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斯科给北京上的一课
2010/05/18 06:20:16瀏覽327|回應0|推薦0
2010 年05月13日 16:20
PM

莫斯科给北京上的一课


 

从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时代的政治震荡疗法,并没有令俄罗斯
繁荣强大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普京和继任的梅德韦杰夫踏上了中国式的“先经济后政治,自由市场加准威权主义”的改革之路。因此,在许多中国人眼里,
北京已经成了莫斯科的老师。


但最近两件令全球瞩目的国际政治事务
——莫斯科红场阅兵和金正日访华,却让莫斯科和北京的外交技巧高下立现,前 者大获加分,后者黯然失色。


先来看金正日访华。


本来,这为中国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国际公关机会。与以往来访不同,这是一次金正
日所求甚多、中国全面掌握主动的访问。首先,走路一瘸一拐的金正日有病在身,深受接班人问题困扰,需要向北京方面“托孤”;其次,金正日此前主导的货币改

革失败,虽然让内阁资深部长成为替罪羔羊,但民意大跌,需要中国帮忙重抬声望;另外,朝鲜经济亟需中国大量“输血”;最后,朝鲜需要中国斡旋,才能在获得
最大利益的前提条件下重返六方会谈。


但是,中国没能利用这个主动权。在接待金正日的方式上,北京仍然依照平壤要求,将

切置于“黑箱操作”当中,直到访问结束,都不承认,不报道。而此时正值上海举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博览会,国际媒体蜂拥而至,借机采访朝鲜事宜,本可谓
近水楼台。中国的墨守陈规,让金正日“绑架”了中国在此事务上变得更为公开透明的机会。


反过来,被金正日打作公关牌的朝鲜版《红楼梦》歌 剧,却让中国所有政治局常委为其背书,尽管他自己则连陪同看戏的兴趣也没有。


当然,如果中国能够促使金正日改变立场,
回到六方会谈,配合中
国实现该地区的地缘稳定,在国内真心推动中国模式的经济改革,那么,中国在接待形式上吃一记小亏,也还划算。但以金正日的多变,这样的事情恐怕还会重演。


反 过来看莫斯科红场阅兵。


这场纪念卫国战争六十五周年的大阅兵,场
面雄伟,气势磅礴,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二十国领袖及其代表出席仪
式,阵容豪华。藉着二战是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共同胜利,俄罗斯把阅兵做成了一个世界盛事。相比较而言,中国去年的建国6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虽然也曾惊艳世
界,但更多地却是一场关起门来的阅兵。


具体而言,红场阅兵除了展现俄军新式武器
和强大军容之外,还创造了一个国际公关的经典案例。首先,莫
斯科召集了东西方领袖及军队,尤其是美国军队的共同参与,既堵住了俄罗斯威胁论的嘴巴,又显示了俄罗斯在军事方面的世界领袖地位。第二,莫斯科邀请了战时

敌对国德国的领袖出席阅兵,一展自信心态,表明俄罗斯是真正的胜利者,并已医治了战争创伤,与德国重新交好,“一笑泯恩仇”。第三,俄罗斯总统在强调胜利

因素的时候,突出了人民,淡化了斯大林的作用,从而使俄罗斯的胜利超越了以往对领袖尊崇的旧模式,让俄罗斯人民充满历史自豪感,为未来奋进奠定了集体心理
基础。


俄罗斯选择欧美军队参与阅兵,却不邀请中
国军队,也是一箭双雕:不仅向世界表明俄罗斯不会与中国军事结盟,同时也向中国显示,俄罗斯 可以与西方携手,中国则做不到。


中国本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大量军力,做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迄今为 止,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非但做不成全球性的盛
事,也无法让日本真正低头认罪,从而达到俄罗斯与德国间那样真正的和解。究其原因,并非苏联的卫国战争比中
国的抗战更惨烈,牺牲比中国更大,而是中国由于内部的分裂,国共的不和,在抗战史观上有着无法消弭的差异,无法让全球华人来共同纪念。


从上
述两件事务可以看到,中国在外交公关的思路和行为模式上,仍深受传统思路约束,欠缺全球化和现代化意识。对此,北京是否应该放下身段,跟莫斯科学一学?


