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素云:一心不亂,回向求生淨土,這個原則是不能變的
2020/01/20 07:24:16瀏覽18|回應0|推薦1

劉素云:一心不亂,回向求生淨土,這個原則是不能變的

時間:2019/6/21 作者:心源

極樂世界怎么去?堅定信心,一句佛號念到底,專修就成功。不能雜修,雜修不能成功,要專。

老法師教誨我們,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經典全是平等的。在三輩往生里,上、中、下三輩是專修《無量壽經》,用持名念佛的方法往生的。後面還有一段,慈舟大師判為一心三輩,就是不專依《無量壽經》,依其他的法門、其他的經典修行的,只要他們發願,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能往生。這才顯示出念佛法門的廣大無比,告訴我們不要分別、不要執著。

比如專持《大悲咒》的,能不能往生?能往生。只要你念《大悲咒》,念到了一心不亂,回向求生淨土。這條是原則,就是一心不亂,你回向求生淨土,這個原則是不能變的。如果你不是一心不亂,你不回向求生淨土,你是不會往生的。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修行任何一個法門都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念到心清淨,以此功德回向西方淨土,一定能夠往生。這就是一心三輩往生的。不管是哪一個法門,一定要專修,修到心地清淨,回向求生淨土,即能往生。

在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因為剛才我說了,專持《大悲咒》的,能不能往生?因為我身邊就有持《大悲咒》的,就是我的姑娘和姑爺。他們兩個是持《大悲咒》,一天持多少遍我也沒問過,可能是沒有數。這個持《大悲咒》,真的能持出一定的功夫來。

原來有同修到西藏去,回來的時候都帶回來一些甘露丸,但是那個量不是太多的。回來以後,很多同修都非常喜歡這甘露丸,一發就沒了。後來我聽他們兩個叨咕說,怎么樣能讓這個甘露丸更多一些,有同修如果要這個東西,咱們手裡就有。

後來他們兩個人就發了一個心,我們兩個持誦《大悲咒》,看看能不能讓這個甘露丸,大丸里生出小丸來。如果這個要能做到,那甘露丸就源源不斷了,這是他們倆的一個發心。當時他們說這個事的時候,我聽到了,但是我沒說什麼。

後來,他倆就持這個《大悲咒》,真的持誦到那個大甘露丸能生小甘露丸了。因為有一次,我姑爺拿那個手機照的相片,拿來給我看。他告訴我說:媽,我和翀子,我倆持《大悲咒》,這大甘露丸可以生小甘露丸了。當時我一看,真的!一堆,是五顏六色的、花花綠綠的、大大小小的甘露丸。一看真是心生歡喜。我說,這回問題解決了。他們倆也很高興。這是我真實看到的,就是持《大悲咒》,把大甘露丸念到能生小甘露丸。

後來我姑爺跟我說:媽,你念佛挺有功夫的,我給你拿幾粒,你也能念出來小甘露丸。我當時說,你媽沒這功夫,沒你們倆那功夫。後來我姑爺真的就給我拿回來幾粒,擱一個小瓶裝著。然後因為我不是好奇心強嘛,我就想,我念一念試試,真是抱著一種試驗的心態。

然後我每天是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我不是像他倆念那么多,我是念一百零八遍。因為熟了,那《大悲咒》我是背下來的,就不用看著那個本念了。我就一邊念著這個《大悲咒》,我就一邊看著玻璃瓶里這幾粒甘露丸。因為那個不是多的,也就那么七八粒吧,我估計。

有一天,我念著念著,我就突然看到一粒甘露丸,它就裂個口。我形容說,就像一個小孩兒咧嘴了似的,那嘴就張開了。我當時特別好奇,它怎么還裂出個口呢?我就盯著那個甘露丸看。待了一會兒,就從那個口裡,所說的那個小嘴嘴裡,就蹦出了一個小小的、有點兒細的像小長條條的小甘露丸,但是它不是圓的。後來隔了一段兒時間,我再去看的時候,那個細小的甘露丸就變成圓的了。後來我就知道了,真的是這個大甘露丸,你只要認真地持誦《大悲咒》,它是可以生出小甘露丸的。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所以,剛才說持《大悲咒》可以往生。一個是持《大悲咒》持到心地清淨;第二,你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照樣能夠往生。

--無量壽經(31)劉老師復講於20180419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         劉素云:清淨心念佛,你一定能往生;不用清淨心念佛,你也不

·         劉素云:為什麼冤親平等這么重要?

·         劉素云:為什麼念佛這么多年,連個訊息都沒有?

·         劉素云:甚深的禪定怎么個修法?

·         劉素云:你為什麼看不上別人?

·         劉素云:念佛法門容易修,為什麼有人修不成呢?

·         劉素云:真學佛,真修行,那個法喜你一定會體味得到的

·         劉素云: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搞得這么華麗呢?

·         劉素云:誰讓你生煩惱你都要忍耐,都要諒解他

·         劉素云: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獅子吼

·         劉素云: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道場

·         劉素云:能不能往生,要看心是不是清淨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aid=12933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