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和平”大战“和谐” ——两岸思想之争
2010/07/11 05:59:29瀏覽121|回應0|推薦0



“和平”大战“和谐” ——两岸思想之争



[石之瑜] 
(2010-01-14)










早报导读









伟哥══让女人满足到底
衣服透视窃艳
妇隐私(图)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赌场上的秘密〓

透视器










    刘晓波因发起民主宪章罹罪的问题,引起外界侧目,也在台湾引发了昙花一现的关心。

  严格说,台湾主要的关心不在于刘晓波,
而在于如何藉由刘晓波说明两岸之间宜独不宜统的立场。想从台湾追踪刘晓波的下场并设法干预营救,可能性是零。

  但只要触及两岸政治未来,
引用刘晓波的例子来凸显两岸自由与专制的对比,进而主张永久和平维持现状,机会是百分之百。

  正因为外界总是用某种看似客观的标准看中
国,自1949年以来北京就采用了各种理论,试图抗拒外界的指指点点,最早使用也延续至今的,是“和平共处五原则”,1990年代初期短暂用过“国际政治
新秩序”的提法,21世纪最耳熟能详的是“和谐世界”。

  这些国际关系原则的不变主轴是,各国应该自己管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
人。北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防卫性姿态,如今成为台湾人口中的最大威胁。亦即北京若不接受普世的政治文明标准,两岸便不能讨论统一。

  
国民党政府就向来喜欢以普世价值作为理由,为其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说项,自超过二十年前民主运动遭到压制以来,台北的大陆政策议程上唯一的议题,就是
和平,也就是大陆不要干涉台湾的政治独立。

  就如同北京的和谐世界理论在对外的姿态上固然是防卫性的,但对内与对台湾却充满威胁性那样,
台北所追求的和平则也是在肉体上看似防卫,但在精神上又反而充满攻击性。

  比如,国民党领导阶层曾主张,必须等民运获得平反以后才与北京
谈政治问题;知识界则有呼吁中国政治文明先达到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认为这个标准无关于东西方的差异,之后中国才有资格追求超越西方自由民主的“后自
由民主”。

有没有最低道德标准?

  这种主张假设的是,某种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是普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则大可各具特
色。相较于欧美当今流行的线性史观所认为,各个文明起源本有不同,但终点将会相同;台湾思想界似乎反转了历史进程的多数看法,认为进入共同点只是中点或最
低的起点而已,文明的特色将在此前提上开展。这有其创见,值得记录。

  换言之,是否还是可以说,纵使台湾的自由主义言论充满伪善,但能否
撇开台独不谈,就中国的政治文明是高是低而论,仍有其客观标准?是否知识界不能因为台湾自由主义的伪善,或国外各界常有双重标准,就替北京找脱辞,而放弃
对北京专制统治进行抗争?

  不过,怎知道最低限度标准的中点或起点已经达到,于是可以接着追求属于中国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呢?这个标准会不
会随着时代改变?因此是不是还是要透过比较,亦即必须从别人的眼光看自己,才有可能知道是不是跨过最低门槛了?还是,到了没有可以自然而然知道?

 
 具体说,今天讨论文字狱的问题,问的就是,什么样的压迫是合理正当的?这有没有自然而然的答案?比如,人民绝对不受政府任意介入自己的思想与生活?或人
民绝对不受外族侵略?或人民必须相互认同属于同一群体才可以?或人民必须拥有永续生存的环境才可以?

  任何关于最低标准的答案之所以会引
起不安,是因为每个地方对于什么算是压迫,或什么样的压迫是合理正当的,说辞各有千秋,与时俱进,甚至因人而异。每每看到与自己不一样的说辞,无异感觉看
到魔鬼。

不如问问自己压迫了谁

  自由主义压迫的往往是异文明的对象,不论是否真心诚意相信是要帮助被压迫的人到达最低的内
政标准,所以是民族主义眼中的魔鬼。民族主义者压迫的往往是被认为属于自己人的对象,不论是否真心诚意要帮助被压迫的对象抗拒外敌,所以是自由主义眼中的
魔鬼。

  但压迫到底合不合理,是否还是问自己比较妥当?这样就不必存在什么共同的所谓最低标准?因此问的问题应该是,自己压迫了谁?而不
是某某其他人,如中国或美国压迫了谁?

  我们之中有的不自己反省,总去反省别人,像自由主义琅琅上口的人那样;有的则用反省别人当藉口来
对付自己人,像民族主义者自以为是的那样。不都是追求最低限度的内政道德标准吗?

