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問題在富爸爸小學初中問題最多
2009年05月20日 07:43 來源:錢江晚報 梁建偉
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齊魯晚報網
“韓老師,您看這樣逆反的孩子將來怎麼接手家業?我想把孩子交給您。我想過了,只要孩子能好,我將來給他1100萬和給1000萬是一樣的,這100萬元我願意給能培養好孩子的老師。”
當一個浙商把自己16歲的兒子帶到家庭教育指導熱線主持人韓似萍老師面前,韓老師當場要求“富爸爸”把兒子領回去,“你兒子沒有問題,只有你自己改變了,你才會發現兒子的改變。”
在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導熱線開通5週年的研討會上,主持人韓似萍講到了這麼一個例子,在她看來,如果說“富二代”有什麼不是,那麼“富一代”難逃其咎。
溺愛說教是家長通病
父子矛盾根源在家長
就像上述的例子一樣,韓老師一直認為,在當今的家庭教育中,父輩與子輩有矛盾,問題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家長總是渴望教育是快餐型的,不能容忍過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教育過程的不足,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早教”。韓老師特別提出,這裡的“早教“並不是現在已經被歪曲了的解釋——提早教育課程知識,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對真正的課堂失去興趣。“早教”的意思當是:提早培養孩子做好接受下一階段教育的身心準備,這才叫不輸在起跑線上。
“家長喜歡站在他們的經驗上看孩子的問題,其實家庭教育中很忌諱的一句話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不會做!要知道你是積累了幾十年才讓這事情變得這麼簡單的,而你的孩子遇事才多久?他當然有可能不會做。”
開學階段熱線電話多
家庭教育熱線的電話號碼是“88825885”,後面的“25885”諧音:愛我幫幫我。這條熱線開通已經有5年,平均每年接聽近千次熱線諮詢。
根據熱線負責團隊的統計,熱線接到的諮詢電話,多集中在3、4月份和9、10月份這兩個新學期開學階段。尤其是在9月份,新生入學後,問題就有集中爆發的態勢。這就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適應。
很多家長多喜歡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完美當成結果。對孩子來說,“適應”是個非常大的問題,適應新的年段,適應新的學習節奏,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但是家長通常不給孩子適應訓練,卻理所當然地要求孩子無條件適應,這是很苛刻的。家長往往要求過多,幫助不夠。領導型的家長多,指導型的家長少。
“家長處理事情不妥當,會弄巧成拙,尤其是對待寄養在異地的孩子。”熱線老師幹雅莉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對外地的父母,把孩子寄養在杭州姨媽家。他們每天打電話給兒子,但都只問兩句話:功課做完了嗎?錢夠不夠花?日子長了,孩子變得很逆反,他拒絕接聽像對暗號一樣的電話。一段時間後,姨媽吃驚地在孩子的被窩裏發現了大量的成年女性內衣,孩子出現嚴重的精神問題。“到了這個階段,光是心理諮詢已經沒用了,這個孩子只能去醫療機構治療,但是他的一生可能都會打上一個陰暗的烙印。”乾老師說。
熱線中心統計,小學和初中的家長前來熱線諮詢的比例最高,分別佔到22%和35%。小學家長普遍擔心孩子的學習習慣、注意力不集中及作業容易拖拉的問題;而初中家長的核心焦點,集聚在孩子的成績和青春期悸動表現上。
熱線中心的老師們在統計分析家長問題的時候認為:打進熱線的家長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溺愛、說教、控制、放任、欠溝通等問題。
相關新聞
多少錢能買來最好的教育 "新富一代"為教子苦惱
2009年04月10日 07: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堵力
在南方經營連鎖餐飲的李女士最近把生意上的事託付給了下屬,一直在北京奔波。她要給10歲的兒子找一所北京的好學校。
她兒子小達現在上三年級,在當地的省重點小學唸書。入學前也是“重禮”相贈,老師們都給面子,把這孩子當開心果,可“這小子的成績卻長期穩居下游”。李女士急壞了,“英語數學及格都懸,這才小學,將來怎麼辦!”
