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人祖先(上中下)DNA揭開「繩文與彌生」謎團
2024/08/30 18:29:40瀏覽96|回應0|推薦0

日本人祖先(上)DNA揭開「繩文與彌生」謎團

2024/08/30

PRINT

 

      居住在日本列島的日本人來自何方?從繩文時代和彌生時代的遺址中發掘出來的古代人骨和現代人的DNA對比分析,正在逐步修正關於日本人祖先的定論。多種不同的人群由大陸遷徙到日本並形成現代日本人的複雜過程逐漸顯現出來。

 

      從現代人來看,與歐洲和非洲等地區的人相比,日本、韓國、中國等東亞地區的人看起來較為相似,但在東亞地區,日本人有一定的共同點。不過,本州·四國·九州與琉球群島、北海道的阿伊努人(Ainu)之間存在差異,並且存在著更細微的地區差異。

 

      圍繞著日本人的起源,「雙重結構模型」一直被視為定論。該模型認為,彌生時代從東北亞遷徙過來的人群和發源於東南亞的繩文人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日本列島上的人群。

 

      但近年來,經過研究發現,這一定論「過於簡單」。繩文人可能透過多條路線來到日本,並存在地區差異。而傳統觀點認為,生活在日本列島的繩文人是相對均一的群體。

 

      日本2018年~2023年實施的國家大型研究項目“Yaponesian Genome”等分析了繩文人的線粒體DNA,發現了明顯的地區差異,第(1)種是從西日本到琉球列島常見的類型,第(2 )種是從北海道到東日本常見的類型。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館長篠田謙一指出:「繩文人並不是均一的群體」。

 

      據稱,人類最早來到日本列島的時間是約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除了由朝鮮半島經由對馬來到日本的路線之外,可能還有台灣至沖繩路線,以及西伯利亞至北海道路線。這顯示多種血統的人群來到日本,形成了繩文人,並産生了地區差異。

 

 

      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彌生時代始於九州北部開始種植水稻的約2800~2900年前。先前的定論認為,從遺傳角度來説,將稻子種植技術帶到日本的外來人與繩文人完全不同,與現代韓國人和中國人更為接近,這種觀點正在被迫修正。因為發現外來人可能攜帶了繩文人的基因。

 

      在福岡縣中西部的安德臺遺址(彌生時代中期),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館長篠田謙一等人對出土的女性人骨的核DNA進行分析後,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結果。原以為是典型的外來彌生人,結果發現其帶有與現代人同等程度的繩文人DNA。

 

      韓國南部的釜山郊區也有重要發現。出土的約6000年前的古人類骨骼DNA含有與現代日本人同等程度的繩文人元素,更接近現代日本人,而不是現代韓國人。

 

      韓國的其他遺址也發現了「基本上是繩文人」的個體,以及不含繩文人元素的個體。發現了與日本古墳時代同時期的古人類骨骼DNA中含有繩文人元素的個體。這顯示朝鮮半島上過去可能居住著多種不同的人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
Home >專欄/觀點>專欄>日本人祖先(中)外來人如何在列島繁衍

日本人祖先(中)外來人如何在列島繁衍

2024/09/02

PRINT

 

      從彌生時代來到日本的外來人是如何在日本列島繁衍擴大的呢?古代人的基因組解碼結果表明,除本州外,在北海道和沖繩等地區,外來人也不斷與當地的繩文人融合。融合速度有差異,古墳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列島可能是一個多樣性豐富的地區,生活著擁有多種遺傳背景的人。

 

      在3萬~2.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智人(Homo sapiens)來到日本列島並定居下來,形成了繩文人。彌生時代以後,來自朝鮮半島等地區的外來人分佈至日本各地。

 

      關於居住在北海道的人群,以前的考古學認為,繩文人在幾乎沒有與外部群體融合的情況下,發展成了後來的阿伊努人(Ainu)。但是,基於基因組解碼技術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研究人員發現了繩文人與其他群體發生融合的跡象。

 

      琉球大學副教授佐藤丈寬等人對北海道禮文島出土的約900年前的人類骨骼的基因組進行了解碼,並找到證據,證明其是兩種居住在遠東俄羅斯的人群與繩文人的後裔。

 