  其结果,北京的和谐政治与台湾的和平政策虽然都是慈眉
善目,然而对彼此造成不可避免的威胁。他们想必都觉得无辜,对待彼此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如何引发对方的疑惧?这样的无辜感,势必为他们之间口号战争的升
高,推波助澜。

作者是台湾大学教授

 

《联合早报网》

名家专评(5)(2010年 - )




索引:
蔡逸儒|
陈冰|

有为
|



方明
|

忠信
|

彬华
|


震海
|

次山
|

宗海
|
石之
|
谭中|
韦弦|
于时语|

永年
|

南生
|
综合


(注:早报言论/天下事栏目来论众多,本网仅选载较有影响、来稿较多作者的文章。作者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有未尽之处,敬请谅解。)








最新评论文章:



  • [石之瑜]台湾的潜意识统派算不算统派?(2010-07-08)

  • [陈冰]中国海洋战略初显轮廓(2010-07-07)

  • [约施卡·费舍尔]谁“失去了”土耳其?(2010-07-07)


  • [郑永年]罢工潮与中国的转型动力(2010-07-06)

  • [邱震海]东亚:须警惕“高可能、低后果”冲突(2010-07-06)

  • [蔡逸儒]ECFA签订后的两岸关系发展(2010-07-06)

  • [罗戈夫]漏油事件 可以有积极意义吗?(2010-07-06)


  • [黄彬华]朝鲜启动金正银的接班程序(2010-07-05)

  • [于时语]美国盎格鲁·萨克逊族群统治的衰落(2010-07-05)


  • [费尔德斯坦]通胀还是通缩?(2010-07-03)

  • [韩方明]中国不傲慢 也没理由傲慢(2010-07-03)


  • [卓南生]“草根首相”为何猛闯消费税大关(2010-07-02)




















  • 蔡逸儒 (蔡玮)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中山所教授




  • ECFA与黄金十年(2010-06-25)

  • 从台湾之光到台湾之耻:富士康事件(2010-06-18)

  • 一场精彩可期的战争(2010-05-27)

  • 从失落的十年到黄金十年?(2010-05-21)

  • 双英辩论前后(2010-04-27)

  • 官不聊生及多言贾祸(2010-04-22)

  • 真理越辩越明?(2010-04-15)

  • 美中新轴心?(2010-04-06)

  • 由自卑到自大: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03-31)

  • 两岸话题理性宽容与滥情理盲之辨(2010-03-16)

  • 屡战屡败,绿云罩顶(2010-03-01)

  • 复兴之路与衰亡之途:从失望到绝望?(2010-02-23)

  • 美国对台军售后续(2010-02-09)

  • 台湾:不正常社会的不正常现象?(2010-01-23)

  • 惨败的国民党(2010-01-12)

  • 马英九内忧外患(2010-01-06)













  • 陈冰 



    中国旅英
    资深媒体人


    牧羊人的眼光
    常见常识中西剧场



  • 华文媒体对英国大选的十大误读(2010-05-10)

  • 中国传媒业该“开闸”了(2010-01-05)













  • 陈有为 



    华府中国论坛社
    社长


    处异乡恋故园
    我以我文荐轩辕



  • 是谁把富士康员工推下楼?(2010-06-12)

  • 刘明福之“梦”并非中国人之福(2010-05-06)

  • 中美关系风波的不同解读(2010-04-14)

  •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考(2010-04-02)

  • 中国对外政策中的民意因素(2010-03-20)

  • 中美之间两桩公案何时了?(2010-03-05)

  • 拔剑出鞘也要量力为之(2010-02-17)

  • 放眼世界看台湾(2010-02-11)

  • 奥巴马为何担心美国失去世界第一(2010-02-03)















  • 韩方明 



    中国全国政协
    外事委员会
    副主任

    这厮竟敢
    站着说话……



  • 富士康事件呼唤反思发展与分配模式(2010-06-02)


  • 中印应增强政治互信和经济互利(2010-05-29)


  • 我们需要从容地生活(2010-04-17)


  • 垃圾焚烧项目已成中国社会稳定的巨大威胁(2010-03-03)

  • 没有体面何来尊严?(2010-02-19)

  • 世界需要一个均衡发展的中国(2010-01-01)












  • 胡忠信 



    台湾资深
    时事评论员


    雄不为己
    而是淑世救人
    寻找新愿景



  • 台中治安牵动五都选情(2010-06-14)

  • 蔡英文的“中华民国流亡政府”论(2010-05-29)