丁果上一篇文章:


中国不做世界第一的智慧
2010-04-3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朝外交的“巧”和“妙”
2010-05-12
公开的秘密:金正日访华
2010-05-06
金正日访华背后 2010-05-05
本文涉及话题:
俄关系
阅兵 金正日 俄罗斯

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FT中文网观点

排序: 时间倒序 时间升序 热门程度 评论总数 [ 206 条 ]
2010-05-14
11:37:03
匿名 来自上海市

两段话比较一下:

梅德韦杰夫评卫国战争:“是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不是斯大林,甚至也不是担任重要职务的军事指挥官。当然,他们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是
人民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赢得了战争胜利,众多民众为此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新华社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评论:“这一人间奇迹是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果断决策,科学决策,举全国之力,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依靠广大建设
者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依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创造的。”

回复 支持(903) 反对(34)
2010-05-14
16:07:10
SXR650619
来自陕西省西安市

自上海市 [ 匿名 ] 的原贴:
用两段话比较一下:

梅德韦杰夫评卫国战争:“是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不是斯大林,甚至也不是担任重要职务的军事指挥官。当然,他们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是
人民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赢得了战争胜利,众多民众为此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新华社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评论:“这一人间奇迹是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果断决策,科学决策,举全国之力,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依靠广大建设
者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依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创造的。”


不管是苏联卫国战争,还是中国抗日战争,直至汶川在后重建,永远都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而不是其它。

任何逆历史事实之行为、言论,最终只能自己打自己嘴巴,遗笑千古。

回复 支持(355) 反对(11)
2010-05-13
17:46:17
dwxp2009
来自中国

于中国目前是个党天下,还不至于到家天下,所以金的“托孤”不一定会得到中方的真正支持。

俄罗斯这次5月9日的大阅兵是纪念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1945年8月9日苏联才向日本宣战。中国军队没有参加该仪式实属正常,不要以小人
之心,度君子之腹。

80年代大陆开始提“正面战场”------间接地承认国民党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主力,在目前关于抗日的宣传方面,只做到这里为止。如果全部还原历史的真
象,那中共的宣传部变成国民党的宣传部了。
在本文中的一些观点,感到有些牵强附会。

回复 支持(576) 反对(301)
2010-05-13
17:04:22
xta509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

不想多说了。没有公开宣扬,诚信地应朝鲜方面的要求低调处理就是一种外交失策,俄罗斯大肆宣扬就是成功,这是什么理论呀!

回复 支持(285) 反对(149)
2010-05-13
17:31:22
sdc-2010
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斯科只是想展示在经济和政治都不知如何定位时用以想凝聚民心展示肌肉的一种表面炫耀。实质意义不大。金正日访华证明在朝鲜问题上只有中国才能真正能撬动东
北亚和平的唯一杠杆。这是实实在在的有意义的大事。作者的眼睛太太小了。别做国际评论了,改买菜最宜。

回复 支持(388) 反对(280)
2010-05-17
22:03:17
匿名 来自中国

国有句古语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金二世访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有高规格的接待。中国是个例外。

回复 支持(0) 反对(1)
2010-05-17 20:53:01tusan2006
来自上海市闵行区

事打压批评中国,这就是西方媒体的一贯伎俩,其实关于谁创造历史,毛主席的一段话早就做了经典阐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是领袖的作用也
不可否认,不然的话,西方为啥把丘吉尔,罗斯福视为二战的功臣,西方为啥对斯大林如此敌视,因为是他领导前苏联打败了德国,建立了苏联。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5-17 19:43:14hakechao7060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难道你们不知中国是从慢到快的方法吗?;绝不当头啊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5-17 16:10:12Cuterater
来自北京市朝阳区

被金正日玩弄于股掌之间,还沾沾自喜的笑容满面。

前次上国宰相访朝,回来时那种张伯伦式的满足,可悲啊。
在中朝关系中,中国就像是孙子。


回复 支持(18) 反对(4)
2010-05-17 15:36:49hbgzy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
中 国目前的政府的确是没能力处理好朝鲜的问题。

回复 支持(15) 反对(1)
2010-05-17 15:36:32jiangshiwuyu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
本文博主见解有异议,俄邀请我军方了嚒,邀请了还是我方婉
言 拒绝了,你怎么知道?