她取消了兒子的課外活動,斥鉅資給他報了高級輔導班,“又不是沒錢,我要給他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
李女士最擔心的,是自己無法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從小就和年輕服務員泡在一起,嬉皮笑臉不幹正事。“孩子和什麼人在一起很重要。”她甚至報了北京一名校的EMBA班,週末打“飛的”上課,目的就是要認識些子女年齡相當的大學教師,向他們學習該怎麼教育孩子。
像李女士這樣費盡心機培養第二代的成功人士並不少ㄐC
田先生年屆五十,石油生意做得相當順手。他現在最發愁的就是8歲兒子的教育。
大兒子現在在加拿大和前妻一起生活,因為從小受了家庭分裂的刺激,敏感又壓抑,雖然成績優秀卻要靠吃抗抑鬱的藥生活。同時在國外得了花粉過敏症,稍有不慎就會昏倒。現在夫人與前夫生的女兒整天揮金如土不求上進,給8歲的小兒子很不好的影響。而夫人又因為他對抑鬱的大兒子極度關心經常鬧脾氣。
田先生中年得子,把小兒子看得很重,想讓他擔起家族大業,所以對兒子的教育問題很困惑:想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又擔心孩子年齡太小,容易受欺負;讓他在家,又怕複雜的家庭關係把兒子拉向惡的一端。
李女士、田先生想把孩子送到北京寄宿制學校的初衷頗具共同點:第一是遠離世俗的家庭,遠離講吃穿、重享受的環境和複雜的家庭矛盾。第二是讓孩子可控性地吃點苦,能夠儘早地自我管理,學會料理生活。他們共同的一句感嘆是:“現在讓孩子吃點苦也很不容易!”第三是重點學校的老師比較嚴格,有利於孩子受到知識的熏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他們都認為自己的兒子非常聰明,繼承了他們良好的基因,美中不足的就是家庭無法提供有書卷氣的文化氛圍,所以他們對學校教育寄予厚望,希望學校老師還能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職責。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現在普通的全日制小學並不能完全符合他們的要求,他們想方設法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樣,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能接納寄宿學生的知名學校就成了首選。這些家長並不在意孩子能否在這裡參加高考,有的學生甚至很快就會出國,他們在這裡上學就是要“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
記者給北京中關村一小、三小,北京實驗二小和他們的分校寄宿部撥打電話,得到的答覆都是床位已滿,已經無法再接納外地的轉學生。雖然李女士和田先生也被告知無法轉學,但他們並不死心,發動了北京的業務夥伴拿著禮物“轟炸”這些小學。
上什麼樣的學校能遠離校園鬥富
李女士幾番碰壁,只好拿著朋友提供的地址,開車到北京的幾所私立學校一一參觀。
“我家小達的學校在本地已經是最豪華的了,看了北京的小學才知道什麼是條件好。老師的素質就是不一樣!說話斯文不卑不亢的。”她最不喜歡小達老師開家長會,說話粗俗,動不動就尖著嗓子罵人。
但事情並不遂人所願。
西西在北京某所私立學校上初二,因為父母經常出差,所以也選擇了寄宿。在她看來,一學期4萬多元的費用並不很值。她介紹,他們年級有6個班,按英語成績分成了3個檔次。她拼命學習是想去一班二班。“後面兩個班都是特別有錢人家的孩子,天天就是比富,比談戀愛,比打架,我不喜歡他們!”她說學校裏有很多山西煤老闆的兒女,每到週末,豪華轎車堵在校門口,經常發生爭吵。“我們幾個好朋友都躲著那些土大款的孩子,他們就知道攀比!”
類似的說法也傳到了李女士耳中。學習沒搞上去,遠離父母,要再添上了臭毛病可糟糕透了。她自認兒子很有教養,雖然武術得了全市兒童組第一,卻從來不逞強打架;雖然有各種從國外買回的玩具,卻從不拿到班裏顯擺。
再加上小達英語不好,到了以外語作惟一評價標準的學校肯定沒地位,糊裏糊塗花錢買來了挫折感,“不學習,就知道講吃穿,瞧瞧《流星花園》裏F4那幫有錢孩子的嘴臉,我就擔心小達會不會也那樣。”
西西告訴記者,她媽媽把她送到這個貴族學校其實挺吃力的,犧牲也挺大。“我媽說,學習要有好環境,和家庭富裕的孩子在一起總比和衚同的孩子混要強!”這個14歲的青春期女孩非常用功,英語成績好,數學也好,鋼琴考試也是全班前列。她說:“我將來要學理科,高三畢業就出國,這是早就策劃好的,不能讓媽媽再多花錢了,我要自己掙美國常春藤大學的獎學金!”
