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8 15:07:45瀏覽701|回應0|推薦0 | |
貨比三家就不吃虧?
【二之二】 此外,若每一項物品或服務,每一次都需要找到三家以上的廠商提供報價,而最後只有一家廠商得標或獲得訂單,久而久之,經常提供報價卻很少或不曾獲得訂單的廠商,下次再接到採購人員的詢價時,興致就越來越低,最後來個相應不理。採購人員處理每一件請購案的時間就會越拖越長,最後還可能找不到新的供應商而使請購案擱淺,或延誤原來需要的日期。
公司為了多找幾家供應商就必須多投入時間和成本,不僅是採購人員,還包括其他相關部門如:研發、設計、工程、品管、製造或使用單位,甚至於財務會計,也要參與開會和供應商討論規格、設計、用途、成本分析、付款條件等,還有品質要先審核,批准認定的程序,而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成本等。
綜合以上論點,個人認為;為了『貨比三家不吃虧』的想法,企業或組織可能發生下列不利的情況:
一、事實上,找不到第二或第三家可能的供應商。
二、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開發新廠商,及討價、議價及審核。
三、『客製化』的機密資料可能外洩給競爭對手或第三者。
四、可能延誤需要日期或專案完工日期。
五、因多數廠商不能獲得訂單,未來有意提供報價的廠商會越來越少。
六、以最低報價獲得訂單的廠商,未必可如期交出品質良好的產品。
七、增加採購人員的工作負荷,造成人力、時間、成本等的浪費。
八、增加採購相關配合部門的工作負荷,造成組織資源的浪費。
九、採購人員一時找不到三家時,只好被迫請一家廠商作假,提供另兩家『人頭公司』的假報價陪襯,違背公司內部規定。
個人因而認為,傳統『貨比三家不吃虧』的說法應改為『貨比三家馬上就吃虧』較合適,但是若減少供應商甚或甚至於只有單一供應或獨家供應商,是否就會造成其他不利或弊病等問題,容另文再談。■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