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8下【社會學】第一次作業
2021/01/07 17:12:09瀏覽4042|回應0|推薦2

空中大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科目:社會學 作業次別:第一次作業

面授老師:林玉琴 班別:ZZZ001 學生成績:83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一、  帕森思(Parsons) 是功能主義的社會學家,請說明他在社會體系方面有哪些概念?

 帕森思是功能主義論者。他深受涂爾幹著作(Elementary Forms and DOL)的影響,並曾在他的論文中引用,如體系分類與流程架構作為分析。

帕森思主要感興趣的是,社會科學家如何分析一個社會體系。帕森思也對區分體系型態結構(morphological structure)的形態分析(morphological analysis)與動力過程分析感到興趣。他以行動參考架構來說明社會體系。在進行這類型的系統分析時,他認為有兩種參考點,一者為社會體系的功能性條件的分類,另一者為神經機械學(cybernetics)的控管過程安排。

帕森思認為在實證的社或學理論應該關心叢結體系(complex system),這些叢結體系又包括許多次體系。而基本的參考體系就是社會。他將基本的社會體系功能分為維持模式的功能、達成目標的功能、調適的功能、整合的功能四種基本類型,這四種功能也在一系列的控管關係下維持一定的次序。

 1.維持模式的功能:

這主要牽涉價值體系,這個價值體系對於組織的目標進行定義與授權。維持模式的功能是指從維持制度化文化模式穩定的角度來定義體系結構。維持模式的功能有兩種,第一種功能是指規範性模式本身的特性,它的焦點主要在結構性的價值類型。第二種功能是看制度化的情況,也就是個人對於動機的承諾。個人的社會化是社會的價值被內化(internalized),也是個人人格的形成過程。體系有維持它本身穩定的傾向,也就是維持慣性(inertia)的法則。

2.達成目標的功能:

它是屬於操作機轉(operative mechanism),也就是實現目標過程的機轉。操作機轉主要核心工作就在政策的決策、政策分派與整合。達成目標的功能會造成體系維持慣性傾向與體系本身需要與外在情境間可以維持交換關係的差距。這裡的目標因此是從均衡的角度來加以定義的,而設定方向的改變也會將兩種體系間的差距降到最低。對於社會體系而言,以目標為取向的功能所關心的並不是對於社會價值的承諾,而是在推動體系運作的動機。

3.調適的功能:

調適機轉主要關心的是資源取得,它也是達成多元目標的另一種後果。當一個體系有許多套資源如土地、勞力、資本與組織,而每一套資源都非常稀少,在這種情況下,經常要犧牲一種目標,以便將該資源轉而達成另一種目標。這個體系漠視犧牲者的利益。在鉅視層次來說,目標達成是政治組織的焦點,而調適則是經濟組織的焦點。

4.整合的功能:

在控管的階層而言,整合是站在目標維持與目標達成功能的中間。整合性功能是指從有助於整個體系有效運作的觀點,將體系內瑣碎的單位或次系統互相調適的一種方式。這個體系是關心權利與義務的分派。對於任何的社會而言,整合性的功能是它最主要一個顯著的特質與措施。

 二、  變項依測量量數層次可分為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請加以說明之。

 一、名目尺度量數:

名目尺度是指將所要研究的對象的母體的某種變項進行分類。這些分類的名稱經常是現有的名詞,或是經過定義,依某種價值或標準將母體進行各種變項中的類屬特性,才可以區別彼此差異。每一種變項都至少具備名目尺度的等級。名目尺度的變項無法進行次序比較或是無法測量距離。名目尺度變項只不過是對變項內的類別命名為某種名稱如性別中的男女,宗教信仰中的佛教、道教、基督教與其它,精神分裂病人類型分混亂型、僵直型、妄想型、殘餘型與其它精神分裂等都是將性別、宗教信仰、精神分裂病人類型等變項進行分類而已。也就是,變項類別間如男與女,佛教、道教、基督教與其它信仰間,或是混亂型、僵直型、妄想型、殘餘型與其它精神分裂等都無法比較層次、次序,算出其數值或是產生意義的比值。這些名目尺度變項的類別也許可以在編碼時分別以12等數值鍵入電腦,進行資料分析,但是分析出來的結果並無任何意義。

二、等級尺度(ordinal scale)

變項依等級(rank)或順序先後分類,所以它具備名目尺度量數的特性,由於它依照某種順序或等級原則將所有的值加以分類,所以這個變項的某一類屬與另一類屬間是可以比較大小,也就是彼此可以「大於(>)」、「等於(=)」或「小於(<)」來比較順序或大小等關係。一個等級尺度的變項之類別雖可以比較順序或大小等關係,但是彼此間並無法測量其差距值。態度也經常是採用等級尺度加以測量。對某種議題的態度可以依「非常同意、同意、有點同意、有點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五分位法加以排序。雖然某些研究者認為智力商數(IQ)是一種等距尺度的變項,事實而言,它應該屬於等級尺度的變項。

