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印尼語:Bali),作為行政區劃時被稱為峇里省,是印度尼西亞33個一級行政區之一,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該島距離印尼首都雅加達約1,000公里,與爪哇島之間僅有3.2公里寬海峽相隔,面積約5,630平方公里,人口約315萬,其省會設於島上南部的丹帕沙。
全島大部分為山地,地勢東高西低,有四座以上的錐形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峇里峰)海拔3142米,為島上最高點;也有仍在活動期的巴都爾活火山。時差與台灣相同,坐飛機的路程約5小時‧
氣候
該島地處熱帶,屬於熱帶乾濕季氣候,乾濕季相當分明,
雨季(10月至隔年3月)時吹西北季風。
雨季時可能一整天都無降雨,也可能有兩至三小時的颮,有時降雨過盛會造成道路30公分以上的積水。
乾季(4月至9月)時因為峇里島離澳洲較近澳洲與台灣天氣剛好是相反的,所以東北季風。白天溫度約在23~25之間,晚上溫度17~20之間乾季期間,東部和北部經常降水不足,也因為溫度與天氣因素,所以建議此期間是適合來此旅遊的時間點‧
(這樣的季風型態使得海上交通變得困難,是峇里島與外界聯絡不易的一個原因,因此才有獨立的歷史發展。)
峇里島一整年的氣溫大多沒有變化,最低平均氣溫約24度,最高平均氣溫約31度,平均濕度約為78%。天氣大多炎熱潮濕,體感溫度偏高。
生活、宗教與語言
雖然處於印尼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回教國家當中,峇里島的居民大部分信奉印度教。該地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因種類多樣而聞名。峇里人的古典舞蹈是印尼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他方面,島上的雕刻、編織藝術也十分有特色。峇里島的別稱也和它的文化一樣多樣:具有「神明之島」、「惡魔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的別稱。
宗教
印度教(93.18%) 伊斯蘭教(4.79%)天主教(1.38%)
主要信仰阿加瑪印度教,島上居民大多信仰阿加瑪印度教,它是十一世紀時由蘇門達臘與爪哇兩島上的印度教徒傳入的,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諸神之島」(Island of the Gods)可說是最常拿來形容巴里島的形容詞。
語言
峇里島有多種本土峇里語言,多數的峇里人都可說現代峇里語,其與印尼語是峇里島最常使用的語言。峇里島最為多數的印尼人幾乎都可說兩個或三個以上的語言,峇里島由於旅遊業繁盛,英語是當地常用的第三語言,也是峇里人主要的外國語。
主要觀光地與觀光產業
峇里島的觀光業從1969年伍拉·賴國際機場啟用後開始大規模的發展,沙努和庫塔成為觀光勝地;1980年代,高級度假村開始往努沙杜瓦開發;1990年代,開發的風潮開始向庫塔的南北向拓展,範圍從水明漾(Seminyak)、雷吉安(Legian)、金巴蘭(Jimbaran)到沿岸區,形成廣大的觀光地帶。水明漾的北部就是著名景點海神廟的所在。沙努和庫塔在爆炸案發生之後,當局對於治安採取積極的措施,移除了一些街邊的攤販。
峇里島南部的海岸海浪品質佳,許多世界各國的衝浪好手相繼造訪,成為了衝浪的勝地。最近許多靠衝浪產業為生的人增加,包括衝浪商店和衝浪教練等,甚至是靠衝浪商贊助的專業級衝浪手也增加了。
島外連結交通
峇里島與島外主要的交通介面為伍拉·賴國際機場(又稱峇里國際機場),位在峇里島南部,主要連結雅加達、東京、新加坡、雪梨等各地大城市。除了國際航線外,國內航線也通往印尼其它的島嶼。
海路交通則是以渡輪連接爪哇島、龍目島等其他印尼的島嶼。
島內交通
峇里島內沒有鐵路設施,所以大部分的交通方式為汽車,島內有沿岸的環島公路以及通往內陸的南北向公路。村落與村落間連接的道路相當多,因此汽車的通行相對方便。中產階級以下的人民主要的交通方式為摩托車和合乘計程車,此外一些地區也有使用馬車代步。
由於觀光客眾多,島內有許多接駁車。另外,南部主要的觀光地,如丹帕沙(Denpasar)、庫塔(Kuta)和沙努(Sanur),都有計程車的行駛,價格相當的低廉。
烏布(Ubud) 位於巴里島中心的UBUD,是全巴里島最有藝術氣息的地方,是巴里島聞名的藝術村。在烏布,眾多美術館,藝廊,還有許多畫家,藝術家或舞者都是住在這個藝術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