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3 12:52:33瀏覽340|回應0|推薦0 | |
何以消煩暑? 隨著炎炎暑熱來臨,白天走路在戶外頃刻,就換來滿頭大汗,恨不得大馬路變成池塘,可以跳進去以消永晝,這時消暑、避暑的妙方在何處? 避暑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地理」的避暑,一種是「心靈」的避暑。 地理的避暑,是以避暑勝地為最佳,在國外可以到北歐,在台灣則以玉山、阿里山、合歡山皆是很好的避暑勝地,由於海拔高,雖然白天不一定比平地涼,但到了晚上確有「夜涼如水」的清涼感。 詩人白居易有〈消暑〉的詩:「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白居易的時代尚沒有冷氣、電扇的發明,因此消暑的方法就是讓自然的清風吹著,最多也是「自力救濟」的蒲扇,勞駕自己動手「鞠讓風滿懷」了。 白居易除了吹風納涼外,也用「心靈」法——「熱散由心靜」,就是「心境自然感到熱氣消散」,所謂「心境自然涼」之意,如果白居易活在科學的現代,恐怕是「冷氣窗下有清風」了。有些人心煩意躁,在冷氣房內一樣「火氣逼人」,讓人受不了。 在夏季中,最辛苦的人,是在馬路上修路的人、建築工人,還有在煉鋼場上班的人,動不動就流一身汗,就像廣告中說的「流汗無人知」的一群。在汗水中工作,汗如雨滴,不知是否會羨慕坐辦公桌的人? 我覺得流汗最多的可能是阿兵哥,在溽暑中出操,衣服就像洗三溫暖一樣,一下乾,一下濕,最後野戰服是汗味夾雜著鹽味,所以可以看出白色的痕跡(鹽的結晶),沾在野戰服上,流汗也是一種代表你已「長大的洗禮」,不是嗎? 金朝趙元有〈大暑〉詩:「旱雲飛火燎長空,白日渾如坐甑中,不到廣寒冰雹窯,扇頭能有幾多風?」這首詩頗具幽默,白話意思是「一片乾旱像火一樣,白天好像置身在瓦罐一樣的悶熱,除非到月球那樣寒冷的地方避暑,扇子又能搧出多少涼風呢?」他沒想到現代在些冷氣房就夠冷了,不必跑到月球去。 在台灣,夏季從五月到十月,約有半年的時間。我住在高雄鳳山,太陽不小。夏天幾乎開一整天的電扇。雖然在客廳也裝有冷氣,但除非有客人來臨,否則我很少開冷氣,因為有時候冷氣吹久了,還會感冒,而且室外非常熱,吹冷氣後,一出室外,好像一在赤道、一在北極,一冷一熱,忽冷忽熱頗不適應。 其實避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夏天不要出門,在室內則吹冷氣。但是不得不出門辦事或上班的人,只有學習「冷熱不動心」的「心靜自然涼」的工夫,也是一種修養呢!記得在步校時,中午在「東山」教練場的太陽非常毒辣,只有念頭想著合歡山的白雪和冰天雪地,確實能帶來一些清涼! 在夏日,冰果室和泡沫紅茶店的生意非常興旺,到冰店叫個八寶冰也是不錯的消暑方法。身體吹著冷氣,嘴上喝著冷飲,常讓我忘記外面毒辣辣的太陽,暫時避其鋒芒,不是很好嗎? 在炎炎夏日,你如何消暑?試試看以上幾種妙方。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