三、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

比起等級尺度而言,等距尺度可以測量某一種變項更多值的一種量數。簡單說,等距尺度量樹是一種等值的差異就有相當的數量或幅度差異。態度是一種等級尺度的變項,態度的差異雖然存在,態度的差異卻很難評量其意義。

等距尺度具有非常清楚定義的量數(measure)單位,而這也是建構等距尺度的基礎。量數單位定義必須不同的研究調查者都可以同意其定義。這種量數單位必須具備不隨時間、地點變動而變動的特性,這樣不同研究者在調查某些現象時,才能產生以相同標準來測量某一種現象。就態度的測量而言,最困難的是如何定義測量的單位。因此,態度經常只被當作是等級尺度(ordinal scale)的變項,而無法提升為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的變項。一旦測量單位經過定義之後,我們就可能在等距尺度上進行加減。等距尺度上面兩個值間的差距就代表某種單位數目。

許多描述性統計與檢定都是需要等距尺度的變項才可以處理。一般而言,採用t-檢定或迴歸分析都假設變項是採用等距尺度測量的變項。不同領域社會科學的學者會採用不同類型測量尺度。

四、比率尺度:

比率尺度變項是將兩個數值之比值作為變相的一種尺度。這種類型尺度的變項可能至少需要等距尺度層次的變項才可以,這樣一來,兩個值間的差異值或比值才有意義。因此,比率尺度變項必須至少具備等距尺度的特性,同時採用兩種等距尺度變相的數值比做為變項。幾乎所有等距尺度的變項都是比率尺度變項。我們有時在進行研究時,常常有這種假設。但是仍有少數的情況並非如我們的假設。例如,最普遍的是溫測量。溫度有採用華氏溫度或攝氏溫度量表測量。就攝氏溫度而言,每增加一度代表增加相等的熱度,但是,兩種溫度的比值並沒有實際意義。

 三、  顧里(Cooley)有所謂「鏡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論」,米德有所謂「角色採借理論」,請說明他們的理論概念。

 顧里(Cooley):「鏡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論」

依照顧里(1902)的說法,人們是透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是由社會互動中逐漸被塑造,它的出現有三個階段。首先,我們察覺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其次,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行為的判斷;第三,基於對他人反應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簡單地說,人們認識自己,得到對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需要藉助他人的言談話語、行為舉止等等。我們根據想像別人對我們自己行為的感覺來理解自我。由於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可以說是對他人是如何想像我們自己的反應,因此顧里舊稱這種自我為「鏡中我」(looking-glass self)。

 米德:「角色採借理論」

米德將自我分為兩個部分:「主我(I)」與「客我(me)」。「主我」包括每個人自發的、獨一無二的、具備與生俱來的特徵。「客我」是自我的社會部分-對社會要求的內化和對那些藥球的個人意識。「主我」首先發展起來。由於個體逐漸領會社會對它們的期待,因此「客我」要經過很長時間才得以出現。

米德認為自我的發展包含主我與客我之間的一系列連續互動,在這裡互動過程中,主我不斷地對變化著的客我做出反應。從米德的觀點看,客我在社會化過程中經歷了三個極不相同的階段,有三種型式:模仿、嬉戲與群體遊戲。

一、模仿階段(imitation stage):

是屬於嬰兒出生後初的2年時間。在這個時期,反應多來自於個體生物性的表現,是以「主我」為中心,真正的「客我」尚未發展起來。

二、嬉戲階段(play stage):

是出現於幼兒階段,一般是從2歲開始持續幾年的時間,這時孩子開始運用「角色採借」(role taking)的方式產生社會互動,亦即發展出:他們把自己想像處於他人的位置,從而發展出由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這個階段兒童開始使用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角色,是在社會化過程中,由於個人的喜好、接觸的頻繁度,甚至是「選擇的親近性」,使得在學習過程中有特別重要影響性的他人,其對於個體有長遠深入的影響力。雖然,「客我」在這個階段開始得到發展,兒童還能經由玩耍生活中嚐試學習扮演和了解社會角色。

三、遊戲階段(game stage):

