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B肝致癌機轉找到了!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母親「結」提早來?一家8口7罹癌 他挺身當安寧志工
2015/05/08 19:02:11瀏覽68|回應0|推薦3

B肝致癌機轉找到了! 肝癌有望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肝癌有望預防!國家衛生院研究發現,B肝帶原者出現Pre-S基因變異,罹患肝癌的機率增加58%,透過抽血即能篩檢,目前已將技術移轉給國內生技業者,最快7月就能進行篩檢,3年內可望開發新藥,有效預防肝癌。

據統計,國內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約275萬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肝病堪稱國病,B肝帶原者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成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黃溫雅,歷時15年研究,追蹤臨床B肝患者發現,若B肝帶原者病毒表面抗原的Pre-S區域出現基因變異,會導致肝硬化的風險增加3倍,且5年內罹患肝癌的機率增加58%;若沒有基因變異,罹患肝癌風險僅5%。

蘇益仁指出,過去研究顯示,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約比一般人高出150倍,而最新研究更發現,帶原者發生Pre-S區域基因變異,風險更會高達出250倍。

國衛院將此發現技轉給國內生技業者,已開發出Pre-S區域突變檢測,只要抽血就能檢測B肝罹患肝癌的高風險族群,預計今年第3季將於各醫療院所提供服務,另外,透過Pre-S突變株,也將開發出新一代肝癌用藥,最快3年內可問世。

有一種食物,吃了幾乎是100%保證得肝癌!

一定不要吃任何 「發霉」 的食物!

而且它非常的常見!

 

 

趕緊來看看,到底是什麼?

 

(贊助商連結...)

 

 

 

一定不要吃任何 「發霉」 的食物!

一般情況下,

肝癌的發生跟日常飲食脫不了關係,

長期食用保存時間過長或者發霉變質的食物容易誘發肝癌,

因此一定不要吃發生霉變的食物!

 

如果聞到大米有了霉味兒,

或者發現牛奶變酸了,又或者覺得食用油被黴菌污染了,

那麼,趕緊把它們扔掉吧!

 

(圖片來源)

 

 

因為 很多食物發霉之後,

微生物代謝會產生一種毒性非常大的強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

它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物質,

進入人體以後主要對人的肝臟組織進行破壞。

 

作為人體的排毒器官,

肝臟負責將人體的有毒物質分解轉化,

當毒素多到肝臟無法分解的時候,就會留在肝臟中,

肝臟中堆積太多的有毒物質勢必會傷害肝細胞,

時間久了,肝細胞就會死亡。

 

(圖片來源)

 

即使把發霉部分切掉,其他部分還是不能吃!

很多人以為發霉的蘋果只有爛掉的部分被黴菌感染了,

只要把這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還是好的,

也可以繼續吃,其實並非如此,

一旦食物開始霉變,

還沒有完全變質的那部分也已經進入到微生物新陳代謝的過程中,

已經產生了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和毒素。

 

如果我們吃下去,

很可能會出現急性中毒,發燒、腹痛、嘔吐、厭食等身體上的不適至少得折磨我們三五天,

嚴重的甚至會在幾個月後發生中毒性肝病表現,

黃疸、肝臟腫大、肝區疼痛、脾大、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

還可能出現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症狀。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食物的保鮮,

不要食用保存時間過長或者變質的食物,

 

雖然「勤儉」是一種美德,

但它帶給我們身體的卻是致命的傷害!

 

(圖片來源)

 

吃到一口有霉味就要吐掉,不要嫌麻煩就吞下去


對於已經發霉的食物,我們也要區別對待,

明顯發霉的食物絕對不要食用,尤其是花生、玉米、瓜子、核桃等。

 

即使是偶爾吃到一個有霉變味道的堅果,

也要馬上吐掉並認真漱口,

因為黃麴黴毒素在人體內是可以蓄積的,

千萬不要嫌麻煩把它吞下去!

 

購買食品盡量選擇小包裝,避免長時間存放發霉

購買花生、堅果、糧食等的時候,盡量選擇小包裝的

除非家裡有很多人。盡量不要放太久,

吃的時候要先聞一聞味道,一旦發現味道不對就馬上扔掉。

 

對於輕度發霉的食物,可以採取一些去毒措施,

放久了的植物油可能會產生少量的黃麴毒素,

因此,

不要看著超市特價就買個三五桶囤著,

放久了的油不要生吃,

可以等油熱後加點兒鹽,因為鹽中的碘化物可以去除黃麴黴毒素的部分毒性。

 

 

食品要保存好,米粒食用前要清洗乾淨

平時存放食用油和其他食品時必須保持低溫、通風、乾燥、避免陽光直射,

不要用塑膠袋食品。

如果發現家中的大米有了輕微的霉味兒,

那麼在蒸煮前一定要充分揉搓,淘洗乾淨,

因為黃麴黴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

搓洗可以去除糧食表面的大量毒素,

用高壓鍋煮飯也比較適合去除大米的毒素。

 

多食用青菜,能中和黃麴黴毒素

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

青菜中的葉綠素等物質,

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的毒性,

並減少人體對黃麴黴毒素的吸收,

研究人員指出,

菠菜、西蘭花、捲心菜等青菜中富含葉綠素和葉綠酸。

 

家庭飲食要注意!

父母與子女在飲食結構上具有高度相似性,

所以如果父母得了癌症,那小孩的機率也會相對提高!!