  • 五都选举 各就各位(2010-05-26)

  • 民进党坐二望三(2010-05-14)

  • 民进党非转型不可(2010-05-07)

  • 台湾会出现女总统吗?(2010-04-26)

  • 双英终于要辩论了(2010-04-15)

  • 蔡英文的祖坟(2010-04-03)

  • 一份不可低估的民调(2010-03-26)

  • 蔡英文宣布参选党主席(2010-03-23)

  • 评王清峰辞职(2010-03-16)

  • 五都选举预估(2010-03-12)

  • 苏贞昌的机会与风险(2010-03-05)

  • 评周锡玮宣布退选(2010-02-24)

  • 中美台三角关系微妙变化(2010-02-08)

  • 民进党新共主蔡英文(2010-02-01)

  • “弃马保蓝”恐会发酵(2010-01-18)













  • 黄彬华 



    研究日本事务
    的新加坡报人

    安倍政权登场,
    他难道是初生之犊
    不怕虎?



  • 日本经济转型走“第三条路”(2010-06-28)

  • 莲舫:日本首位“华裔”大臣(2010-06-21)

  • 菅直人:现实主义的“庶民宰相”(2010-06-17)

  • 菅直人力挽狂澜 民主党摆脱颓势(2010-06-12)

  • 日本外星人首相“回家”的随想(2010-06-05)

  • 重新审视天安舰事件带来的影响(2010-06-01)

  • 金正日访华 韩国人愤怒?(2010-05-12)

  • 日本政坛:老人与小党要“奋起”(2010-05-03)

  • 毒饺案破中日心结犹存(2010-04-19)

  • 韩国传媒热炒金正日访华消息(2010-04-08)

  • 韩朝情报战:“金正云”变“金正银”(2010-03-27)

  • 日本在野自民党走向分裂(2010-03-22)

  • 丰田带动世界性“车瘟”现象(2010-03-06)

  • 丰田汽车为何“迷失方向”?(2010-02-26)

  • 丰田汽车戳破“日本制造”神话(2010-02-06)

  • “经营之圣”出马能救日航吗?(2010-02-01)

  • “小泽门”再次考验“小鸠体制”(2010-01-21)

  • 日本新财相新财经新方向(2010-01-13)













  • 邱震海 



    香港资深
    时事评论员


    不能影响社会
    至少应守住
    公正客观




  • 香港“一国两制”实践:需要更多战略思维(2010-06-26)

  • 从“香格里拉对话”看中国的战略处境(2010-06-11)

  • 从富士康事件谈中国的工会改革(2010-05-29)

  • 未来一年:两岸民意须有实质性沟通(2010-05-21)

  • 明年APEC:“胡马会”是否可行?(2010-05-17)

  • 两岸关系的深层逻辑不容忽视(2010-05-11)

  • 世博外交:站在人类共同屋顶上(2010-05-01)

  • 如何帮助朝鲜开启对外开放进程?(2010-04-28)

  • 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取向引人瞩目(2010-04-10)


  • 东西方心理秩序调适:呼唤思想家及其对话(2010-03-19)

  • 中国知识界:你们在哪里?(2010-03-08)

  • 中国在朝核与伊核问题上应有的思路(2010-02-20)













  • 邵宗海 



    澳门理工学院
    客座教授兼院长顾问

    人生竞争
    有如马拉松赛跑,
    需要速度、智慧、意志与体力。



  • 香港“曾余辩论”与台北“双英辩论”(2010-06-22)

  • 检视马英九大陆政策的期中考核(2010-05-22)

  • 应重新关注两岸在政治谈判时的彼此定位问题(2010-05-08)

  • “双英辩论”言辞交锋之外的认知(2010-04-27)

  • 以“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说辞”来取代“一中原则”(2010-04-17)

  • 新马“孙中山研究”对台湾的启示(2010-04-09)

  • 两会对两岸关系影响之分析(2010-03-17)

  • 让两岸政治谈判回到“1949年的中国”(2010-03-04)

  • 从王毅谈话解读中共对台政策趋势(2010-01-26)

  • 如何强化两岸政治互信(2010-01-11)













  • 石之瑜 



    台湾大学
    政治系教授


    国之间
    语言之外



  • ECFA第一笔政治红利来自台独!(2010-07-01)

  • 摆脱西藏与新疆问题的始作俑者(2010-05-24)

  • 达赖喇嘛的两个世界(2010-05-19)

  • 从假民调事件看台湾的信仰与自由(2010-05-04)

  • 中国的“大局”与“空城”(2010-04-21)

