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得失皆作等量觀
2016/10/08 14:32:15瀏覽70|回應0|推薦0

小人貪多務得,怕東西堆積得不夠,希望滿倉滿谷,患得患失;君子以少易多,以簡易富,怕東西成為重擔,因此身心皆輕。

得者德也,本是說「有德者自然有所得。」如果不已其道得之,也將失之。莊子說到一個故事,說一楚人丟掉東西,楚人得之。孔子聞之說:「說人得之就好,又何必一定要說楚人。」就是要打破人我得失之間的狹窄觀點。

數學中有「零和遊戲」,有些人得到,其他人就會減少。如果照這樣的觀點,你有錢,我就沒錢。但證諸事實卻不是如此。財富可以經過開發成幾何倍數的增長,讓大家都可以分享財富創造的果實。但是有些果實卻被資本家所攏斷,造成共產主義的反彈。

得到一件東西固然值得高興,但是人間有所得必有有失。得不必高興,失也不必悲傷這是比較中庸看法。

道德經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是說得失禍福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賽翁失馬,焉之非福就是老子的觀點。

一位職員在公司升了課長。同事為他慶賀,太太家人也為他高興。但想不到他開始要和經理參加交際應酬,常喝酒到夜半,跟家人晚上相處的時間也被應酬所剝奪,太太生活得比以前好,可以過較佳的物質生活,但內心卻認為和老公距離愈邋愈遠,這樣倒底算得還算失。

不少企業家因為事業忙碌,錢愈賺愈多,但是一些舊朋友卻愈來愈疏遠,有些窮親戚也不敢高攀。雖然在事業上是得,但是卻失去某些寶貴的人際關係。

孟子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世上的事有得就有失。如果要能照顧到家庭,最好能作公務人員。公務人員通常下班即可回家,晚上也不必交際應酬。因此公務人員雖然金錢賺得並不多,但是因為有時間在家陪小孩,小孩通常書大多讀的不錯。

相反的,有些商人的子女,因為平常很少看到父親,缺少父愛。常會在外面和幫派份子鬼混。有些有錢人的子女大多不喜歡讀書,因為總會認為;「老子的老子有錢,我讀那麼書幹嗎?」但卻不知道,沒有智慧的人根本無法將錢留住。有些紈跨子弟,天天吃喝晚樂,早晚就將家產敗光。所以人說上天是公平的,

有錢人的子弟會將財富拿給別人,使財富重新再分配。

    人世也沒有完全的失。因為在失中,讓我們學到為何會失的功課。不管是事業失敗、失學、失婚或是失業。人都可以從中學到東西。可以避免下次的失敗。

    得到財富、名利、地位也不必太高興。因為這些東西都不容易伺候,稍微一個不留神。可能金錢被偷被騙,名也可能因為被人嫉妒而破壞。總之,外面的東西,不管再好,有一天也無法帶走一樣東西。

    如果能夠將得到的財富能夠幫助窮人,相信這樣的捨去,反而會讓心靈更富足。如果吝嗇成為一個守財奴,這樣的得也只是「一人之得」,而不是天下之得。

    對於得失之間保持等量齊觀,失也不必悲,得也不必喜。這樣才不會成為得失的奴隸,才可以悠遊於得失之間。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blewu&aid=7708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