在3、4歲時,兒童開始走出家庭,與更多的人和群體發生聯繫,同時他們也把家庭看作是他們所隸屬於的群體。兒童開始關心在非家庭群體,包括做為整體的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們發展並建立一般人們對他們的要求和期望的觀念,即米德所說的「概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一個人於社會互動中,自他人的行為與態度建立自我,形塑自我意像,將社會態度內化,並經由概括化他人的過程,發展出複雜而完整的個人。因此,只有「概括化的他人」的過程被內在化之後,成熟的自我才會產生。「概括化他人」是指兒童對團體組織的初步角色反應;由於兒童的自我形成往往來自於其接觸最為頻繁、影響最為深遠的家庭與父母,因此父母的態度與家庭成員及親屬的態度和享領的次級文化,便成為兒童社會化的來源。當能夠這樣做時,米德認為他們已經將互動模式內化了,不僅「客我」形成,同時社會化的過程也已經完成了。

 四、  何謂社會互動,社會互動有哪些理論?請加以說明之。

 社會互動是社會現象中普遍存續的人際行為,社會學為社會互動進行系統性說明稱為社會互動論,有時指象徵互動論,包括:「符號互動論」、「戲劇理論」和「俗民方法論」等,加以分析陳述。

一、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號互動論的建立深受美國社會學家喬治‧米德(G. H. Mead)的影響。米德是最早對人類互動中的意義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他認為行動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單位,行動(action)是指某個人的特定情境下的全部反應。它不僅包括人們的實際行動,而且包括對環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物的注意,感覺和想法。因此在人際互動中,通常會仔細地評估所進行的回應,甚至在心中進行預演。人類與動物的不同,還在於人類擁有「自我」。米得用「自我」這個概念強調這樣一種事實:我們針對自己採取「行動」,就像是我們針對另外一個人一樣。我們讚美自己,也與自己辯論,在內心進行對話,就像我們與他人互動交流一樣。個人可以把自己當作對象來互動溝通,正如同在社會中與他人當作對象來互動一般。個人經由自我而思考,並以自我判斷別人。布魯默指出:「自我的擁有使得人們能夠應付周遭的需求,因此沒有自我就沒有社會互動。」按照米德的觀點,這種與自己「交談互動」的過程,是人類意識中最重要獨一無二的特徵。

符號互動論強調互動深受文化的影響,而互動的媒介往往具有象徵性。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經由社會化的過程學習由社會建構並由大家共享的象徵意義,同時,人類還與自我與他人進行這些有意義的交流。是以,人類互動是基於對有意義符號的一種詮釋和行動過程。

符號互動論強調的是符號和意義在人類互動中之重要性的一種社會學理論。米德的學生布魯默(Blumer)提出了互動論的三個原則:第一、根據我們對於事物賦予的意義,我們對其採取行動;第二、我們對於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互動的結果;第三、在任何情況下,為了賦予情境某種意義並決定怎樣行動,我們都要經歷一個內在的闡釋過程。在特定社會情境下,這一闡釋過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說的「角色採借(role taking)」,即假定承擔別人的角色並試圖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情感。因為自我是經由他人和社會的而決定,所以會有發展與變遷的現象。

是以自我的主要功能包括:

1.自我可以用來作為人們形象互動的對象。

2.自我可以用來分析互動時的情境以做為反應時的參考。

3.自我是可供人們使用的。

4.自我可以用來判斷自己,也可以用來判斷別人。

5.自我給予人們某種認同,使人們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自我概念在符號互動論理是一種社會的產品,是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它是了解個人行為和社會互動的最基本概念。一系列的互動行為,正是布魯默所強調是互動論分析的重要目標。

依循符號互動論的觀點,在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考慮與其他人在相同社會情境下的行動和思想的一致性。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必須闡釋他人行為的象徵意義。米德認為對於社會互動的理解是經由「角色採借」過程而獲得的。人們往往站在他們互動對象的角度來想像自己,經由密切注意互動對象使用語言或其他符號的方式,我們可以領悟到對方透過語言和行為所要傳遞的意思。

人們對於情境的詮釋可能是基於過往的經驗,已達成圓融的互動。但亦有許多社會情境需要某種創造性的定義和再定義過程。每個人必須不斷地理解互動對方的行動,並調整他對這些行動的反應。人們在互動過程中為了適應情境的需要,很可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而隱藏不利的一面,也可能調整互動的情境以配合互動雙方的期待。

再進行日常人際互動時,我們一般假定:不僅對語言及其他相關符號,甚至是情境,別人與我們都使用同樣的定義。亦即是多數共享定義。這種共識的產生使得人們可以將我們的社會當作一個穩定的地方,在這裡,或多或少可以在彼此想當然爾的情況下互動。這種共享相同定義的共識是人類互動得以進行的關鍵。由於社會的成員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和定義人際互動的情境,所以他們可以產生預期性行為。美國社會學家托馬斯(W. I. Tomas, 1928)