 

      從其基因組的構成來看,6~7成繼承了居住在阿穆爾河(Amur River,流經俄羅斯和中國)流域的群體的遺傳信息,約兩成繼承了居住在北海道東北部堪察加(Kamchatka )半島的群體的遺傳訊息。而來自於繩文人的比例為1~2成。

 

      這3個群體是如何相遇的呢?佐藤丈寬認為,「以北海道為目的地,發生了兩次遷徙」。第一次遷徙發生在約2000年前,來自堪察加半島等地區的遷徙者與原本生活在北海道的繩文人融合在一起。第二次是在約1600年前,當地人與來自阿穆爾河流域的人群融合在一起。佐藤丈寬認為,5~13世紀在北海道北部和東部繁榮起來的「鄂霍次克文化」的建立者「鄂霍次克文化人」由此誕生。

 

      阿伊努人繼承了繩文人的約7成遺傳訊息。但不清楚是否受到了鄂霍次克文化人的影響。佐藤丈寬認為:「可能繼承了鄂霍次克文化人的遺傳訊息」,目前正在從基因組中尋找答案。

 

      在研究中分兩種情況推測了遺傳訊息,一種是繼承了鄂霍次克文化人的遺傳訊息,另一種是沒有繼承。據稱,繼承鄂霍次克文化人遺傳資訊的情況與實際阿伊努人等的遺傳資訊更為接近。

 

       關於沖繩的原住民,以往的説法正在被修正。日本人類學家埴原和郎提出的「雙重結構模型」認為,沖繩的繩文人幾乎沒有與外在群體融合的情況下發展到了現在。此外,以陶器等為依據的考古學研究不斷取得進展,經過研究發現,直到約900年前的平安時代後期,主要居民一直是稱為“貝塚時代人”的繩文人,但之後,他們與來自九州南部的移民進行了融合。

 

 

      近年來的基因組解碼研究為此提供了證據。琉球大學教授木村亮介等人分析了居住在沖繩本島和宮古群島的現代人的基因組,推測了與過去的移居者融合的過程。

 

      在因農耕和鐵器普及的11世紀後半葉以後的Gusuku時代,外來人與九州以北的繩文人的後裔可能移居而來,與沖繩當地的繩文人群體發生了融合。木村亮介教授認為:「可能是為了尋找土地及貿易機會移居到這裡的」。

 

      融合進程不同於本州的北海道和沖繩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在北海道,出現了擦文時代(製作了帶有獨特紋樣的陶器),在沖繩縣,出現了貝塚時代(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貝殼),並一直延續到平安時代中期以後。在北海道,稻子種植並不普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世紀後半葉,在沖繩本島,這種情況持續到11世紀後半葉,這些地區當時主要以狩獵和捕魚為生。

 

      本州的融合也存在地區差異。彌生時代以後,從日本列島的九州到關東,繩文人與彌生人的融合加劇。有觀點指出,在已建立中央政權的古墳時代的近畿地區,也居住著繩文人的直系後裔。岡山大學教授清家章等人對和歌山縣的磯間岩陰遺址出土的5世紀後半葉~6世紀後半葉的人類骨骼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發現了融合進程緩慢、繩文群體居住在該地區的證據。

 

      雖然融合進程緩慢的準確原因尚不清楚,但原因之一可能是農田短缺。對於種植稻子的彌生人來説,如果沒有足夠的適合種植稻子的土地,可能無法進行移居。

 

      從不同地區的差異來看,仍存在一些未解之謎。位於鹿兒島縣種子島的古墳時代的廣田遺址發現了基因組接近繩文人的人類骨骼。九州很早就有外來人,但其附近的融合進程緩慢,其中的原因尚不明確。

  

      基因組研究揭示了歷史中未曾發現的多樣性。或許未來會繼續揭露出無法透過陶器或史書發現的事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本人祖先(下)人類基因組差異多與容貌有關

日本人祖先(下)人類基因組差異多與容貌有關

2024/09/03

PRINT

 

      放眼世界,日本人等東亞人的容貌顯得很有特點。隨著更多人的遺傳信息被解碼,許多與容貌相關的基因特徵被發現。據稱,人類基因組(全部遺傳信息)的差異僅為0.1%,這些差異中含有很多與外貌相關的項目。人類似乎過多地受到外貌的左右。

