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一):另一起豆腐渣工程引發的人禍/台灣高速公路不是豆腐渣工程
2010/05/02 10:16:02瀏覽276|回應0|推薦0

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一):另一起豆腐渣工程引發的人禍/台灣高速公路不是豆腐渣工程



新聞專題 -

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

2005/10/03, 週一

雲南昭通---中國雲南省昭通市7月時發生了一起水庫潰壩事件,奪走16條生命,當局把事件描述成“一場遺憾的天災”,之後媒體突然沒有了跟進報道。一般
估計宣傳部門已就事件消了音。近日亞洲時報在線特約記者親赴現場發現,這又是一起豆腐渣工程引發的人禍。

{mosimage}
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小草壩鄉水庫7月21潰壩,被當局描述成“一場遺憾的天災”。然而,那些仍未走出痛
失親人家園悲痛的災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個說法。在浙江打工的李軍聽說家鄉遭災,特地趕回家鄉,聽了鄉民的哭訴,他慟憤:“這絕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人
禍,我們必須給死去和在生的人一個說法!”

7月21日,對於彝良縣小草壩鄉鑽天、小岩和蜂子三個社的村民來說,是一個沒齒
難忘的悲痛日子。就在那天清晨6點20分左右,當地七仙湖水庫突然潰壩,傾瀉而下的湖水席捲了水庫下游的三個村莊,無情地奪走16條生命,造成23人受
傷,沖毀房屋15間,近千畝農田受淹。

這起潰壩事故被當局描述成“一場遺憾的天災”。事故發生的第二天(7月22日)昆

《生活新報》報道稱,“昭通市彝良境內連續降雨,雨量過大,造成水庫坍塌,致使水庫下農戶受災、傷亡。”之後有關該事故的報道就沒有多少了。對於這樣的說
法,那些仍未走出痛失親人家園悲痛的災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在浙江打工的李軍得知家鄉遭災,特地趕回家鄉。他從受害鄉

處瞭解到,這次事件絕非官方報道那樣是一場簡單的天災。當地災民反映,事故發生第三天就有領導組織人阻止災民和媒體接觸。由於貧窮,當地居民受教育程度普
遍比較低,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事故根本無力自救。當見到李軍領著記者來瞭解情況,災民仿佛揀到一根救命稻草,爭先恐後訴苦,並紛紛要帶記者看看七仙湖水
庫。

{mosimage}從鑽天社去七仙湖水庫基本沒有人工路,要在滿是大石的山坳裏步行近一個小時。從水庫現場可以看
到,水庫壩高將近20米,數百米寬的水庫壩壁已垮去近一半。壩壁的斷壁殘垣上,有一處數米長的裂痕很打眼。靠庫底的位置,一個直徑不到一米的洩洪孔處,稀
稀拉拉突兀著數十根大拇指粗細的鋼筋。除此之外,在這個號稱“8萬立方米”容量的七仙湖水庫垮塌的壩壁中,就再也難覓鋼筋的蹤影了,所見都是並不很大的石
塊和水泥的混合物。

有災民反映,在潰
壩前這個水庫一直存在安全隱患。一位災民大嬸表示,這個水庫沒有警戒水位標識,平常也
見不到人來維護和管理。去年6月,有村民就發現水庫壩壁出現裂痕,向水庫方面反映,要求維修。當時水庫的人一句:“水庫又不是建在你們鑽天社裏的,你們管
那麼多做什麼?!”村民被堵來回來,打那就再也不敢作聲了。

有關七仙湖水庫的品質問題,8月4日新華網報道稱,“地質破

碎、專案違規建設、連日暴雨等綜合因素導致了雙龍電站附屬蓄水塘壩發生垮塌。”新華網還援引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指,“03年動工修建、當年投入使用的七仙
湖水庫為雙龍電站業主鄭尚瑛擅自修建,專案無立項審批、無規劃設計、無開工許可、無竣工驗收。”
“雙龍電站附屬蓄水塘壩(七仙湖水庫)建於泥盆系地層中厚層狀的石英砂岩上,右岸有一破碎帶寬1-2米,岩石強風化,而塘壩拱壩右壩端就置於破碎帶上。而

且施工時清基開挖未將強風化岩體及破碎帶全部清除。壩體砌石沒有一定的塊體要求,特別是拱壩的壩體填心部分不適宜地使用了漿砌亂石。塘壩兩端壩肩嵌入基岩
深度不夠,不能滿足壩肩穩定要求。”

