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09 22:06:17瀏覽50|回應0|推薦0 | ||||||
印度的世紀會來臨嗎? 2025年是分水嶺 2024/12/09
年度盤點展望
高橋徹:世界強烈意識到「印度的世紀」到來的腳步聲是在2023年。在新年伊始就開始産生這種意識。
「你們的聲音就是印度的聲音,你們的優先課題就是印度的優先課題」,2023年1月中旬,印度政府主辦了「全球南方國家之聲」峰會,儘管採用了線上形式,但仍有12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裏,通過10場分論壇展開了討論。在開幕會議上發表演說的莫迪總理呼籲「大聲傳遞全球南方國家的聲音」。
印度的大國自信是有數據支撐的。據聯合國估算,該國人口超過14億,已於2023年超過中國,這是印度自20世紀50年代有數據記錄以來首次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度印度的實際GDP(國內生産總值)成長率為8.2%,在主要國家中是最大成長率。雖説還要看匯率情況,但印度GDP肯定會在幾年內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和中國,躍居世界第三位。
在2024年大選中莫迪意外陷入苦戰
給這種一片大好的未來預測亮起黃燈是2024年在本應堅如磐石的印度國內顯現出來。
自2024年4月起,印度大選(下議院選舉,總共543個席位)分7個地區依次進行投票,並於6月4日同時計票,莫迪領導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 )的議席數量從上屆大選(2019年)的303席大幅減少至240席。這是自2014年莫迪被推舉為總理候選人以來,首次低於半數(272席)。雖然包括合作政黨在內的執政黨聯盟保住了293個席位,但以國民大會黨為核心的在野黨聯盟(232席)也緊緊追趕上來。
之所以任何人都覺得意外,是因為莫迪的超凡魅力很受歡迎,而且我行我素的印度人民黨的選舉策略準備得萬無一失。
這次選舉結果出乎意料地艱難,背後原因是選民對莫迪政權運營存在兩個方面的不滿。
其中之一是對其過分的強權姿態較為反感。印度獨立後的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很尊重宗教寬容和多黨制,這作為國家的DNA一直延續下來。但是,印度人民黨對自身席位數量上的優勢過於自信,給人一種對少數派的壓制有些過頭的感覺,世俗的選民對此多有詬病。
另一點是對其經濟政策有抵觸。印度經濟的確實現了快速增長,莫迪執政10年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了5.6%。但是,有很多人並沒有切實感受到這種高成長。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報告顯示,2023年印度青年群體(15至29歲)的失業率居高不下,達到10%,其中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高達29%。由俄烏戰爭引發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更是讓這種經濟困境雪上加霜。
正如選民人數超過9.7億的大選所體現的那樣,印度一直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主義國家」。莫迪本人也一直喜歡使用這種説法,但從此次的選舉結果來看,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民主主義通過被經濟增長拋下的低收入階層的不滿以及對強權政治的批評等形式發揮了作用。
對待俄羅斯的態度暴露出印度有不同考量
另一方面,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立場又是如何呢?
近年來,印度參與了由美國、澳洲和日本組成的四國合作框架「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半導體和重要礦物等供應鏈的構建、海洋聯合演習等經濟和防禦兩方面加深了合作。此外,印度還在向倡導獨立印太戰略的歐洲靠近。
在近年的中美對立中,中國強權傾向越來越強烈,美國將與中國的戰略性競爭定義為「民主主義vs 專制主義」。在這個背景下,同樣具有對華威脅和民主國家價值觀的印度就成為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應該合作的「同一陣營」的夥伴。
然而,印度的立場並不是那麼單純明瞭。 2022年2月開始的俄烏衝突讓美歐和日本深切感受到了這一點。
印度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對俄羅斯的譴責決議中多次棄權,並未支持美歐日發起的經濟制裁。更有甚者,印度在製裁導致俄羅斯原油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開始「瘋狂採購」之前幾乎沒有進口的俄羅斯原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俄羅斯的戰時財政。
美歐日先前再三動員印度跟他們步調一致,但均未能奏效。這背後不得不説存在兩個不同考量。
一是對於海洋與陸地,印度有不同考量。對中國包圍本國的海上通道戰略「珍珠鏈」戰略的牽制是印度與Quad和歐洲合作的意義所在。另一方面,在爭奪邊界領土喀什米爾地區主權的巴基斯坦、美國撤軍後塔利班政權復闢的阿富汗、發生軍事政變的緬甸等周邊陸地上,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加,而印度與美歐日的關係幾乎無助於抑制中國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為了抗衡中國,印度試圖利用另一個專制國家俄羅斯的力量。自俄烏衝突以來,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加深,印度希望從中作梗。
二是對於「同為民主國家」,印度有不同考量。莫迪及其印度人民黨(BJP)對宗教少數派和反對派的壓制類似於專制國家的行為。總部位於瑞典的V-Dem研究所在2020年的年度報告中評價印度為“媒體、公民社會和在野黨勢力可以自由活動的空間極其狹小,瀕臨脫離民主主義的邊緣”,並在次年2021年將其從“選舉民主主義”降級為“選舉權威主義”。
面臨戰略自主問題的國際公益
印度將其外交戰略稱為「戰略自主」。其立場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與所有國家進行是非分明的交往。雖然許多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宣稱「中立外交」,但印度的戰略自主外交並不是消極地不偏不倚,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彰顯出作為大國的思考。
印度的行為對全球南方國家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如果戰略自主外交陷入忽視國際公益的自我中心,長期來看將難以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共鳴與尊重。印度能否實現「印度世紀」,在這方面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高橋徹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