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說高雄港不如上海港?
2006/05/01 08:17:39瀏覽5087|回應1|推薦10

高雄港相對自由度高、規範度高的經營環境,相對明確的遊戲規則,如能運用與中國各港同樣靈活的結盟策略,則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機會未必不會流向高雄港,換言之,威脅之中仍有契機蘊含 …

咱台灣人講:「打斷手骨顛倒勇!」,小聖相信,勇於放手一搏的高雄港,將會讓新東亞與全世界都刮目相看!連上海港都得「挫佇等」!

高雄港與上海港 SWOT 分析

綜觀高雄港與上海港的 SWOT 分析(表 5.1 ),內部優勢上高雄港的天然條件仍然明顯,高雄港作為亞太主要港灣城市中與各大港平均航運、空運時間最短的優勢明確,以出口最大宗之美國航線為例,如以上海港為基地每週排定一航次估算,需投入九至十艘船次,但如以高雄港為基地,則須八艘船次即可 [1] ,航運成本明顯較低;且擁有深水良港與國際機場,具備作為陸海空三方聯運之國際門戶城市條件;並在產業空間上為台灣南部科技產業交界之重要地區。

高雄港在內部弱勢上則以自由化、國際化程度不足,傳統產業外移、策略產業銜接不及,引進民間資本投入港埠建設比例過低,與台灣中央政策重北輕南、資源分配不均為主要劣勢來源。

上海港國際地理區位雖略遜於高雄,但其國內地理區位極為優越,其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中心,為長江經濟帶與華東經濟帶交彙點,為內部優勢中最為明顯之處,尤其洋山深水港開港後突破限載半船的水深限制,未來陸續完工之十餘座深水船席,預料將成為推動上海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與全球第一大港的動力來源。

上海港的「硬建設」優勢明顯,但「軟服務」則為內部弱勢的主要來源,現代化倉儲管理經驗不足,物流資訊能力匱乏,管理經營規範化不足等問題,均嚴重挑戰上海港扮演國際航運、運籌中心的治理能力。

在外部機會與威脅上,高雄港的政策方向係以推動全球物流運籌中心,以面對加入 WTO 後所日增的全球貿易挑戰,但是相較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帶給上海豐沛的國際貿易機會,國際環境動力並未提供高雄港太多的外部機會,未來東亞區域貿易興盛增加的貨櫃航運需求,高雄港的貨源競爭處於洋山與廈門新港的交相壓迫下,勢必日益辛苦。

如以制度層面觀察,上海港發展趨勢並不受到兩岸環境變化所影響,其制度障礙主要來自國內中央計畫經濟體制與市場導向經濟體制的齟齬,屬於制度缺乏所導致治理能量不足與誘因不足的現象。高雄的情形則與其相反,其制度障礙並非來自內部結構的扞挌,反是來自外部兩岸禁航的制度限制,經濟表現與兩岸情勢演變相當密切。

策略選擇層面上,高雄港與上海港均有全球化因應策略,依其稟賦條件意圖創造比較利益,以奠定各自全球競爭力的基礎,於此,上海港似乎在策略靈活度上略勝一籌,但高雄港在策略選擇的制度基礎上更為完善。

然而國際物流產業以知識經濟的型態興起,超越傳統工業經濟天然秉賦條件的侷限,形成上海為首中國各沿海港口的主要外在威脅,渠等規範化、制度化不足所形成的治理能量低落,便成為高雄港相對於大陸各港的機會所在。加以國際航商大幅上升的議價能力,逐漸成為各港策略運用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高雄港相對自由度高、規範度高的經營環境,相對明確的遊戲規則,如能運用與中國各港同樣靈活的結盟策略,則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機會未必不會流向高雄港,換言之,威脅之中仍有契機蘊含 …


[1] 吳進仁,〈全球港口地位 高港逐漸褪色〉,民眾日報(台北), 2005 年 12 月 26 日,版 5 。

 

5.1:高雄港與上海港SWOT分析比較

內部優勢(strength

 

高雄港:

1.            為亞太主要港灣城市中,與各大港平均航程最短港口,定期航線密集。

2.            具有深水良港與國際機場,為兼具陸海空三運之國際門戶城市。

3.            為台灣南部科技產業交界之重要地區。

4.            擁有眾多閒置公有土地可供利用。

5.            港埠運輸成本較香港低、競爭力高。

 

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

 

高雄港:

1.            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全球運籌管理,將帶動增加港口營運建設,增強對外競爭力。