 

      粗壯的頭髮、濃密的眉毛、雙眼皮。科學家根據從鳥取市的青谷上寺地遺址出土的人類骨骼,對「青谷彌生人」進行了面貌復原,並於7月25日宣佈將其命名為「青谷來渡」,其容貌並不是完全想像出來的。監督這項工作的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研究主管神澤秀明介紹説:「通過從骨骼中獲取核基因組信息,確認與所需形態特徵相關的‘基因多態性’,判定了表現型」。

 

      基因多態性是指變異導致基因序列信息發生細微改變的現象。隨著大量現代人和古代人的基因組分析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發現了很多與容貌相關的基因多態性。僅被指與面部形態特徵相關的基因多態性,世界各地就已經發現了1500多個。

 

      雖然大部分是在相關研究盛行的歐美地區實施的調查,但也有一些與日本人相關。也許大家聽説過,繩文人的面容深邃,而外來的彌生人則擁有扁平的臉型。這些容貌受到了基因多態性的影響。

 

      比如,在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東亞人中,「EDAR」基因的多態性十分常見。經過研究發現,該基因的多態性與粗壯的頭髮、中間的前齒「門齒」的背面呈鏟形、耳垂較小、鬍鬚稀疏等特徵存在關聯。

 

 

      在日本本州人、北海道阿伊努人和沖繩琉球人之間,EDAR的多態性頻率存在差異。這種多態性起源於東亞大陸,彌生時代經由外來人傳至日本列島。

 

      這樣的變異延續至子孫後代的情況十分罕見。即使被繼承,往往也會在歷經多代人之後中斷。但在極為罕見的情況下,帶有這種變異的人會增加並形成一定數量的群體。有時會發生純屬偶然的自然選擇,這種選擇是因為某些對生存有利的原因而發生的。

 

      例如,與皮膚顏色相關的基因多態性已被指出。皮膚顏色與一種叫做黑色素的色素有關。有黑色到褐色的類型和紅色到黃色的類型。與這些合成相關的多個基因的多態性改變黑色素的種類和數量,從而左右皮膚的顏色。

 

      自然選擇的假説認為,在紫外線強烈的低緯度地區,深色皮膚有助於防止紫外線造成的皮膚等損傷。而高緯度地區則被指出了與紫外線合成維生素D的關係。深色皮膚在維生素D的合成上處於不利地位。儘管很難科學證明這些假説,但人們普遍認為某種自然選擇無疑發揮了作用。

 

 

      人類「智人(Homo sapiens)」大約有2萬個基因。智人在20萬~30萬年前出現,歷史較短,變異的積累較少。與近親的黑猩猩和大猩猩相比,遺傳多樣性較小。人類基因組的99.9%是相同的,差異只有0.1%。

 

      這些差異包含了與受到自然選擇影響的外貌相關的許多多態性。日本琉球大學的木村亮介教授指出:「我們與外界接觸的部分是最不同的,我們把這看作外貌。然而,除了這一部分,其他大部分並沒有太大差異」。

   

      通過解讀基因組發現「人種」這一古老分類的概念是虛幻的。人類學者的共識是不能從生物學上區分人,人種只是隨意捏造的。過去在學校聽説的「蒙古人種」等詞彙不過是消失的假説。

 

      人類的共性在現代人和古代人之間也存在。在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釣鉤和飾品等。還有挖掘適合製作石器的玻璃質黑曜石,通過海上運輸在各地使用的資源開發的證據。一個重現舊石器時代人們造船,渡海來到日本列島的過程的實驗項目充分推測出,當時的人們在船隻製造上智慧,並進行了航海風險判斷。

 

      負責研究的東京大學海部陽介教授表示:「我不認為舊石器時代的人們的智力低於現代人。如果我們處在同樣的環境中,也會做出同樣的事情。了解得越多,越是充滿敬意」。即使在現代,技術差距也並不代表人性的差異。

 

      未來人類的遷移將會增加,基因的混合會加速。在關注與其他人群之間的差異之前,希望能牢記人類的共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田省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8097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