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25 22:27:19瀏覽1348|回應2|推薦13 | |
起這個念頭已經有一陣子了,不曉得是窮怕了,還是窮慣了,或者是因為「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勤儉美德導致的,總之應該跟台北市開始實施資源回收之後有關的。 自從台北開始實施資源回收之後,每次去「倒垃圾」(這個名詞看來是有點問題了,因為現在除了倒垃圾以外,還會進行資源回收)時,就會開始有人定點在蒐集這些資源,(本來只有一位,最近演變成兩位了,以後會不會越來越多,我覺得有可能)他們接到你給他們的資源時,還會向您說聲謝謝,即便瓶瓶罐罐與塑膠沒有做好分類,他們不但不會像垃圾車上人員對你疾言厲色,還會很高興地對您說:「沒關係」,其實我覺得垃圾車人員也有在注意自己的態度,但畢竟對垃圾車人員來,資源回收只是職業,不是事業,所以心態上是「工作越輕鬆越好」,但對這群人員(實在想不出什麼好名詞來形容,所以就先稱「這群人員」)來說,資源回收是她們的事業,不是職業,所以心態上自然就是「顧客越多越好」,兩相比較之下,你會比較樂意把資源交給誰就顯而易見了。 話說回來,我在交付資源的過程中,發現連樓下的歐巴桑看到我手上的資源還會半路攔截,客氣地說:「交給我就好,不用跑那麼遠」,而且搬來好幾年沒講超過十句話的我們,那天竟然還對談了一陣子,真是不知何以應對。就這樣,我開始注意到樓下歐巴桑常常用她的腳踏車載著這些資源出去,有一天還被我發現原來她把這些資源載到附近300公尺左右的回收廠販賣,這下子我心中的那份勤儉美德就自然而然地盤據了我的念頭:「為什麼我的資源不可以自己拿來賣」。 觀察了好一陣子(大概有一個月吧),也累計了不少資源(紙類比較多),今天(2006/6/27中華民國第一次罷免總統的投票日)終於鼓足了勇氣, 與我今年剛國小畢業的女兒,帶著約9公斤的紙類與10瓶的保特瓶出發前往資源回收場(雖然只有300公尺,但我們還是騎摩托車前往)販售我們這一個月來儲存的資源。 到了回收場問了一下價格,得知目前的資源行情是:紙類1公斤一塊七毛,保特瓶一公斤10元(不是一瓶5毛喔),待回收場主人秤重之後,把新台幣16元交給我的時候,心裡真是莫名的感動: 1. 目前我的銷貨毛利是 -14元, 因為為了捆報紙, 昨天花了30元買了一大捲的尼龍繩, 扣除今天的營收16元, 所以毛利還是負14元。 明天再把兒子女兒的舊課本等拿去賣,應該可以損益兩平吧 2. 保特瓶怎麼變得那麼便宜,以前不是一瓶五毛嗎?要收集幾支保特瓶才會有一公斤啊!剛好有另一個歐巴桑也在現場,她說她那一大袋才四公斤,我估算一大袋應該有200支左右吧,看來下次交保特瓶時得想法子灌水才行,嘿!嘿!嘿! 3. 資源回收的工作真辛苦,我估算平常在路上看到的那些資源回收者,一天的收入大概200元左右吧,錢真難賺! 4. 雖然錢難賺,但「有總比沒有的好」,而且積少成多,積沙成塔,還是要再持續下去,先試一個月看看收入有多少 5. 以後公司的報紙或癈紙看來等下班後得順便帶回去回收,才能增加重量喔,只是幾張的報紙才會有一塊七毛啊?還有這樣會增加多少的油耗啊?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