回复 支持(3) 反对(0)
2010-05-17 15:32:09yankov
来自上海市
关 于智商上油然而生的优越感什么的就不提了


就事论事地说,俄国庆祝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参与阅兵的都是参战国,这里有中国人什么事情吗?这算不算打脸?

回复 支持(4) 反对(1)
2010-05-17 15:22:46mtz33333
来自北京市

来自北京市 [ yezaoxsh ] 的原贴:

某国一把手公开地到中国访问一下和秘密地来中国一下,孰轻孰
重?
作者居然连这个也弄不明白。
中国把它打扮成一次秘密地访问,却有意无意地没有做好保密工作,让媒体知道了。

这才是高超地外交手腕。
金融时报特邀的撰稿人太让人汗出如浆了。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 [ bbblucky ] 的原贴:

晕啊,还“有意无意地没有做好保密工作”,最开始也是韩国的媒体通过中朝边境的
异 状同铁路突然封闭发现的,你还以为是什么计谋呢


中国要想保密,韩国媒体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除了发现所谓铁路封闭而发些捕风捉影的推
测外,一点证据都抓不到。楼上难道不相信zf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太看得起韩国媒体的能力了?

回复 支持(4) 反对(1)
2010-05-17 15:10:03SKY9979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
这 是对失败与成功的什么理论啊~~??

这几十年来,再怎么的不好??
俄罗斯分裂了,中国越来越强大了~~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中国政府,但我爱我的国家,

我们国人怎么说都行,
最讨厌外族人对中国说三道四的~~

回复 支持(5) 反对(4)
2010-05-17 14:45:17taoshubin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

来自陕西省西安市 [ SXR650619 ] 的原贴:

来自上海市 [ 匿名 ] 的原贴:

用两段话比较一下:

梅德韦杰夫评卫国战争:“是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不是斯大林,甚至也不是担任重要职务的军事指挥官。当然,他们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是
人民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赢得了战争胜利,众多民众为此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新华社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评论:“这一人间奇迹是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果断决策,科学决策,举全国之力,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依靠广大建设
者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依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创造的。”


不管是苏联卫国战争,还是中国抗日战争,直至汶川在后重建,永远都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而不是其它。

任何逆历史事实之行为、言论,最终只能自己打自己嘴巴,遗笑千古。


别太傻里巴叽的,人民?究竟什么是人民?在任何不完全民主的国家里人民只不过是政治家的一道迷魂药而已。真正的民主政体从来不会在自
己是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回复 支持(5) 反对(2)
2010-05-17 13:59:52
来自安徽省安庆市
说句实
在话作者的文章充满个人意见,跟帖者的心胸也不够宽广。
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思维来看待这件事情:

作者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中国的国情尽可能对我们的过保持客观公正全面的批评,而我们的跟帖者是不是对作者有些不妥当的地方尽可能保持理解和学习的心态。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批评者和持不同意见者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进步,不管你们说我们的国家怎么不好,我都觉得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人民的问题,国

家是人民组成的,如果没有人民也就不会有国家,我们到处骂贪官,骂黑心的房地产商,骂社会的种种不公,但是我们中国人有没有想一下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
们一手造成的呢。

我们如果坚持不送礼不走后门,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滋生腐败

我们如果团结一致坚决跟房地产商斗到底,就不会有这么高的房价

我们如果以死捍卫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尊严与权力,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有种种的不公平么


我们只会把眼睛盯在别人的身上,忽而狂妄,忽而自卑,请你们问一下自己中国人有尊重过中国人么。中国人学会了怎么去捍卫和尊重过他人的言论思想与权利么?



我思来想去这么多年觉得所有的问题还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问题,如果我们不从我们自己身上找问题,那么我借用郎咸平先生的一句话:“上帝加在中国人身上的诅
咒永远都不会自己解除。

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我们要学会捍卫自己与他人的言论思想与公民权利,尊重个性化,


我也看到楼上有人说我们的政治体制有问题,那么我想问一下,我们再怎么样也是共和国体制,在怎么样也比君主立宪制要先进吧,那位什么我么共和国制就不民
主,而说君主立宪制反而成了民主代表了呢,请问各位这是制度的问题么?难道我们的宪法和英国的宪法不一样?