  • 建国百年,民国还没走出丛林(2010-04-13)

  • 台湾人的虚拟暴力性格(2010-03-27)

  • 两岸统一,水到渠未成(2010-03-15)

  • 谁反对北京后撤对台导弹?(2010-03-11)

  • 伪清流vs.真清党──国民党的二选一习题(2010-03-02)

  • 战略不再保证?(2010-01-25)

  • 和平”大战“和谐” ——两岸思想之争(2010-01-14)

  • 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2010-01-09)













  • 谭中 



    从印度退休的学者
    现旅居芝加哥

    四海为家
    中印大同
    老骥伏枥
    春蚕不停



  • 要为中印关系虹消雨霁作幅山水画 ——评印度女总统帕蒂尔访华(2010-06-05)

  • 中印建交60周年关系发展前景光明(2010-04-13)

  • 奥巴马“新政”面临严重挑战(2010-01-25)

  • 21世纪新旧十年交替应继往开来(2010-01-08)













  • 韦弦 



    北京国际问题学者

    于微尘观
    世界
    以微言扬大义



  • 俄罗斯恢复昔日大国风采(2010-05-13)

  • 中国崛起的烦恼(2010-04-28)

  • 海地震后重建的难题(2010-01-27)

  • 2010年热点问题展望(2010-01-02)













  • 于时语 



    作者在北美从事
    科研工作

    于时言言
    于时语语



  • 以色列在大中东面对第二个伊朗?(2010-06-04)

  • 朝鲜半岛危机—— 短期利益和长期后果(2010-05-27)

  • 从不可持续性看大中东局势(2010-05-24)

  • 从吉尔吉斯斯坦和泰国看‘民主外交’(2010-04-20)

  • 梵蒂冈的“水门事件”(2010-04-08)

  • 东北亚的三国演义(2010-03-30)

  • 奥巴马的“阶级烙印”(2010-03-22)

  • 北京的伊朗核难题(2010-03-13)

  • 希腊债务危机和“欧洲梦”的终结?(2010-03-02)

  • 朝鲜半岛的终局(2010-02-24)

  • 从乌克兰总统选举看台海问题(2010-02-12)

  • 从美国对台军售再谈离强合弱(2010-02-03)

  • “谷歌事件”的双输局面(2010-01-27)

  • 全球变暖与美国政局的“变差”(2010-01-13)













  •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东亚研究所所长



  • “两票制”与香港民主的制度创新(2010-06-29)

  • 朝鲜问题与中美关系(2010-06-22)

  • 中国建设内需社会需要做什么(2010-06-15)

  • 朝鲜问题要通过“大谈判”来解决(2010-06-08)

  • 美国的中国新定位及其对中国的挑战(2010-06-01)

  • 房地产改革当是中国社会建设大工程(2010-05-25)

  • 中国模式的改进(2010-05-18)

  •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2010-05-11)

  • 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2010-05-04)

  • 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的彻底转型(2010-04-27)

  • 中国“圈房运动”弱化执政党社会基础(2010-04-20)

  • 世界权力新格局中的中美关系(2010-04-13)

  • 中国要进行三个领域的土地改革(2010-04-06)

  • 中国要确立自身“接触美国”政策(2010-03-29)

  • 中国教改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问题(2010-03-16)

  • 中国要平衡国家发展权和社会民生权(2010-03-10)

  • 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2010-03-02)

  • 中美两国的相互“误解”(2010-02-23)

  • 中国不能模糊谷歌事件的焦点(2010-02-16)

  • 中美关系怎么了?(2010-02-09)

  • 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2010-02-02)

  • 中国的党内民主与政治安全(2010-01-26)

  • 市场进入、豁免、退出和中国的改革困境(2010-01-19)

  • 中国亚细安自由贸易区与双方关系的未来(2010-01-13)

  • 中国的开放及其敌人(2010-01-05)

  • 中国:呼唤行动纲领,更呼唤行动(2007-12-25)(中英)













  • 卓南生 



    日本龙谷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横跨四十年
    看日本的变与不变



  • 菅直人内阁的特征是什么?(2010-06-11)

  • 鸠山“新政”破产与日本政坛乱局(2010-06-04)

  • 虎头蛇尾的鸠山政权往何处去?(2010-05-15)

  • 小泽秘书被捕牵动政局(2010-01-22)

  • 中美日“正三角”论的实质是什么? ——日本民主党“新政”盘点之二(2010-01-02)















  • 综合 








  • [樊 纲]中国经济的秘#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2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