{mosimage}亞洲時報在線還瞭解到,七仙湖水庫已不止一次出命案,但安全隱

一直沒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李軍告訴記者,去年冬天有四個小孩子,在沒有任何護欄,也沒有任何安全警告標示的水庫冰面上滑冰,不慎淹死。事後,水庫方面以

區區一萬元賠款草草了事。李軍很痛心地說:“老百姓沒法律意識,要是稍微有點法律常識,就該知道一萬元怎能買走四個孩子的命啊。最可恨的是,他們還是沒吸
取教訓,對安全隱患仍然不理不睬,最後還是出事了。那四條孩子的命白送了。”

實際上雲南省一直以來就是洪災頻繁省份。今

6月中國國務院要求全國各地認真組織對主要堤壩、水庫、蓄滯洪區等工程進行排查安全隱患。雲南省政府也要求,汛安全檢查工作要做到三查:水庫管理部門自
查,主管部門核查和防汛抗旱指揮部檢查,要追究出現垮壩等災害的水庫責任人法律責任。

據村民表示,水庫法人代表鄭善英、七

仙湖水庫承建商大橋村村支書李天元等6個主要責任目前已經被捕,庭審不日將開審,到時鑽天社會選出代表聹訊。當地百姓間這樣流傳,七仙湖水庫的鄭老闆十分
有錢有勢,七仙湖水庫只是鄭老闆雙龍電站的一個調節壩塘,光那個雙龍電站就有16億註冊資產,雲南從省到市再到鄉都有幹部參股這個水電站。


者上網查證有關雙龍電站以及七仙湖水庫的背景資料,僅查到雙龍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水情自動測報及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專案的中標單位是,昆明七五零高新技術公
司,此外就一無所獲了。

讀書不多但在外打工十幾年的李軍,很想為痛失家園和親人的鄉親討回公道盡點綿力:“雖然我們知道

手有錢有勢,就算這場官司打輸了,我們還會上訴,我要去浙江給鄉親們請好律師。這原本是一場可以避免災難,就是不重視釀成一場徹頭徹尾的人禍,他們居然說
是天災,我們必須給死去和在生的人一個說法,還他們一個個公道!”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二):腐敗幹部大發“國難財”


新聞專題 -
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

2005/10/05, 週三

雲南昭通---中國雲南
省昭通市7月時發生了一起水庫潰壩事件,奪走16條生命,當局把事件描述成“一場遺憾的天災”,之後媒體突然沒
有了跟進報道,一般估計宣傳部門已就事件消了音。近日亞洲時報在線特約記者親赴現場發現,潰壩後有官員涉及腐敗問題。不少災民反映,救災補助款被克扣,幹
部變相搜刮民脂;甚至出現有幹部藉口災民非本鄉人,見死不救。

{mosimage}按說7月21日雲南昭通水庫潰壩事件發生後,救災工作應
成為有關當局的當前要務。但不少災民反映,救災工作腐敗重重。他們
認為,救災物資被貪污。然而,這樣的救災工作還被雲南媒體稱“及時有效”,怎能不叫百姓寒心。

7月21日清
晨6點20分左
右,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小草壩鄉七仙湖水庫突然潰壩,傾瀉而下的湖水席捲了水庫下游的鑽天、小岩和蜂子三個村莊,無情地奪走16條生命,造成23人受傷,
沖毀房屋15間,近千畝農田受淹。

昭通市本來就是一個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的滇東城市,而這次受災的小草壩鄉又是彝良縣一個

當貧困的鄉鎮。聽說家鄉遭災,在浙江打工才趕回家的李軍向記者介紹,十年前他離開家鄉去外省打工的時候,他們村沒有幾間平房,基本都是茅草屋頂的土胚房,
是最近幾年政府的扶貧安居工程,一些鄉親才住上了磚房。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把原本就靠土豆和玉米過活的鄉親僅有的一點油水都刮得個精光了。