所有一致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不懂得捍卫自己与他人的自由权利与公民尊严,


举个例子我们看到张扬的90后就说他们是脑残,看到同样打扮并疯狂的成功的歌星就说他们是艺术家,在这一点上我们一直在说别人,盯着别人,我们有没有注意
到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呢。不成功就说是脑残,成功就说是艺术。典型的势利眼。

回复 支持(12) 反对(7)
2010-05-17 13:32:01hilyever
来自北京市
作 者眼界确实不高!

回复 支持(3) 反对(3)
2010-05-17 13:14:040100034930
来自浙江省宁波市
牵强附会

回复 支持(5) 反对(2)
2010-05-17 11:25:42
来自浙江省杭州市
来自广东
省广州市 [ xta509 ] 的原贴:

都不想多说了。没有公开宣扬,诚信地应朝鲜方面的要求低调处理就是一种外交失策,
俄罗斯大肆宣扬就是成功,这是什么理论呀!


来自河南省 [ wanjg ] 的原贴:

把中国与朝鲜放在了一个档次,什么是都不敢公开,显得太阴暗,见不得阳光,失人
心。不是失策吗?


国与国之间有些事是不能公开的。当年美国小布什与英国布莱尔在入侵伊拉克时的讨论,谁见过公开了?

回复 支持(8) 反对(1)
2010-05-17 09:53:30feiyvefanli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
自从腾飞哥出现后 教育部确认
中国教师队伍中患有精神病者超过100万 呵呵

回复 支持(8) 反对(1)
2010-05-17 09:30:52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
首先要
告知这位作家朋友,你是一个戴着英国眼镜看中国的朋友,你的评论逻辑怪诞。

1、金正日访华,如果进行大肆报道,各国记者将蜂拥进京,转变报道方向,又给了部分有色记者攻击中国外交政策的机会,进而对花以巨资的上海世博会极少或不
报道,再扣上一个世博会受各国冷遇的不良言论,制造类似奥运前的不良氛围。

2、俄罗斯是在作秀,向世界宣扬其军事优势,邀请对手欧美是为了震摄作用,对中国友好邻邦,根本没这个必要,不邀请中国是必然,谁会向好邻居“卖富”。


回复 支持(9) 反对(16)
2010-05-17 09:26:30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作者写 的有一定道理.
但是别忘了,朝鲜是中国跟西方斡旋时的一张牌. 在目前中国受到欧美到处欺压的时候,对朝鲜问题保持点神秘未必不好.

回复 支持(4) 反对(7)
2010-05-17 09:01:25
国演义
来自浙江省杭州市
来自陕西
省西安市 [ SXR650619 ] 的原贴:

来自上海市 [ 匿名 ] 的原贴:
用两段话比较一下:

梅德韦杰夫评卫国战争:“是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不是斯大林,甚至也不是担任重要职务的军事指挥官。当然,他们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是
人民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赢得了战争胜利,众多民众为此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新华社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评论:“这一人间奇迹是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果断决策,科学决策,举全国之力,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依靠广大建设
者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依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创造的。”


不管是苏联卫国战争,还是中国抗日战争,直至汶川在后重建,永远都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而不是其它。

任何逆历史事实之行为、言论,最终只能自己打自己嘴巴,遗笑千古。


说实话,人民要靠有指挥才能发挥作用,不然就是一堆散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过分强调大众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上的讨好,和过
分强调领袖一样,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回复 支持(20) 反对(4)
2010-05-17 08:36:14ifirefox
来自IANA
作 者真是很幼稚,拿日本
和德国相比,根据不是同一种文化下的国家。
拜托作者以后写文章多了解了解,不要凭空想象,

不过如果作者一直是这种思维,建议去“起点中文网”或“幻剑书盟”发文比较合适

回复 支持(2) 反对(3)
2010-05-17 00:21:40whchun516159213 来自天津市滨海
新区
要坚持十六个字,一定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一定不要被鸡 婆蛊惑。。。。

回复 支持(3) 反对(2)
[查看所有评论 ( 206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04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