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湾军购有什么用/北京导弹后撤之战略评估
2010/12/24 15:39:03瀏覽194|回應0|推薦0

台湾军购有什么用







【多维新闻】美國1月29日宣佈将售台武器,如外界預料,這次軍售沒有F-16戰機。隨即,台灣一如旣往的表示感謝,當然中國政府持一貫的反對態度。


美國對台軍售,眞的能提升台灣的戰力嗎?2005年,李敖擔任立委時曾質問國防部長李杰,以台灣現有的武力,大陸打過來台灣能支持多長時間,答曰:兩個星期。兩個星期以後怎麼辦?等美國來救。美國不救怎麼辦?李敖自己答了,台灣就垮掉了。


現在已經到了2010年,美國的武器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抵達台灣,那麼,大陸打過來,就算台灣能支撑1個月好了,如果美國不出兵,台灣還是會垮掉。
即使這樣,無論藍緑,政府都要購買美國武器,因爲台灣人民需要安全感,爲什麼?因爲大陸有1,000多枚的導彈不分晝夜地對準台灣,台灣政府不可能喜歡被
導彈對著的感覺,台灣民衆也不可能喜歡。雖然,這些導彈更多的是爲了防備在日韓基地的美軍而不是爲了台灣。



這種情况沒有隨著馬英九上台後,兩岸交流越發緊密而改變,台灣近期的各種民調顯示,始終有半數以上的民衆認爲中共對台灣很不友善。這樣,台灣自然該擁有防衛性的武器,萬一大陸打過來,台灣還是有自衛能力的,哪怕只能堅持兩個星期。


當然,台灣政府也知道,與大陸作戰必須依靠美國的支持,必須加大軍費投入,購買更多的美式裝備,加快實現台軍軍事轉型。雖然台美聯防因爲美台共同
防禦條約的廢止而無法實現,但有軍事專家指出,此次台灣獲得美軍愛國者三型導彈,意味著台灣被納入了美國的反導系統,美國是在暗中打造聯防體系


相关专题


手术刀裁剪出的美丽
整形医生不是上帝,也没有哈利·波特的魔杖,手术的效果如何有时甚至医生本人都无法预期!手术之后,有的病




。而且,替代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的《與台灣關係法》也指出“美國會嚴重關切”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


這使得台灣對美國參與台海戰爭一直抱有一絲希望。事實上,“嚴重關切”並不等於會出兵,在中美關係高開高走的今天,美國參與對台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實,無論是買武器還是與美國聯防,台灣政府與台灣人民需求的都是面對大陸軍事威脅的心理安慰。如果台灣人民認爲大陸的軍事力量不再是威脅,導彈不是針對台灣所設置,縱使政府想繼續買武器,也會被民意阻止。


(森彰 撰稿)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多维新闻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北京导弹后撤之战略评估






【多维新闻】斯坦福大学研究员23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在当前台独浊浪开始退潮之时,北京宜择时主动后撤部分导弹部队,把球踢给台北和华盛顿。在两岸三方关系互动时占得先鞭,后辅之以全方位的动态配合,完全可能激发双方关系走向良性互动。【相关专题:重新定位美国对台军售


《联合早报》6月23日登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的评论文章称, 本月16日,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在国会听证会上谈到,中国曾经提及可能调整针对台湾部署的军事力量。次日,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指出中国方面并没有就此提出过具体方案。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则在16日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只有美国国会或者白宫才拥有决定是否改变对台湾军售的政策的权力,因为“对台湾军售基本上是一个政治决定”。鉴
此,年初美国军售台湾,至今涟漪回荡,余波未息。


稍早,范斯坦率团访问北京期间,除了会见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还分别会晤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总理朱熔基。然后,她又转道访问台北,与马英九见面。从其行程及会见了两岸重量级政界人士来看,她说的话自有依据,不致空穴来风。


回顾一下美国对华、对台政策及其法源以及两岸关系演变,范斯坦、斯坦伯格和盖茨的上述讲话可谓言之有据。引起质疑的仅是解读的着眼点不同,之所以如此,似乎这三位美国政要是站在不同的时空层面,看待这个问题并且对相关政策作出评估。


两岸形势已经转变


北京对台政策的一个核心成分是保持军事压力。既然现阶段北京对台政策的重心是遏阻法理台独,旨在“防独”而非“促统”,对台军事部署应该视台北当局
在台独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够体现北京贯彻大计方针时手段的灵活性,而立场的坚定性在更多时候是通过手段的灵活性予以体现的。


过去陈水扁朝着台独终点站狂奔,如今马英九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两者迥然不同。马英九莅任两年于兹矣,北京对台军事部署却一成不变。对台湾政坛和社会大众又是什么启示呢?不啻“为渊驱鱼”。况且,在国际上也给外力介入提供了一个借口。


过去台独势力甚嚣尘上,北京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确有必要。如今北京百业待举,马英九政府又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是调整对台军力部署的时候了。孔子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此语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对台部署导弹应收放自如


北京在台湾对岸部署大量导弹,十多年来似乎收效不彰。否则,为何遏阻不了台独势力接二连三地提出各项挑衅性的议题,并决然将“入联公投”付诸实施
呢?说穿了,这些导弹会被投入使用,不但台湾民众连大陆民众也不相信,诚所谓“公信力不足”,最终徒然成为民进党煽动台湾民众仇视大陆的工具。


上千枚导弹部署在台湾对岸,没有起到震慑台独的作用。之所以如此,用商场术语来说,是北京没有积极、有效地利用这笔“资产”,使之在两岸关系的天平
秤上显示出份量。这一部署格局导致下述态势:平时,这些导弹仅有势能,缺乏动能,更别提开发潜能了,利用效率太低;及至两岸关系土崩鱼烂之日,这些导弹被
下令群发,地动山摇,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矣。




 1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多维新闻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来评论网友评论(3)

3#  匿名提交日期:2010-06-26 00:13:20


署导弹和后撤导弹都是政治,都是政治游戏中的一张牌,而非经济或军事。就如美国的军售一样,是两岸三国之间的政治博弈。要说部属导弹没有起作用,那是瞎
话。如果没有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军事威胁,台独早就实现了,马英九也上不了台。如今马英九执政,后撤一部分导弹是一种政治姿态,继续保持导弹部署也是一种
政治姿态。对马英九来讲,如果大陆的导弹都撤了,他的总统宝座恐怕也坐不长了。对于中国来讲,军事威胁不仅仅是为了威胁台独,更是为了在今天的国际形势发
展军事现代化的重要理由。这几年应该感谢台独,使中国在制止台独的理由下,军事打击能力迅速发展。我相信这种政治博弈将会继续玩下去,直到有一天中国的军
事能力使美国难以轻易介入台海战争,那是就是实现某种形式的台海和平的机会了。时间在中国一边。台湾无论何人党政,最明智的就是现在谈判,还能多捞点东
西,越拖越堆台湾不利。

2#  匿名提交日期:2010-06-25 00:34:44

不觉得台湾的武器是替大陆向美国买的吗?

1#  匿名提交日期:2010-06-24 15:03:58

作者有些健忘:当年李登辉强力推动台独时,大陆以增加导弹部署和演习应对,并未获得良效.所以大陆切不可轻易或无条件后撤导弹,美台也须有所让步.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728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