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交談的態度與真理觀的反思 (Marisa Tsang)
引言
天主教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內,特別強調「宗教交談」,今天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痛苦,在自我的反省中,總覺人因著仇恨、暴力,死傷那麼多人,為宗教領袖而言,假如我們今天不再一起合作與交談,那我們要怎麼才能影響領導世俗的世界,世界各地的其他宗教,也提供教理、生活規誡,以及敬神禮儀,作為方法,從各方面努力彌補人心之不平【註1】,在此就讓我們做些交談工作,並在對話交談中從而影響了今天的大同世界。這樣,我們才發現為了和平而交談的真諦【註2】。同時也提醒對人的尊重,尤其是宗教自由;這尊重和對話能促進民族間的和平和諒解【註3】。
宗教交談是一種複雜的心靈工程。為了瞭解別人的宗教心靈,也為了反省自己的信仰經驗,交談者必須認真探究宗教交談的基本態度及交談模式,也必須帶到此宗教共同體之內,尋求集思廣益的共識才行,以轉化成為全體的共識,否則又會成為另一個獨白式的交談理論。在宗教事務上,人人都有追求真理的義務與權利,追求真理,即自由探究,借助傳播與交談,把已獲得的真理彼此陳述,藉以在追求真理上互相輔助【註4】。
宗教交談就是人尋找真理的一種方法【註5】。「什麼是真理?」這是比拉多審問耶穌時所提出的質疑【註6】。其實,這或許也是世世代代人類面對宗教時,在心靈心處的疑問,它意味著人無時或息地抱持一種尋尋覓覓的態度。
本文旨在如何把「宗教交談」和「真理觀」作探究和反思,宗教交談若非邁向真理這個目的,便是一件徒勞無功的行動;而真理若沒有交談的話,便很容易產生主觀,無法與人分享。最後,我們會反思和探究不同的真理觀與宗教的交談模式之間的關係。
I) 宗教交談的理念
宗教最終的理念是從內心作出發點,且尊重每個人的良心,彼此互相尊重,從而彼此瞭解。我們有義務去了解世界各大宗教,比如佛教徒到底相信的是什麼?然而他們也有義務告訴對方,我們信的是什麼,讓彼此瞭解。這並不是要規劃對方,又比如現今的天主教領袖要和達賴喇嘛對談時,這不是要讓他變成天主教徒,而是可否找出一些可以共同合作的地方。如救災,有人遭受災難,不分宗教,種族、文化,災民就是我們首要合作的地方,同樣地,教育文化、社會工作與世界和平正義等,很多時也是各宗教可以一起合作的。宗教交談就是要彼此尊重、彼此瞭解與彼此合作。不是要把對方說服,讓他改變宗教,更不是來辯論,誰的信仰比較純正、高尚,而是出於善意,最重是彼此尊重了解和合作,使大同世界更能團結,互相信任。
還看今天世界有各種不同的衝突,有些是直接利用宗教之名而發生的,這實是很不幸的,正因為宗教每每是追求和平與快樂的。世界各處產生的各種緊張衝突,要解決這些不必要的緊張衝突,先的條件,就是要彼此寬容、尊重,互相合作。當我們懷有這樣的心對待時,才能真正地分享每個人的心與情。
II)宗教交談的互動精神態度
今天已經發展了許多多元宗教的傳統,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主張有造物主、一神論的宗教,如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二)是不主張有造物主的宗教,如古印度宗教、佛教。這就是我們認為世界宗教主要的差別。
今天除了是一神宗教外,世界各大宗教,在哲學思想理念上也是各有不同的。但是我們的目標可說一樣的,都是在尋求能促進人類的慈悲、寬恕,把人性中良善的一面展現出來。單從佛教的例子來說,在佛教的系統裡,就有很多不同宗派,而各宗派亦各自有不同的哲學思想與解釋,但有時嚴重到彼此也產生了傷害對方的衝突,是因為佛陀教導是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如果你生長在一個天主教的國家,你最好做個基督徒,因為當你在某一個地區內有主流的宗教時,就一定有適合這個地區歷史文化的需求。