少災民向記者反映,雖然給遇難家庭每人四千元安葬費的發放已經落實,但是實際上救災工作還有很多差強人意之處。

李世貴和

成秀夫婦一家,由於住在七仙湖水庫下游鑽天社靠村口的位置,在這次事家故中,受災相當嚴重。他們的老房子和豬圈全部被洪水沖走,只有後來蓋的磚房也被洪水

沖得只剩下一半,現在已經無法住人,暫時借住在鑽天小學的教師宿舍裏。這次事故中李世貴和羅成秀夫婦一家有三個孩子和一個老人撒手人寰,家裏的田地也被沖
得不像樣子。

同時痛失四位親人的他們對未來的生活一籌莫展。羅成秀指著自己屁股底的塑膠凳子對記者說:“村裏說了,三十

以下的都不賠,像這樣的凳子、鍋子、碗、瓢、筷子和淹死的雞都不賠;住人的房子外面的東西也不賠。我家的豬圈,準備建棚子的沙子和水泥,還有燒的煤全給水
沖走了,這些東西加起來好幾千塊呢,他們都說不賠。一家八口,一下走了四個,現在生活都成問題,日子過一天算一天……”



於未來的生活,災民易仁秀更加不敢想,眼下還能借住在鑽天小學的教師宿舍裏,對她來說已是天大的恩賜了,不是親們幫著她極力爭取才有這個臨時落腳之處,否
則她早被村幹部攆走幾次了。

{mosimage}李軍為易仁秀打抱不平,憤憤地說:“這次(事故)她(易仁秀)一家三口

死兩個,她老公和孩子都沒了。村幹部竟然藉口她是外鄉人,安居房沒她家份,就連她住在鑽天小學都給攆了幾次了。人家雖說是外鄉人,但是在我們社上租房子都
住了十幾年了,好歹是因為水庫垮壩,人家才遭災。她一個女人家,孤苦伶仃,怎麼能說不管就不管?!幹部這麼做實在叫人揪心啊!”



著大夥你一言,我一語,易仁秀始終表情淡淡的,沒吭聲,只是在記者臨走時捧出對於當時生活很困難的災民來說,已經相當豐盛的三菜一湯,硬要記者吃了中飯才
走。

災民還透露,救災工作不但存在近人情的地方,其中腐敗問題也很多。一位元災民大嬸表示,事故發生以後鄰鄉百姓捐贈了

百斤掛麵,外界捐贈的幾百雙皮鞋,領到村委會後竟然都不翼而飛。鄉黨校捐贈的幾十張鋼床到了救災指揮部就都有進無出。真正需要救濟的人統統沒份兒,不需要
救濟的人就能吃就吃,能占就占。

此外,災民甚至認為,一些救災重建款的發放規定定得有些不合理,沒解決多少實際問題不
說,
還使已經不堪重負的災民雪上加霜。據災民們反映,現在安居房每套三萬六的標準,鄉民政出一萬七,災民自己出一萬九。然而,村民瞭解到,實際上省民政撥給每

套安居房補助款是兩萬,也就是每套安居房有三千沒有用在安居工程上。另外,一位王姓災民表示:“政府本來要給我們補助款來賠償我們經濟損失,但是他們說不
發補助了,而是從那一萬九裏面扣,這樣七扣八扣就扣沒有,有的甚至還要倒貼!羊毛出在羊身上,本該給我們的補助款就這樣給黑掉了。”


當諷刺的是,如是這般救災工作,7月22日昆明《生活新報》卻一片溢美之辭。該報導這邊廂把事故責任全推給了老天爺,“昭通市彝良境內連續降雨,雨量過

大,造成水庫坍塌,致使水庫下農戶受災、傷亡”;那邊廂對當地政府救災工作的及時和雲南省民政廳的高度重視重墨報導,“災後當地政府立即上報,省民政廳聞
訊高度重視……緊急調撥救災帳篷50頂、棉被100床、衣服195套發被及時送到災民手中。”

眼下李世貴、羅成秀夫婦一

和易仁秀仍擠在鑽天小學那間加起十來平方的教師宿舍裏。易仁秀聽說,10月31日安居房就要交樓了。眼看著別人即將搬進新房,自己現在孑然一身,甚至不知
道明天會不會被人攆出鑽天小學,也不知道明天可以在何處安身。對未來的生活她不想想,也不敢想……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三):災民盼地方經濟浴火重生


新聞專題 -
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

2005/10/06, 週四

雲南昭通---小草壩
鄉,一個百姓靠苞米和土豆過活,如今仍有人住茅草土肧房的大山坳,也是“7·21”雲南昭通水庫潰壩事故的發生
地。老實的老百姓有一個簡單的願望:這次事故已經發生,人死不能復生,如果事故能引起外界關注,而帶動小草壩旅遊資源的開發,讓在生的人儘早脫貧,走了的
人也算死得其所。