田先生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給兒子找到像西西這樣好學上進、心地善良的同學。但他又擔心,“估計在私立學校遇到樸實上進的孩子幾率是很低的。”
傳授什麼比金錢更有價值?
“富不過三代”是中國的古訓。怎麼保證不出敗家子、讓子女比自己更成功,或者至少保證現有的一切不被揮霍一空,似乎是很多“新富一代”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針對這些成功人士的困惑,旅美學者薛涌說,他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從沒聽過“富不過三代”的說法。相反,經常看到的是財富世代相傳。其實,世代相傳的,並不一定是財富,而是創造財富的技能和素質。美國的富人常常死後甚至生前就把財產捐獻出去,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沾光。
他舉例,這次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父親曾是美國汽車公司的總裁,後來又當上密歇根的州長,1968年時還競選過總統。但是,羅姆尼年輕的時候並不靠父親,而是和新婚妻子用75元租了一間地下室,在那裏生兒育女。後來他投身金融界單打獨鬥闖世界,幾起幾落才成為投資大亨。羅姆尼的父親當上企業總裁後一年掙27萬多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80萬美元,在當時屬於萬里挑一的高收入階層。但羅姆尼如今擁有3.5億美元的財富,是父親望塵莫及的。
薛涌評價,父輩必須給孩子傳授“比金錢更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稱為“成功的品格”。而這種品格的傳承,需要通過合理的教育來完成。
他剛剛寫了一本《一歲就上常春藤》的書專門探討了“華爾街原則”。所謂“華爾街原則”就是有錢人的教育原則。他們具有某種基本的成功素質:比如把錢省下來、節制眼前的享樂、有長遠打算、懂得用錢來生錢等等。如果用比較規則的語言來表述,就是推遲慾望的滿足、對未來進行週密的規劃、審慎地冒險。
薛涌說,我不太願意談“富人怎麼教育孩子”,“窮人怎麼教育孩子”。我寧願談“人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原則都是一樣的。只是各家按照這些原則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創造性地運用而已。但“新富”起來的中國人有時候喜歡把人按金錢劃分,這會導致人性扭曲。
真正的好教育不是買來的
在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看來,對孩子言傳身教是最重要的。
他雖然去加拿大與女兒兒子相伴的時間很少,但努力做到語言和行動的統一。女兒很早就會高難度滑雪了。他到加拿大度假的時候也開始學。沒想到,連續幾次都學不會,摔得鼻青臉腫。同事朋友都勸他:公司擔子都在你身上,怎麼能如此不注意安全?女兒也勸他:年輕的時候學滑雪容易掌握,你就別強求了。
但俞敏洪咬牙一定要學會。他說,我是孩子的榜樣,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我的女兒兒子都像我,做事謹慎卻相當有冒險精神!”俞敏洪說起這些顯得非常得意。
最近薛涌家來了個小客人,叫萊拉,全家人高興得像過節一樣。萊拉學前班時和薛涌女兒一個班。但上到二年級就不見了。後來薛涌夫人在超級市場碰到了萊拉的姥姥,買東西差3塊錢付不了,薛妻馬上給付了。後面的售貨員指指點點:“總拿些食物券買東西,還老不想給錢!”
不久前薛涌一家在一個音樂會上碰見這個女孩,請她到家裏玩兒。女孩子和她的父親來了,她不僅演奏了大提琴,而且鋼琴也彈得和薛涌女兒程度相當,讓大家目瞪口呆。當時在場的還有位小朋友,是醫生的兒子,見了兩個女孩子的表演,嚇得有些不知所措,他爸爸也是一副自卑的樣子。後來3個孩子在一起玩兒時,萊拉說,她家裏有一次就剩了6塊錢!