 

(圖片來源)

 

 

惡名昭彰的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是惡名昭彰的真菌毒素,

常讓人和發霉的食品聯想在一起。

它們受到重視起因於1960年

在英國發生了因餵食被真菌污染的花生粕而導致大批火雞突然死亡的事件。

 

目前已知的黃麴毒素種類有B1、B2、G1及G2四種,

它們是一類具有很強毒性和致癌性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這四種毒素以黃麴毒素 B1的毒性最強,常使動物及人類肝臟發生病變,實在不可不慎。

 

產生黃麴毒素的真菌不僅在花生中可找到,

還可在玉米、小麥、燕麥、棉籽、樹豆等作物中發現。

市售農產品由於受到自然環境、衛生條件及儲藏時間之影響,

往往為黃麴菌寄生並導致黃麴毒素的產生。

 

由於黃麴毒素具有極高的熱安定性,

不易被一般加工方法所破壞或去除;

且其毒性經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在極低的劑量下,即足以導致癌症的產生,

故防治此類真菌對於農產品的汙染,已成為農業界之重要課題。

 

日常生活中要預防黃麴毒素的危害,

建議在購買這一類的產品時,儘可能選購新鮮的、包裝完整的,

並從外觀色澤觀察是否長黴;儲藏時要保持在乾燥陰涼通風處,

一過保存期限就要丟棄。

花生製品如花生醬、花生粉少吃。

 

家禽類食入黃麴毒素的機會很高,

所以應該少吃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臟)。

食物發霉應立即丟棄,不要食用,以避免遭受黃麴毒素的傷害。

 

(文章來源)

 

(圖片來源)

 

發霉的食物不要覺得可惜,該丟的就是要丟,

否則下次丟的就是你的性命...!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一家8口7罹癌 他挺身當安寧志工

在 許多癌症病友當中,有不少人不只是自己罹癌,而是一家大小都罹患癌症。現年71歲的胡先生,一家八口裡,除了姊姊以外,其他七人都罹癌。昨天參加台灣全癌 症病友連線的胡先生說,自己罹患皮膚癌及肺腺癌,在罹癌的這段時間裡,他認為想要平安活下去,有3成必須仰賴醫療協助,但有7成是靠自己的努力。

胡先生表示,他們一家如同被人「下蠱」般而不幸成為癌症家族,除了大姊健康無虞外,包括父母親先後罹患肝癌、胰臟癌,大哥、弟弟和大妹也都罹患肺癌,連自己的小妹都有甲狀腺癌、乳癌和大腸癌。迄今,除小妹與自己,其他人都因癌症病逝。

至於自己罹癌的經過,胡先生表示,7年前他被檢查罹患皮膚癌時,當下心情十分震驚,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但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是局部基底癌細胞,只要 手術切除後,在接受一年的追蹤便無大礙。但在5年前,經過一次例行的健康檢查中,發現肺葉部分出現惡性腫瘤,經醫師切片檢查後發現,已是肺腺癌第四期。

胡先生提到,當發現自己「又」得到癌症時,當下異常冷靜,並仔細思考,自己還能為其他癌友做什麼。他不只成為安寧病房志工,協助癌友走完人生道路,也積極爭取癌友權益,因此加入全癌連,希望政府能實現更完善的治療環境。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母親「結」提早來?
日期:2015.05.08
◎ uho新聞部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母親「結」提早來?/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月母親節前夕,婦女癌症議題備受重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101年癌症新發生人數為9萬6,694人,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2歲,但發生人數卻較100年增加4,012人,且癌症時鐘持續快轉,101年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14秒。

台灣婦癌醫學會屠乃方醫師指出,以101年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中,常見的婦女癌症別,包含乳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與卵巢癌皆有上榜,其中乳癌與子宮體癌發生率相較101年仍有上升趨勢。子宮頸癌由於長期推廣6分鐘護一生之抹片檢查,提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癒,降低發展為侵襲癌的比例。而卵巢癌早期發現不易,發現時多已是第3、4期,過去僅有化療可選擇,多數患者陷入治療瓶頸,直到最近衛福部核准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才有了新突破,但健保仍尚未給付。        

以乳癌為例,愈早發現治療成效愈好,反之,治療相對辛苦。台灣乳房醫學會黃俊升醫師表示,只要早期治療,並且藉由使用化療或標靶藥物等精銳的武器派上用場,一舉殲滅癌細胞,對於未復發轉移的病患來說,多數都可以安然度過化療的過程。即使需要手術治療,也只需局部切除,少數需要化學治療者,則需3~6個月療程即可,在醫療人員協助下,降低整體治療副作用,使病患未來有機會重返職場,但遺憾的是,衛生主管單位常忽略癌友可以得到更好的無病存活率,及重返職場後將對社會帶來的貢獻。

面對罹癌人口不斷增加,癌症希望基金會王正旭醫師則說,癌友對於醫療的需求,身為第一線腫瘤治療臨床醫師的感受非常深刻。然而,二代健保實施後,衛生主管單位對於新藥審查的速度冗長,遠超過病患對新藥的期待,以目前新藥審查「慢速」的情形,對於罹癌者的「公平性」是可再討論的。要想提升醫療品質,不僅要醫病共創雙贏,更要做到政府加入的「三贏」。      
           
最後,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高尚志表示,醫藥科技進步,各種抗癌新藥陸續問市,使得很多以往只能接受保守性治療的病患,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與病情控制。然而,面對新藥費用較高,政府無法全面給付的問題,除了衛生主管單位與醫藥界應思考與提出解決方案,像是適時提高保費或許也是必要的考量。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2292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