為了回應上述問題時,還記得台灣八八水災後,藏傳佛教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到訪台灣時在與天主教會單國璽樞機的公開對話交談中,他們也認為氣候一天一天暖化,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將來這些暴風雨、颱風水災,還會發生。我們人類應未雨綢繆,好好準備,不要手忙腳亂,平時就該注意環保的問題。要如何改善的方法重建家圓,這是有必要好好地和居民溝通,因為要遷家,不是容易的事。天主教單國璽樞機和西藏達賴喇嘛也認同這觀點:無論是否有天災地禍,我們最親愛的人,也會面對死亡,生老病死,這是自然常態,我們需要慢慢的了解,因為〝人〞是非常渺小的。再者,在交談中也有人問單樞機:你們這些修道之人,面對親人過世會不會哀傷?單樞機的回應是:我們修道人不是木頭人,也會有七情六慾,這是上天所給我們的。 但是我們的七情六慾好好的控制,就是修行。
這是怎麼控制呢?『愛的力量』可以控制一切,愛的力量,便可以把死亡、災害變成力量。最終,雖然人死去後,我們是不能讓他活起來,但我們可以安慰、照顧他們的家屬,用愛心來幫助他們。在此,達賴喇嘛聽了單主教的回應後,對單主教的修行加深了認識,並說我對他非常尊敬。〝真誠的互動〞從此而來,把愛發展得更大,且更真心去欣賞尊敬對方。他也欣賞尊敬其他修行者'修士修女',他們真的實踐了耶穌在世的生活。他們不在乎外表所穿衣服,並認為這是最好的宗教實踐。藏傳佛教也亦然,不是衣服神聖,而是你做的行為是否神聖的,要虔誠實踐核心的宗教精神,而不是放在儀式上。這種真誠的互動態度有利於交談工程,互相提升,可達到『合而為一』的目標。
III)宗教交談的基礎 -- 真理觀
宗教交談者可採以下三種真理理論形式,從而發揮在交談上的問題。
1) 相稱真理
相稱真理的理論是指「事物與理智之間的相稱」,以抽象的概念把真理界定。 為亞里士多德而言,一個存有或非存有是真或偽,只當它是事實或非事實。多瑪斯於有關真理的Q1,Art.2 中問道:「原則上真理是建基於理性或事物?」他肯定「事物不能為真,若其不與理性相稱」的話。他認為:「真理是事物和理性的相稱,於是理性肯定它,當它是,或否定它,當它不是【註7】。真理該有兩個重要的因素:i ) 能驗證的事實 ii ) 事實能在語言中相稱的表達。
2) 連關真理
連關真理是指有意向性行動與「語言行動」理論的配合下,一方面可以驅使不同層面的真理彰顯出來,連合成一個開放與统一的真理整體,另一方面亦強調在真理實踐中,不同信仰主張的人合而為一。 自康德以來,當代的人對自己認識作用的有限性已經有所醒覺,一切知識都受到個人意向性所限制連貫的。 連關真理觀讓人可體會到一切知識都有主觀的成份,透過語言行動表達。
這種看法在宗教交談上與「包容主義」相似,都是一種從自我意識或自身意向性出發的見解。基督徒認為外教人只有「聖言種子」,是「匿名的基督徒」,自己卻有降生的聖言,是有名的基督徒。 佛教承認印度教的真理仍有世俗上的真實性,但自己才有終極狀態的認知,一些佛教徒把外教的聖賢當作是(匿名的) 菩薩也反映同樣的思想。 以上的做法都隱含一種包容主義,從自己的立場去解讀別人,把他們納入自己的信仰圈內。至於不同信仰的人在真理實踐中合而為一也很重要的。
3) 顯現真理
現代哲學家海德格認為真理有開顯與超驗的特性。真理有兩方面:真理本身是存有,在不同的時間現象中,以不同的方式顯現表達自己。真理的原始含意是開放性的「在此存有」,在世界中存有的發現;但在此存有原來同時是在真理和非真理。真理知識與其體驗的整體源頭在「此有」身上顯現與啟示出來。
以上三種真理觀彼此有內在關係,我們可把三種真理觀應用到宗教交談與各教本身的道理上,從而發揮在交談上的問題。相稱的真理觀會導致「排外主義」,連關的真理觀能展出「包容主義」,顯現的真理觀可提供相稱與連關兩種真理觀一個統一中心。我們可從以下三類宗教去瞭解真理觀的彼此關係:
i) 基督教