據薛涌了解,萊拉的父母離婚。不過,這女孩子上的是著名的私立學校,而且在當地音樂學院上大提琴課,還修鋼琴課。“我們一下子就明白:這麼一個女孩子,人傢俬立學校和音樂學院看了二話不說就給獎學金。否則,她家那6塊錢只夠支付3分鐘音樂課的。她每天練一個多小時大提琴,一個多小時鋼琴,也不用大人督促。很顯然,她知道自己的家境和自己面臨的生活挑戰。她知道自己如果不用功、不出色,就毫無出路。”
等這女孩子走後,薛涌就和女兒討論起來。對女兒說:“萊拉實在是最幸運的孩子。她家裏很窮。但她從中學到了東西,知道用功努力,結果獲得了一切。你再看看奧巴馬小時候,是不是很相像呢?他也很窮,但上了非常好的私立學校。這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到的。萊拉長大以後,肯定會有很大成就。看看你們班那幾個富孩子,除了拿錢到售貨機那裏買糖,還會幹什麼?你長大如果有病需要作手術,你相信萊拉這樣的醫生,還是相信那些就知道買糖的人呢?貧困經常可以變成很大的財富。”這樣,萊拉一下子就成了薛涌女兒的榜樣。
不少新富一代家長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強調道德,輕視金錢,而具體到平時待人接物,卻不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金錢的重要,因為很多人的成功就是靠金錢的力量。他們一方面怕孩子攀比、享受,一方面又盡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動不動就說,“怕什麼,咱又不是沒錢?”有一次,薛涌的夫人去買芭蕾舞票,前面是一位中國人。他到了窗口昂然說:“我要兩張最貴的票!”
“當把錢作為衡量一切的尺度時,問題就來了。父母太勢利,毒害了孩子。我觀察女兒學校裏的同學就能看得很清楚:比較有教養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或比較出色的孩子,財富觀念都比較淡。這並不是說他們對貧富問題沒有意識。事實上,越是聰明的孩子,對各種問題(包括貧富問題)就越有觀察力。”
將北京的諸多學校考察了一番以後,田先生若有所悟,自己才是孩子最大的責任人,如果把家庭教育的擔子推給貴族學校,也許改變了兒子身上的某些劣勢卻增加了新的問題,“還是狠狠心自己多付出點,誰能代替父母的耐心呢?這是錢買不來的”。
(責任編輯:永玥)
延伸閱讀
"親情賬單"震撼學生 最高過百萬回報需70年(圖)
2009年05月19日 09:00 來源:重慶商報 秦健
昨日,樹人鳳天小學,學生們在填寫“親情賬單”
三年級一班的小學生填寫的“親情賬單”
“學習、生活、醫療、交通……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完成學業,要花費父母多少錢?”樹人鳳天小學老師上週末為三年級學生佈置了這樣一份特殊的家庭作業,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填寫一份“親情賬單”。調查結果——“人均54萬元”讓學生和家長感到很震撼。
算賬 9歲娃娃人均花掉14萬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為兒女的你,想過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物質?想過究竟要多久才能回報父母的愛呢?”昨日,樹人鳳天小學三年級的130名學生交出一份特殊的家庭作業:和父母一起填寫的“我的親情賬單”。
賬單分成“已經支付”和“預計支付”,內容包含學習費用、生活費、交通費、醫療費、零花錢和其他費用,賬單的最後,還要求學生對未來以每月孝敬父母的方式,計算要多長時間才能回報父母經濟上的支出。
收回的130份調查表顯示,已經支付階段,9年來,每名學生人均花費約14萬元;從“現在開始到完成學業”預計支付階段,每名學生人均要花費40萬餘元。
震撼回報父母最長需70年
據統計,在各項開銷類別中,花在學習上的費用最多。在回報父母年限上,5年、10年、30年……答案各不相同,預算完成學業將花費82萬元的錢同學,按每月孝敬父母1000元計算,要70年才能回報完。
在調查表中,三年級三班的吳過算到,已支出的:學習費用3.7萬、生活費9萬、交通費9000元、醫療費9000元、零花錢4500元;將來還需支付的包含:學費13.8萬、生活費13萬、交通費1.3萬、醫療費1.3萬、零花錢6500元,兩項總計45.07萬元。
吳過的父母都是公司職員,家庭年收入約4萬元,吳過的花費幾乎佔了全家收入的一半。吳過直言計算結果讓她感到很震撼。她說,計算是基於她22歲大學畢業,是和媽媽按照最低標準計算的。母女倆初步按照以後每個月還1500元,要還近30年。
三年級一班的“小可樂”目前花去10多萬元,到完成學業,一共要花費60多萬元,“其實我知道爸爸媽媽不會要我還,但我會好好學習。”
教師意圖
教會學生感恩
據了解,佈置這項作業的是該校的溫中珍老師。從這學期起,學校在三年級開設了“心理輔導課”,溫老師是任課老師。
溫老師說,前不久,同學們學習了一篇語文課文——《媽媽的賬單》,由這篇課文,她想到採用填寫“親情賬單”的方式,讓孩子們明白父母無私的愛,僅僅是物質方面都難以償還。
樹人鳳天小學校長何大金稱,該調查是將學校課程延伸到家庭的一種嘗試,借此機會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讓學生與父母進行溝通,學會感恩父母。