{mosimage}7月21日,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小草壩鄉七仙湖水庫突然潰壩,鋪天蓋地傾瀉而下的湖水席捲了水庫下游鑽
天、小岩和蜂子三個 社。這場災難奪走16條生命,衝垮了大面積的房屋、農田,也沖醒了一些有想法的人


浙江打工得知家鄉遭災,剛剛趕回家的
李軍就是其中一個。李軍回憶說:“就整個雲南省來說,昆明一帶的滇中經濟要好得多,滇西北和滇東北都落後。昭通市在滇東北,01年才設市,經濟底子更是
薄,而我們鄉又是個貧困鄉。十年前我離開家鄉去外省打工的時候,不單我們社,就連整個鄉裏也沒有幾間平房,都是草房。還是最近幾年安居工程,鄉親們才住上
了磚房。”

李軍介紹:“我們這裏百姓典型的靠天吃飯,主要種苞米和土豆,稻米收成不好,少。老百姓也會種天麻,但天麻不能
種在壩子裏,要到山上種,麻煩,可是能是他們沒文化,不懂種吧。再就是靠每年中秋節前後上山挖筍,今年價錢是最好的了,3塊多一公斤。但就這麼好的市,很
多遭災的老鄉都提不起精神上山挖,人都木了。除了這些,如果不外出打工,老百姓再就沒有任何生活來源了。”

靠山吃山,靠

吃水,鄉裏一些“有想法的”人認為,小草壩應該開發旅遊資源致富脫貧。畢竟出外打工十幾年,李軍想得比較遠:“這次事故都已經發生了,人也死了。我們只希

望能引起媒體的關注,讓更多人知道有個這麼美的小草壩,希望能有老闆能來投資,這樣也算給在生的人一個交代。其實我也想過要把小草壩照片放在網上,或做個
個人主頁什麼的,但財力能力都有限。如果有一天有老闆投資小草壩,做得跟麗江玉龍雪山那樣,老鄉們的生活肯定能上一個臺階,走了的人也算能死得其所。”

{mosimage}
其實希望開發小草壩旅遊資源的想法的人不止李軍一個。一個鑽天社教師曾自己花錢請來地方報紙的記者遊歷在小草壩山水間,還拍不少很美的風景照為小草壩宣
傳,但事後報導雖然出來了,好象沒有什麼效果,小草壩的好山好水仍沉浸在一片無人問津的大山坳裏。

小草壩的山水好,此話一
點不假。單從鑽天社到七仙湖水庫那段山坳的風景已經美不勝收。一路都是喀斯特地貌的嶙峋巨石,清澈見底的山澗追著層層疊疊的岩石直奔到鑽天社村口。雨後的

山坳,水霧嫋嫋,成片幾十見方巨石橫亙在山坳中。巨大的石磐光滑平整,表面被山澗沖刷出一個個小坑洞,遠看宛如仙女沐浴後遺失的巨大浴綿。李軍說,到了每
年三四月份,山裏漫山遍野的杜鵑海,姹紫嫣紅,宛如人間仙境。

然而,小草壩要發展旅遊業,通暢的交通是首要前提,而這恰

是其死穴。記者一到彝良縣就領教了彝良交通的不便。彝良火車站近年才開通,很原始:沒有月臺,乘客要跨過兩個鐵軌,爬上一個土坡才能到有交通車的地方。出

了彝良縣城,越往鄉裏去,路況就越差。遇到雨天道路更是泥濘難行,短短二三十公里路要走上好幾鐘頭,不時有車陷入泥沼不得動彈而堵車。記者從小草壩回彝良
縣城短短三十多公里路,從下午三點多一直走到晚上十點,其間堵車三次,最長一次堵了三個鐘頭。

{mosimage}事實

上,昭通市也在開發小草壩的旅遊資源上有所動作。打開昭通招商網,小草壩森林瀑布風景區專案投資招標的資訊躍入眼簾。7月1日彝良縣招商局發佈資訊:小草

壩森林瀑布風景區占地面積163平方公里,景區森林覆蓋率達78.6%,有瀑布疊水130餘處,大型溶洞5個;專案總投資預計6000萬元人民幣,預計建
設期2年,5年回本;彝良縣城到小草壩景區的公路已動工建設,將于明年通車。

小草壩人的生活,會否隨著明年彝良縣城到小
草 壩景區的公路開通從此駛向脫貧道,李軍期待著,災民們也期待著……(系列完)

相關新聞:




關新聞:


(注: 本文村民均用化名)

明日預告:腐敗幹部大發“國難財”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399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