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崛起 美中競爭的背後主因
2011/01/21 10:08:58瀏覽201|回應0|推薦0

中國崛起 美中競爭的背後主因



  • 2011-01-21
  • 旺報
  • 【劉廣華】



     此次胡錦濤訪美定位為國是訪問,規格為歷來最高,歐胡討論議題涵蓋兩國全面關係、安全政治、經貿、以及包括人權在內的全球議題。各方對此次歐胡會的看法基本上是以正面的態度來解讀,認為就算雙方仍有歧異,也多是從人民幣匯率、人權、西藏、北韓等議題角度來看。


     匯率等皆非真正歧異


     衡諸實際,這些皆非真正的問題
在。人民幣匯率低估只是美國對其國內解釋經濟不振的藉口,且人民幣早已在緩步調升中;人權問題怎麼說都是內部問題,其他國家喊一喊普世價值這樣的高調可
以,真要提升到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層面來談還不夠分量;西藏議題,等達賴喇嘛圓寂,中國挑選出新的轉世靈童之後,大概也不會有問題了;至於北韓問題,將責任
全部歸諸於中國並不公平,因為美國心知肚明的是,中國不見得真制得住北韓。


     美中之間真正的歧異,其實是牽涉到「中國崛起」此一根本性結構的問題。從傳統現實主義的觀點來看,任何大國之崛起必然會牽動到現有大國之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造成國際勢力與資源的重分配,進而引起現有國際秩序之調整。在近代歷史上,諸如英國、德國、日本、俄國、以及美國等大國的崛起主要都是建立在海外殖民擴張與掠奪的基礎上。


     易言之,中國的崛起必然會影響到現有的國際秩序,至少是亞太地區的國際秩序,當然挑戰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地位。這樣的事實並不會因中國主觀上強調「和平崛起」、「和平發展」、或「和諧世界」的論述而改變。


     事實上,美中之間彼此衝撞的跡象並不少見。首先,發生於2001年4月的中美撞機事件就是個典型的例證。除了源於中國對美多年以來對其沿
海實施電子監聽不滿外,也由於中國國力漸強,不再容許美國在其專屬經濟海域上空恣意實施情報偵蒐作為所致。再如,2009年3月美國海軍「無暇號」測量船
在距離海南島120公里處的南中國海國際水域進行海洋測量,結果演變成遭中國派出5艘船艦圍堵的對峙事件。


     兩國的戰略關係改變


     又如,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2010年7月越南河內的東協論壇外長會議中,提議將南海爭議納入國際法機制,意圖建立南海與美國國家利益的直
接關係。美國的立場確實有了很大的轉變,從不介入的仲裁者轉為參與者。而此,不由得令人產生美國有意在南海地區遏制中國的推論。


     在東海、黃海方面也是如此。從2010年3月的南韓「天安艦」遭擊沉事件開始,以至2010年11月北韓對南韓延坪島砲擊事件,美國在嚇
阻北韓的名義下,與日本、南韓進行了一連串的聯合軍演,在太平洋地區一度集結了高達三個航母戰鬥群的兵力。美軍兵力不只進入東海地區,在中國一再警告下仍
進入黃海,演習地點距山東半島僅有170公里。這一連串的行動名義上是聯合軍演,意在對北韓施壓,維持朝鮮半島和平,但也由於演習部隊深入黃海,令中國不得不懷疑美國有「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之意。


     目前美中兩國關係基本友好,而在全球化的時代,美中兩國也不易發生戰爭。但兩國之間隱然的對抗與競逐,在之前並不少見,而可以想見的是,在之後也會繼續發生。


     (作者為銘傳大學國際事務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81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