家長反應
寫信鼓勵孩子
據了解,絕大多數家長對填寫“親情賬單”表示肯定。“一計算出來,我很吃驚。”學生家長劉先生說,女兒從出生到現在花費多少,從來沒有仔細計算過,沒想到竟是一筆如此鉅額的費用。他對學校的做法表示贊成,“小學生對幾十萬元錢可能沒有很清晰的概念,也沒有父母會真的讓孩子還錢,但學校教育孩子‘知恩圖報’是一件好事。”
記者注意到,在這次特殊的作業上,部分家長不僅認真填寫了“親情賬單”,還附了一封信給孩子鼓勵他們。“媽媽不需要你回報,但希望你做一個有責任感的男子漢,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一位趙姓家長寫道。
賬單點擊
最高143萬最低2.3萬
小學生花去家中1/3收入
在130份調查表中,最“貴”的一份“親情賬單”達143萬,最“低”的賬單則只有2.3萬餘元。
“將來會好好回報父母”
高達143萬元的賬單來自三年級二班的劉殊(化名),包括已經支付:學習費用5萬元、生活費8萬、交通費1萬、醫療費1萬、其他15萬;未來預計:學費60萬、生活費30萬、交通費8萬、醫療費2萬、零花錢3萬、其他10萬。
據了解,劉殊成績優秀,家庭環境比較優越。劉殊解釋,大學本科畢業後她計劃出國留學,因此,計算出來的費用有點多。“父母為我花了這麼多的心血,我將來會好好回報他們。”
劉殊的父親說,目前女兒的花銷幾乎佔到家庭收入的1/3,為了女兒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他們願意多花點錢給她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以後再不會亂花錢”
與劉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班的吳朗(化名),他計算出最“低”的賬單:完成全部學業只要2.3萬餘元。這份賬單是吳朗和媽媽一起商量的結果。吳朗稱,最初的計算結果並不是這麼少,自己也被算出來的幾十萬元嚇了一跳。他意識到自己學習成績不好,不應該花費父母太多錢,在正式填寫時,他將數據一一“縮水”。“我以後都不會向爸爸媽媽亂要錢花。”吳朗說。
吳朗的父親介紹,目前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吳朗每月要花費1000余元,佔整個家庭開支的1/3。“學校教孩子理解父母掙錢不容易,教他們懂得回報,我們很支援。”吳先生說。
新聞縱深
孩子教育成本一路走高
樹人鳳天小學的“親情賬單”與上海社科院專家徐安琪2005年的一項調查結果比較吻合,徐的調查顯示,上海一對父母撫養一個孩子平均花費49萬,他認為,撫養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越來越高是不爭的事實。
據統計,樹人鳳天小學賬單的各項開銷中,花在學習上的費用最多。專家認為,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一個表現就是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負擔遠遠高於國際平均水準。據中國青年報4月25日報道,中國的總教育經費中政府負擔65%左右,但大多數國家,包括印度,總教育經費當中政府負擔達75%以上,甚至接近80%。
獨報評論
“親情賬單”的中國特色
許媛
200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5781元,重慶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4368元,樹人鳳天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年均花費就達1.5萬,雖然這只是一個學校的一個年級的調查,但是,在今日的中國,無論在經濟或精神上,父母在撫養孩子的成本投入上確實是創造了“奇跡”。
“再苦不能苦孩子”,在中國,愛素來就有向下傳遞的特徵,現在城市家庭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僅有的一個孩子的珍愛也會自然地反映到經濟支出上。
“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家庭的頭等大事,就業壓力和激烈競爭更迫使父母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甚至有家長在孩子幼兒階段就將其送入費用昂貴的“雙語幼兒園”接,以便能“贏在起跑線上”。
可憐天下父母心,養一個孩子確實不易!樹人鳳天小學讓孩子算算經濟賬,使他們看到自己從到底花了多少錢,對孩子來講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這些數字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震撼,會加深他們對父母的理解和愛,使他們意識到,回報父母不一定非要等自己成家立業,平時適當做點家務,不跟同學搞攀比,好好學習,成為一個正直、善良和對社會有用的人,就是對父母盡最大的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