天主教會傳統的「教會之外無救恩」的格言是宗教交談的一個爭論的焦點。就交談而言,可以從排外與包容去解讀:排外是我指教外人不能得救;包容是指教外人也得救,也是在耶穌基督內得救。天主教的包容主義以拉內 (Karl Rahner) 的「匿名的基督徒」最出名,教外人士亦以「匿名」的方式在基督內得救,與連贯的真理吻合。由於拉內也接受別教人士以「匿名的某教徒」相稱【註8】,充分表現出互相承認的包容主義的特徵。基督宗教亦有開顯的真理觀的特徵,依基督宗教的開顯的真理觀的講法,「聖言降生成人」就是天主聖言在歷史中的耶穌身上的一種開顯。
ii) 道教
道教是以道為中心的教化,而道是無名與無形象的中心,因此並不會特別強相稱的真理,間接亦反對排外的交談態度。 道教認為萬物是無形的道所氣化而成,是同一的道顯現,其間沒有固定的仙聖與稱號作為信奉的對象。至於道的氣化成為各種顯像,亦可與顯現的真理比較,都以道或以真理為化或顯的中心。就宗教交談來說,道教是傾向包容主義【註9】。
iii) 佛教
佛教認為本體或實體是空或無自性,就宗教交談來說,佛教認為人人皆有佛性,間或以「菩薩」、「大德」等尊號與教外人士相稱,似乎有「匿名的佛教徒」意味,與基督宗教「匿名的基督徒」或包容主義相近。
IV)宗教交談與真理觀的反思 1) 排外主義
當宗教的排外主義者,只信唯獨自己的宗教是獨一無二,而認為其他的宗教只是人為的產物,那麼他只是立足於相稱真理的論點。 人首先坦承自己的有限觀點,以便無條件服膺宗教真理所提供的標準。 另一方面,從詮釋學的角度,宗教真理的相稱觀點,引領我們進駐可能性的了解條件。 當排外主義者卻在它與自己的了解不相容時,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排拒它。 總之,因排外主義者是就人的觀點來看絕對真理,因而會遇到很大的難題:「如何才能把絕對真理成為絕對者本身的真理?」因為人不是絕對者,所以他不得不學習以更開放的態度來面對絕對者;這樣才能與自己的傳統、與他人的見解開始溝通。
2) 包容觀點
宗教交談的正確立場應胸懷雅量、持寬容的態度。因為最重要的不是知識的觀點,而是抱著什麼的宗教信仰態度去面對;交談者對自己的宗教番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對他人的信仰懷有包容和尊重的心懷。交談的基礎上應該包含「排外」和「多完」主義的优點,一方面肯定自己的宗教信仰,否则無法進行真正的對話;同時對自己的宗教源頭一樣持開放的態度,才能避免有主觀的〝反神〞看法。當面對交談者時,若未認識或不了解之際,也不會自大和持有偏見。
同時,「排外主義」也提醒宗教人士,無論對自己或他人的宗教,以免陷於〝異化〞的危險。其實,宗教交談的其一任務是彼此〝淨化〞宗教,使各大宗教得以提升和可達到『合而為一』,踏上『大同宗教』的道路。
3) 顯現真理
宗教多完主義要求交談的宗教人士跳出自己的信仰以投入『大同宗教』,可惜他並未考慮到該理想宗教是什麼?是否可能?事實上,宗教包容的態度雖然看重理想目標,但卻鼓勵人腳踏實地。在交談時,除了保持肯定自己宗教信仰的同時;在彼此溝通中能更深認識「絕對真理」在他人身上顯現,在交談時就不廢張力了。
在宗教交談時,不同宗教徒不單是求彼此了解以避免意識型態的衝突,避免人與人之間互相殘殺;尤其是對〝絕對他者〞的尊重。當我們用心了解其他宗教的來源,在某些宗教之間有了衝突時,也能認清人如何異化宗教。 同時,我們不断坦承錯繆中積極地學習。 交談的真正成果是依恃深厚的信仰和正確的靈修實踐。
總括來說,當宗教人士以不同的人本、圓滿的信仰來共同生活,人生便在交談和合作中共享更豐富的人生觀。在宗教交談中,三種真理觀也能施展其功能,因為不同的宗教信徒,他們相信絕對的境界能與人相通,並領導人類的生活史;並非人的看法和操控所能達致,也不是〝絕對他者〞可做得到,而歷史所發生的正是〝人〞與〝他人〞及〝絕對者〞的微妙成果,缺一不可。宗教交談確能助人了解這微妙的事和活動【註10】。
V)宗教交談對話中 -- 結出了慈悲與愛心
