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26 17:37:17瀏覽424|回應4|推薦25 | |
8月某星期的數字搜查線和 CSI:LV 都以校園喋血作為故事主線,劇情的走向,也在有意無意間,影射為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後續效應;而片中的主角們〈FBI探員、罪案鑑識員〉因案件的關係,或多或少地想起了苦澀的高中歲月。 苦澀的高中歲月嗎?我不知道。對我來說,高中生活,有些日子的確是滿難過。然而,現在回想起來,快樂的記憶還是比較多的。我想,應該是,我在這段時期受到的欺負比較少,也交到幾個真正的好朋友的緣故吧。 相較於高中,國中的回憶,就比較不堪回首。 我不否認,在那三年間,我從沒停止過自殺和報復同學的念頭。 最後,我還是選擇放下。並非因為有什麼人開導,也不是自己突然想開了,只是不甘心。那時候,我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不想讓某些討厭的傢伙毀了一輩子!
彼時的我,固執的認為:只要還活著,總有一天可以離開那個可恨的環境,也不用再看到那群令我作嘔的人! 我不敢說,那樣的想法究竟對不對,只知道,我終究是撐過來了。至於,明天會不會碰到更壞的情形?我不想想太多。明天的事,明天再說。
看了這兩部影集後,我很高興我活了下來,也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可是,我仍舊感到很悲傷。雖然我很明白,欺凌、報復,從來不曾,也不會停止。 因為,人類,不,其實所有的生物都一樣:只要和自己不同,也就是所謂的異類,就一定得驅逐到底。 弱勢者,不是只能隱忍,就是得採取更為暴烈的手段保護自己。 復仇的行為,不能視為正當。但,許多人在意識的最深處,是默許合理這種事情〈以牙還牙、已眼還眼〉的吧。 在 CSI:LV中,採取報復行動的不是受害者(被欺負的學生),而是應為中立的調解者的輔導老師。她選擇槍殺不停欺負同學的少年,因為她曾是科倫拜的副校長,她不想再讓同樣的悲劇重演。她認為犧牲一個孩子,可以拯救20到30個孩子的性命,是很值得的惡行。 片尾,老葛( CSI:LV 拉斯維加斯-罪案調查組的組長)沒有指責,只是幽幽的對她說:其實,妳心裡真正想挽救的,還是死去的那13個人吧。〈科倫拜事件簡略說明:一名長期被欺凌的學生,憤而持槍射殺校園的12名學生、1名教員〉 我常在想:人不是上帝,真的有權力決定另一個人的生與死嗎? 我不是上帝,我會迷惑。可,我不認為,殺了所謂的罪魁禍首,就可以終止所有的不幸。 不幸的源起,追根究底,還是人性的脆弱。加害者和被害者恐懼和憤恨不平的,其實,都是相同的事:那個不被群體認同的異類─自己。 殺人無法救人,我是這樣認為的。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