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字體:
訪客簿  我要留言 本訪客簿限好友才能發表留言! 共有 134 則留言
☆ 本部落格訪客簿 歡迎我的好友留言唷!
   

真空妙有
格主公告
『從今日起,願身口意業所起一切言行、心行,悉求解脫,不求生滅的福報。』
「當下既已懺悔,當改往修來、勤修福慧,早求解脫生死輪迴之苦,生生世世無有疲厭!」
 
頁/共 14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5/22 08:17
註解引鄭暄的話,第一句是「默、默、默,無限神仙從此得。」默,指沉默,少開口,少說話,能止語,就可以作神仙了。凡夫做不了神仙,就是因為廢話太多,心定不下來。古人講,要「少說多聽」。在現代社會,不但要少說,也要少聽,因為聽到的大多是煩惱。

  佛陀沉默寡言,唯有他人提問請教時,他老人家才給予解答。如果不問,他就不說;不說就是說,就是教。教什麼?教少說話。

  第二句是「饒、饒、饒,千災萬禍一時消。」饒是恕道。原諒他人,不與他人計較,與他人的矛盾、衝突就化解了,災禍就不至於發生。這是從內心消除災禍。

  第三句是「忍、忍、忍,債主怨家從此隱。」人生生世世,與一切眾生結了多少恩怨債務,糾纏不清。如果不能忍,種種麻煩、障難,必定避免不了。

  第四句是「休、休、休,蓋世功名不自由。」休就是放下。

真空妙有(arongshu9) 於 2009/05/22 08:19 回覆:
鄭暄教給我們四種方法:沉默、寬恕、忍讓、放下。這些都是拔除三毒煩惱的入手之處。如是修學,自己的道業才能成就,說到最淺近處,自己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滿。不但能得到精神享受,也能得到物質享受。鄭暄所講的,都是求功名、求富貴的好方法,正當的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所得到的是真實的福報,是自己應當享受的。若不合理、不如法的求,就是造業,眼前雖然貪到一點小便宜,後果卻不堪設想。

  自己受到他人的欺負,怎麼辦?忍讓。我們以善心對待他,天神必定保佑我們。其實,弱者、低姿態的人總是容易獲得大眾的同情,天道也如此。存心善良的人,縱然受到欺負、侮辱、迫害,仍然以善良的心對待他人。如果自己被害死了,不必再在人間受罪了,何嘗不是福氣。死的時候,天神會來接引你。天神也會懲罰欺負你的人,害死你的人。「公道自在人心」,我們對作惡之人何必計較?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5/19 10:38
天主教請我去講經,我講的是什麼?《玫瑰經》的學習報告。我們佛弟子學習《玫瑰經》的心得報告,提供給他們做參考,給他們做一個比較。

我們也讚美天主,禮敬天主。他們說天主是唯一的真神,是宇宙的創造者,我們接受。他們說這個神沒有形相,也可以說有形相,這在佛法裡都講的通。沒有形相是法身、自性。虛空法界是誰造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是能造、能現、能變,宇宙萬物一切眾生是所造、所現、所變。從理上講,上帝、神在佛法裡稱之為「心」、「性」,它能現相。神現相,你們稱他作上帝,我們稱他作毘盧遮那如來、盧舍那佛,名稱雖不一樣,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譬如這尊佛在此地,我們稱作佛;在你們那裡,稱作上帝,是同一個人。若能夠融通,世出世間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從這個地方才建立真正的平等觀,平等才能和睦,沒有高下。說佛大、眾生小,這是眾生錯誤的觀念,其實佛與眾生一樣大。

神在哪裡?無處不在。他們講神的賜予,我們講佛的加持,也是一個意思。我們這個身體如果沒有法性,這個身體就是死的;在他們講,如果身體裡沒有神,這個身體是死的。所以,神無處而不在,即使動物、植物、礦物,都有神在其中;如果沒有神在其中,這個物質就不能現前。因此,小而微塵,都充滿了心性。宗門開悟之後,老師問學生:「你會嗎?」就是你有沒有體會到性在哪裡?隨拈一物就是。「性在相中,性相不二」,這個道理很難懂,所以祖師大德用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在哪裡?金器太多了,隨拈一個就是,並不是指定金磚是金,首飾就不是金,器器皆金。你見性了,虛空法界一切萬物無一不是自性變的,隨拈一物都是。

(節錄自《華嚴經》第349卷)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5/19 10:33
諺語講:「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命裡有的,丟也丟不掉;命裡沒有的,求也求不到。財富是果報,財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你只要修這三種因,果報自然現前。所以,不管你用什麼手段去奪取,也奪不到,只是增加罪業而已,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怎麼修了。在佛門裡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他統統得到。因此,過去生中修得少,現在修還來得及。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5/11 10:06

迷與悟的果報不相同,為什麼不相同?因為所有一切境界,都是從迷悟變現出來的。實際上,這些境界原本都沒有,《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將虛空法界宇宙萬有的根源說出來了。宇宙從哪裡來的?萬法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萬事萬物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誰的心?自己的心。「唯識所變」,誰的識?自己的識。「心」是講真心,「識」是講妄心,妄心與真心是一個心。說真、說妄,就是覺與迷;覺了,心是真心;迷了,心是妄心。心沒有迷悟、沒有真妄,真妄從迷悟而來。覺悟的人,稱作佛、菩薩;迷惑的人,稱作眾生、凡夫。事實真相沒有迷悟,也沒有佛、菩薩,經上常講「無佛無眾生」,這是就事實真相而說的。 

真空妙有(arongshu9) 於 2009/05/15 09:01 回覆:
虛空法界依正莊嚴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真空妙有(arongshu9) 於 2009/05/14 08:47 回覆:

「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一念覺,煩惱就是菩提;一念迷,菩提就成了煩惱。

現前我們要做的,是「遠離分別,諸根寂靜」。

我們今天麻煩在哪裡?麻煩就是自己真有分別、真有執著,這個麻煩了,沒有把自己的分別執著放下、捨棄掉。佛教給我們放下是放下這樁事情,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放下別人的。別人的?別人要隨順,隨順別人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個隨順裡頭,就成就功德了。隨喜裡頭有功德,成就自己的定慧。善財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5/09 07:56
注重學習。經云:「博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知識是學習而來的,如菩薩向五明處學。我們現在也是要學習、要修定,心要淨、心要明,要反省檢討,把這念心修到細中之細,光光明明,清清明明,動也存在、靜也存在,順境也存在、逆境也存在,不能有絲毫的含糊。 

  孔子「十五而志於學」,十五歲就懂得學習。「三十而立」,到三十歲就可以獨化一方,要有志向。「四十而不惑」,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人生要朝哪一個方向去努力?對於人生沒有一點點懷疑,知道這一生要自利利他。對於做人做事沒有絲毫懷疑,找到一個正正當當的軌道。「五十而知天命」,了解一個人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有先天、有後天……等道理。要想成就,必須有先天的條件;先天不夠,後天就要努力、彌補。到五十歲時,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六十而耳順」,到了六十歲,耳根聽到是、聽到非,不隨境轉。耳根很清明,自己對是非善惡有一個方向。現在一般人作不了主,作不了主,耳根就不清淨,就不是「耳順」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到了七十歲,心當中清淨了,光光明明,所作所為,起心動念,沒有一點點過失。矩,就是一個分寸。「不逾矩」,就是不離開我們這一念清淨的心、明白的心、智慧的心、慈悲的心、不動的心。到了這個境界,聖人所見、所說,都是一樣的。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4/28 21:38
普天三無』——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4/28 20:56
我們今天過的是什麼生活?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憂慮,苦不堪言的生活。為什麼會搞成這個樣子?對於這些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這些事情要想搞清楚、搞明白,不是自己在家裡想能想得出來的,想不出來的。要有善知識教導,善知識就是諸佛菩薩,我們一定要虛心接受教誨,這是關鍵的所在。
真空妙有(arongshu9) 於 2009/04/28 21:31 回覆:
「無明即妄想執著」,無明是妄想、執著的根源。如果你要問,妄想、執著從哪裡來的?從無明來的。由此可知,妄想、執著斷掉,無明就沒有了,自性就開顯。

真空妙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4/28 20:46
《四依法》是指學習佛法的四個依據要點:
真空妙有(arongshu9) 於 2009/05/18 10:50 回覆:
世尊在入般涅槃之前,知道後世的學人有許多困難不能突破,因此非常慈悲的教我們「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法是佛的經典。不吃鹽可以提高往生品位,查遍整部《大藏經》,也沒有這種說法,因此這不是佛的正說。我們要相信佛,不能相信人,依法不依人。 

是佛法、還是外道?完全看它有沒有依據的經典。佛法的修學,無論哪個法門,都有經典做根據,這是正法;不依經典,自己想些方法來修行,這是邪法。可是經典也有偽造的,我們要如何去選擇?要以《大藏經》為標準。中國最後雕刻的一套《大藏經》,是乾隆時期的《龍藏》。這裡面所蒐集的經論都是靠得住,所以《藏經》是我們的標準。而現在民主開放,自己的著作,朋友的著作,都可以放到《大藏經》裡。於是我們的選擇,決定要依靠古本。 

第二、「依義不依語」,要依佛經所講的意思,不一定要依靠言語。經本傳到中國來,經過多人翻譯,就有好幾種不同的本子。譬如《金剛經》梵文原本只有一種,但在中國有六種譯本,我們今天流通的本子,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而玄奘大師也有譯本,都是同一個梵文的本子,只是譯得不一樣,都是對的,重要的是要「依義不依語」。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的,稱作「了義」。如果那個經典再好,對我來講太深,我無法受持,而且很難得利益,這就是「不了義」。譬如淨土法門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很容易、很方便,又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對我來講,這是了義。所以,了義與不了義的標準在個人。於是,末法時期的了義經,就是「淨土五經」;老實念佛,這是了義。 

第四、「依智不依識」,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學佛要依理智不可依感情,依感情一定會走錯路。依理智,依智慧,有理性,才不至於迷失方向,誤入歧途。懂得這些道理,邪法與正法就有能力辨別。

真空妙有(arongshu9) 於 2009/05/08 21:19 回覆:

所謂四依法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南懷瑾「有其事不知其理,乃智慧不足,有其理不知其事,乃經驗不足」

真空妙有(arongshu9) 於 2009/04/28 20:47 回覆:

【四依】

指四種依止之項目。依,依止、依憑之義。於經論中約分五類,即法四依、行四依、人四依、說四依、身土四依。

<一>法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種正法。又稱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與四不依,即:

(一)                依法不依人,又作隨法不隨人、歸於法而不取人。謂修道者當以教法為依,不可以人為依。若其人雖為凡夫,或外道,而所說之理契合於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雖現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說者不契合於正法,則自當捨離而不可以之為依止。

(二)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又作隨了義經不隨不了義經、歸於要經不迷惑。謂三藏中有了義經、不了義經,修道者當以明示中道實相義之決定了義經為依,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

(三)                依義不依語,又作隨義不隨字、取義不取語。謂修道者當以中道第一義為依,不可以文字、語言之表現為依。

(四)                依智不依識,又作隨智不隨識、歸慧不取所識。謂修道者當以真智慧為依,不可以人間情識為依。

頁/共 14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