指出了「共享定義」(Shared definitions)的重要性:「如果人們將某種情境意義為真實的,哪麼這種情境就會造成真實的影響。」儘管這些定義在客觀上有時並不正確,但是,我們所共享的這些定義仍指導著人類活動。

 二、戲劇理論(dramaturgical perspective)

戈夫曼(E. Goffman)關於社會互動研究的理論觀點被稱為「戲劇理論」,這種觀點把人們看成是戲劇中的演員。戈夫曼(1982)詳細研究了人們在別人眼裡製造形象的過程。在人際互動中,個體的行動往往是「表演給對方看的」。這種表演的作為可能是虛偽的,也可能是真誠善意的。按照戈夫曼的觀點,人類互動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呈現」(presentation of self),其目的為了使他人按照我們的願望看到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當我們與一個並不太熟的人互動時,通常蒐集相關的資訊,以幫助我們做出某種情境定義。在戈夫曼所建構的理論中強調,社會成員就是一個個演員,演員的腳本已明諸於社會互動的規範和人類的歷史,至於舞台就是我們所屬的社會。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個人對於一個具體對象形成特殊的判斷。在人際互動中,彼此的覺知與印象形成息息相關。而在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情境中,人們通常小心策劃他們的表演,以便使其行動與他們所想製造的印象一致。印象管理是有目的,與個人互動中的言談、服裝、儀態、見解、思維有關。正如戈夫曼所指出的,它總是為了使行動者能夠更好地控制別人的行為。這樣的目的是透過印象管理的過程達到的,這種印象管理能夠影響對方達成行動的所期望的行為。戈夫曼把針對陌生人或偶然結識的朋友的行動叫做「前臺」行為。只有關係更為密切的人才被允許看到「後臺」正在發生的一切行為,也就是說,瞭解行動者的真實感情。

依照戲劇理論的觀點當行動者意識到他的表演已經失敗,沒有能夠在觀眾中製造所預期的印象時,就會出現尷尬情形。戈夫曼指出,表演者的尷尬通常也伴隨著觀眾的尷尬。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觀眾通常忽視表演中的過失,因此也就幫助表演者保全了顏面。戈夫曼用「有意忽視」(studier nonobservance)一詞描述這樣一個過程。戲劇理論強調社會互動的多樣性,彰顯秩序的存在。讓社會行動者的自主性有發揮的空間。如果社會互動是演戲,表演者是有創造戲劇內容的可能性,即使是照著劇本演出,仍是循序著契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三、俗民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

卡芬可(Harold Garfinkel,1967)建構了「俗民方法論」。認為在人際互動中必然有一套我們大家都不言自明的規則,並且可以運用這套規則指導我們在情境中的行動,這套規則就是俗民方法(ethnomethods)。加芬克爾認為傳統社會學過於強調客觀科學研究方法。因為這種理性的建構將人際互動視為太規則化和嚴謹性,比較與現實生活完全脫節。換句話說,這種方法是強調生活的、通俗的、直接的、邏輯的程序,他使人們即便是在彼此並不認識的情況下,也能有效地溝通和互動。

學者鄧尼(N. K. Denzin)指陳俗民方法論具有:第一,強調面對面的互動行為。

第二,重視語言在互動過程中的功能。第三,自行動者本人的立場已解釋日常生活作為。第四,主張以作為的主觀和客觀面相解釋人際互動。

俗民方法論者關注人們在社會情境下,為了產生良好或可預期的互動而使用的一些技巧。這類技巧或規則是幫助人們形成關於現實的共同意識,即人際之間有相同的理解。我們互動時所遵循的規則是互動過程的產物。人們理解在互動中如何有效的運用這些規則,已達成社會互動的目的。

俗民方法論認為仁濟的日常互動有許多是屬於指標的表達方式(indexical expression)。由於日常生活是欠精準的,因此必須以某種指標加以表達,才能了解行動的時間和空間因素。俗民方法論者指出,即便是偶然相遇,也遵循著某些共同的假定。卡芬可(1967)設計了一種實驗,在這些實驗中,實驗者故意表現出對人際互動中並不存在著共同的假設,因此使得彼此互動產生無法溝通或延伸的窘境。

俗民方法論指出人際日常行為,並非衣錠是如同科學研究所指陳的理性行為。因此所謂社會秩序並非是真正存在的一種實體,它不過是互動中人們之間的一種「直覺」和「習慣」而已。人們的互動行為不是理性的,而是實際的。同樣的在家族成員有和順默契的互動中,如果在交流中假裝對家中的共享假定並不熟悉,即不再想當然地採用任何作為家庭互動之基礎的背景假定。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ckwuwen&aid=15508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