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對演訓成績不滿 軍方認錯
2011/01/19 14:19:41瀏覽169|回應0|推薦0
軍演失色 馬責任最大

記者許紹軒/特稿

馬英九總統昨天親睹飛彈射擊演習頻頻脫靶後,狠狠地教訓了軍方一頓,但馬總統應該自省,過去三年國防預算不斷削減,台灣在他的領導之下日益傾向中國,軍人已經不知為何而戰,在物質與精神上失去支撐的國軍,又如何能要求有多好的表現呢?


政府上任將滿三年,三年來國防預算一年比一年少,根本達不到他所宣稱的GDP(國內生產總值)三%的水準。而為兌現競選支票,硬要推動募兵制,新制尚未上
路,裁軍所支付的人事費用卻先逐年攀升,間接削減軍事投資與作業維持費用,軍事投資減少降低國軍武器汰換速度,作業維持費用更直接衝擊現役武器的後勤維修
與裝備妥善率。

也就是說,當馬總統昨天耍威風地展現三軍統帥氣勢之時,自己更應負起實彈射擊成績不良的責任,這可不是展氣魄地說句「我不是很滿意」就能清楚切割的。

軍以戰為先,作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就是因為這種的生死關係,軍隊非常需要堅定的中心思想以鞏固士氣,但在台灣,明明敵人從未放棄併吞台灣,種種軍事建設都是針對更輕易奪取台灣而來,馬政府卻帶頭討好惡鄰,軍隊在這種充滿矛盾的政策下要如何定義敵人?

現在的國軍,物質上缺乏預算支持,精神上不知敵人在何處?如此的內外交迫,實彈射擊成績不理想自然是合情合理。馬總統在刮別人鬍子之前,應先檢討這三年的國防政策是否走偏了?以免一不小心刮到自己。

馬對演訓成績不滿 軍方認錯
馬英九總統(左)昨在防空指揮部指揮官中將熊湘台(右)面前,直言不滿意這次飛彈考測成果。(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許紹軒/九鵬基地報導

九鵬基地是國軍最神秘的軍事基地,各種自製飛彈都在此處測試,也是美國、中國與日本等國家深感興趣之處,軍方很少開放基地讓外界參觀,距離前次邀訪媒體已是九年前的往事,可見其敏感的程度。

距離前次邀訪媒體 已是九年前往事

驅車從恆春經二○○號縣道抵達旭海,轉上一條山路不久就是九鵬基地三號門,基於安全考量,所有人在此都要交出手機集中管理,進入基地後道路沿山闢建,周邊不時出現隱蔽在樹林間的建築物。

抵達發射坪後,媒體就被帶上一旁建物頂樓,放眼望去除了海景,就是已完成部署,待命發射的鷹式飛彈、陸基型麻雀飛彈與天弓二型飛彈陣地。

弓二飛彈垂直發射 瞬間竄出撼人心


考過程最震撼的,莫過於天弓二型飛彈與鷹式飛彈發射的瞬間,其中弓二自一棟建物中垂直發射,發射瞬間彈體自建物竄出,爆裂的聲響伴隨著陣陣濃煙,只聽到媒
體們的快門聲此起彼落,不到一眨眼的功夫,飛彈垂直攀升到只剩下一個小點,隨後轉向飛往綠島與蘭嶼之間的海域,並擊落一百零三公里外的靶機。

鷹式飛彈採露天陣地部署,為確保擊落目標,每次接戰都會先後發射二枚,場景更為震撼,飛彈發動機一點燃,爆焰立刻將陣地沙包吹得四處飛散,飛彈瞬間衝上天際,大家還沒回過神來,第二枚又爆衝而出,濃煙籠罩整個陣地,就算戴著口罩呼吸,煙塵仍會讓鼻腔與氣管產生劇烈刺激感。

AH-1W發射響尾蛇 距離遠超過想像

陸軍AH-1W攻擊直升機發射響尾蛇飛彈,是另一個令人驚豔的場景,原以為響尾蛇是追熱型的短程飛彈,直升機想必會飛到照明彈附近再發射,沒想到實際發射距離卻遠得超過想像,從媒體攝影平台看去,直升機射擊距離看來都比空軍戰機要遠,但兩個目標都是一發命中,相當不簡單。

二枚陸基麻雀飛彈射擊是這次測考的重頭戲,當第一枚飛彈離開彈箱時,所有人都以為飛彈應該會直奔目標而去,結果卻以拋物線軌跡直墜入海,跟過年買到有瑕疵的沖天炮沒兩樣,第二枚飛彈緊接著發射,雖然點火正常,卻還是越過目標,讓靶機「全身而退」。


實軍方在實彈射擊的前一天就已先打預防針,要求媒體正視飛彈有其命中率,不要太過苛求,但總統在演習結束後公開表達不滿,可讓原本想做點解釋的軍方慌了手
腳,只好從嚴坦承錯誤;他們檢視發現沒打中的目標都是Banshee靶機,懷疑是機體太小且電子訊號太弱,讓飛彈無法接收足夠訊號,另外飛彈操縱翼面也失
靈,顯然跟彈藥儲存品質有關。

敏感基地公開演習 牽動美中台關係

耐人尋味的是,馬總統雖堅稱這場花了三億餘元的演習與歐胡會無關,但時間點上的巧合卻也不禁引人聯想,這場罕見在敏感基地的公開演習到底是要演給誰看?台灣想要傳達什麼訊息?美中台關係是否已經出現了微妙變化?

 



























 





























馬對演訓成績不滿 軍方認錯
演習命中率低 實戰恐更慘
國防建軍 無法價廉物美
軍演失色 馬責任最大
防空飛彈部隊 又移回飛指部
三中程飛彈脫靶 視距外戰力堪憂
學者警告 中國殲20可對台第一擊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80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