宗教交談與對話是今天各宗教派必要的工作,因為人在愛(慈悲)中看到生命超越與光明,而與愛(慈悲)的根源相契合一【註11】。 因為每個人都有愛心及慈悲心,如果我們真正用愛心,世界便會有希望、且更見光明。再者若能從生物的潛能來看愛心,我們會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表達了關愛,也會對遭受痛苦的人,表示關愛。 人是社會的動物,也可以感同身受,體會別人的處境,這就是慈悲心的理由。但慈悲心要超越生物的本能,要提升到更高的目標,更高的層次,要經過很多的訓練。 這是要透過思考、邏輯的推理,才能把超越生物層次的關懷,把更高的人性價值,透過修行從而建立起來。人有此追求,生命才不會沉於現實之中【註12】,當你的敵人對你不利時,自然而然你就會想反制、對抗,但如能進一步思考,他的行動雖然可以傷害我們,但他也是人類的一份子,都值得我們對他產生真心的關懷與慈悲。 這些要來傷害你的人,他要得到快樂,只不過他被自己的憤怒控制了,他是痛苦的,以為自己是受害者,看到這些,由然地為宗教交談與對話中結出了美好的慈悲與愛心。
VI)結語
今天的社會無論你有沒有宗教信仰,感覺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確實充滿了懷疑、和彼此間不信任,影響了整個社會有力的發展,世界領袖們在此只希望我們能夠以最真誠的態度,去執行他們的工作。愛可以令人勇敢,但卻極少有圓滿結局【註13】,反知如果我們能對家人、朋友坦承相對,真誠的對待別人。 人人便能在愛中和諧相處,這是很重要的,信任也是不可或缺的,各宗教也亦然,透過交談與對話及自己的盡力修行,便能做到真愛,將真愛方在萬有之上,雖然不見得能做到百分之百,但盡一切能力,做個坦誠的人。 其次我們人類創造了語言,就是運用來溝通與交談,這是為了達到正面的力量,建立信任的關係,不是用語言盡力紛爭,彼此傷害。如果我們能在宗教層面上作多些對話與交談並以誠實公正的態度去工作,便能把人性的價值提升,最終就能創造了社會的和諧,讓社會更進步,更團結。
在宗教交談中,真理觀是人所尋覓的,並在生活中體現出來的面貌。它的確有其代表性,也能提供我們反省的基礎和學習的方向。 有不少宗教信仰者也渴望被瞭解和尊重。 對於宗教交談和真理觀之關係的反思,是嘗試把兩者一起思考,以期認清它們的異同面向。再者,它也是哲學與宗教在真理和交談中彼此互動的原素,謀求各大宗教能『合而為一』,踏上『大同宗教』的道路。
註:
1.「信仰自由宣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憲》〔1975〕,頁622-635
2.「教宗的智慧」(中國主教團,高志仁合譯) 〔1996〕
3. 教宗本篤+六世《上主的話》宗座勸諭 VERBUM DOMINI〔2011〕,頁185-186
4. 「信仰自由宣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憲》〔1975〕,頁623
5. 宗教交談:理有論與實踐,黄懷秋等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頁157
6. 參聖經:若 18:38
7. 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ae, I, 3-51
8. 人與神會晤:拉內的神學人觀,武金正著〔2000〕,頁183-184
9. 宗教交談:理有論與實踐,黄懷秋等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頁163
10. 人與神會晤:拉內的神學人觀,武金正著〔2000〕,頁143-207
11. 鄔昆和 《宗教哲學》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1996〕
12. 霍韜晦《人生的平台》〔4/2006〕
13. 霍韜晦《人生的平台》〔4/2006〕
取自https://www.academia.edu/30177704/宗教交談的態度與真理觀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