2.            港區國際物流中心設立將可提高轉口貨物附加價值。

3.            港埠管理與營運正積極走向自由化與企業化之機制。

4.            市港合一計畫將可促進都市土地開發與港埠整合。

5.            高速鐵路、捷運將可改善整體運輸能力,提升產業投資意願。

 

上海港:

 

1.            區位優越,扼長江入海口,居中國南北海岸線中心。

2.            腹地廣大,為長江經濟帶與華東經濟帶交彙點。

3.            國際、國內航線眾多,航班密集。

4.            港埠設備齊全,貨櫃運輸基礎良好。

5.            新開洋山深水港,可供超大型船舶停靠,具備發展國際航運中心潛力。

6.            已形成鐵路、公路、水運、空運之複合式運輸網路,為長江流域中轉運輸總成本最低之港口。

7.            完善之金融、貿易、資訊、後勤、娛樂功能甚具吸引力。

 

上海港:

 

1.            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上海豐沛國際貿易機會,國際航運容量日益提高。

2.            全球貨櫃貿易成長穩定,上海貨櫃吞吐量持續快速成長。

3.            加入WTO後,中國貨櫃海運量將隨貿易總量加倍成長。

4.            中國以發展上海為國際經濟中心為未來戰略目標,將可吸引全球物流、資金流、資訊流、人才流的集中。

 

內部弱勢(weakness

 

高雄港:

1.            自由化、國際化程度遠較香港、新加坡低。

2.            處於傳統產業陸續外移、策略性產業緩步銜接之困境。

3.            港埠作業資訊化與自動化程度較低;公用碼頭裝卸作業效率較低;港埠硬體建設成本較香港、新加坡、大陸各港為高。

4.            引進民間資金投入港埠建設之程度,遠較香港、上海港為低。

5.            台灣中央政策重北輕南,資源分配不均。

6.            缺乏國家級行政與研發學術單位協助產業技術提升。

7.            長期發展重化工業與水泥業,影響生活環境品質。

8.            長期以細部計畫指導土地開發,是區域發展零亂,增加整合難度。

9.            軍港、漁港用地造成水岸使用的不連續。

10.         運輸系統未能有效整合,大眾運輸使用率低,主要幹道瓶頸多,可供拓寬用地有限。

 

外部威脅(threats

 

高雄港:

1.            加入WTO後,產業將面臨大陸與世界的嚴酷挑戰。

2.            海峽兩岸無法全面通航,大陸貨物無法充分藉由台灣轉運,成為發展轉運中心構想之一大威脅。

3.            亞太地區新興工業國家紛紛擴建港埠,以爭取營運中心發展之機會,在貨源有限情況下,必然形成競爭局面。

4.            大陸人力、土地低成本優勢,將吸引國際大廠與台商,影響在台投資。

5.            勞動力不足、土地價格上揚、工業用地取得不易等因素,影響台灣經濟成長速度。

6.            台灣國內廠商外移,產品朝向短、小、輕、薄特性發展,直接影響出口貨櫃量。

7.            重大計畫時程不確定(鐵路地下化、港埠釋出),整合不易。

上海港:

 

1.            長江航道水深不足,未能供大型貨櫃船舶全天候滿載進出港需要。

2.            目前堆場功能單一,現代化倉儲管理經驗不足。

3.            物流資訊服務能力匱乏,物流經營管理粗放,規範化不足,物流鏈尚有待建立。

 

上海港:

 

1.            加入WTO後,國際物流業進入中國市場,對本國物流產業發展構成重大威脅。

2.            長江三角洲周邊港口競爭激烈,上海港傳統腹地下的貨源優勢不再。

3.            國際航商影響力大增,航運聯盟策略選擇結果成為上海港口興衰的關鍵因素。

4.            周邊港口於礦石、糧食、石化、煤炭等散貨物流上發展,形成龐大壓力。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上海港口物流產業的競爭戰略分析〉,2005913日,www.jctrans.com,上網日期:20051118日;黃文吉,高雄港區域整體資源發展策略規劃(高雄:高雄市政府研考會,20026月),頁152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ollochen&aid=258114

 回應文章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物流
2006/05/04 03:53

要講清楚什麼是優點什麼是缺點

上海的優勢在中國的市場 在上海歷史上的傳奇性 神秘感

高雄的優勢在哪呢? 如何增加高雄的國際知名度? 國民黨不是一直阻擋高雄辦國際活動?

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就比的出來的

高雄要好 要想出如何能夠與上海並存 讓各種不同的貨運 "各取所需"

您該找找船運專家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