又是如何變成殺人時的你呢?人們很害怕什麼時候看似平靜的你會再度成為殺人者!那個你才是真正的你呢?)...詳:殺了我 不會改變任何事。
刑罰的本意自古至今都是殺雞儆猴!藉以建立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社會中心價值!因此王清峰說:『殺人償不了命』〔詳:理性與寬容-暫停執行死刑〕根本混淆了刑罰的本意,償不了的何止是『命』而已?眾多性侵害案件受害者,無論犯罪者受到任何刑罰永遠都彌補不了受害者身心創傷,難道就因此不必執行其刑責嗎?所以不要被『償』命的字眼混亂了思緒,在償不償得不了命的假議題上瞎扯一通;犯罪者該付出何種代價才是問題核心!
至於抬出『神』的大帽子,可別忘了世人口中的『神』字,是人創造的產物。法律問題卻去牽扯神不神的問題,又是典型的思維混淆式詭辯策略!卻忘了神魔一體,神與魔鬼向來同存人世〔詳:撒旦開戰了!大法師稱教廷已遭入侵〕;當世人集體意識認定下的魔鬼行徑,讓世人再也無法忍受的時候,消滅魔鬼就成了唯一的解決方法!〔納粹德國與日本軍國主義因此潰亡!畢竟封印或隔離都有魔鬼再臨的風險,這也是死刑會存在的理由。〕
至於有人拿刑案有誤判可能,作為嚴拒死刑的理由更是可笑,誤判可能性有都多大呢(特別是死刑犯)?若堅不執行死刑不也是有鼓勵殺人的意味?!〔已不只是有可能而已,越來越多以殘暴手段殺人者,不就是心存殺人沒事,你死了我還活得好好的,我賺到了!我才是贏家!!十足江湖弟兄拚輸贏的思維模式〕,而若確有爭議疑點存在的案件再將之推延即可〔國內死刑案件審理有疑義者大多長達十數年甚至於數十年以上〕,許多證據明確的殺人狂魔又豈可用這種可笑邏輯,一起同受豁免。
人類為了防堵各種流行疾病,只要一有病例,不惜大規模進行撲殺雞、鴨、牛、羊、豬各類養殖動物;什麼生命可貴根本是空話一句!反倒是禽獸不如、披了人形的魔鬼,卻要被萬般呵護〔畢竟人世間確實有殺人狂魔存在,詳:註二〕,這倒讓不少戲稱人不如狗〔你對狗好,狗就全心對你好;不會有人與人之間虛情假意、恩將仇報的情況!〕的朋友們難以接受了!〔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廢死聯盟第三度幫鍾德樹聲請釋憲(詳:廢死聯盟擺烏龍)其中理由竟然是:死刑侵害人民受憲法保障的生存權(詳:網路轉載報導),殺人狂魔隨意剝奪無辜善良民眾的生存權,卻妄想用人民受憲法保障的生存權為自己辯護,簡直是無恥至極!!〕
每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付出應有代價,藉以建立相對安全的社會環境;這仍是不管贊不贊成死刑存在雙方所共同承認的。那些以為用永久監禁取代死刑是較為人道對待者恐怕忘了:永無止盡至死方休的刑罰才真正是最慘無人道的殘暴對待!!
-----------
註一:國內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未執行死刑了,但重大殺人案件仍是層出不窮,令人髮指的案件更是不曾稍止! 註二:聯合報3.27有一篇投書:誰的人權比較重要?〔完整內容詳:原報導〕B.T.K.站在法庭,法官問他什麼因素成為連續殺人魔,穿著橘色囚衣的B.T.K.遲疑一下:「這很難說明,我有美滿的家庭、愛我的太太,但似乎一陣子,我就有慾望想再嘗試殺人滋味,那凌虐綑綁帶來的刺激感似乎無法向別人解釋…」....在美國犯罪史上,自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九一年間至少犯下十起殺人案,這樣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殺戮慾望的死囚,你願意為他廢除死刑嗎?而這樣的連續殺人魔在全球各地皆有,他們有個名稱叫做病態性格。...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