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腫瘤大如烏魚子 淋巴癌誤當鮪魚肚
2013/09/12 12:05:28瀏覽146|回應0|推薦4
腫瘤大如烏魚子 淋巴癌誤當鮪魚肚


中國時報【林宜慧╱台北報導】

前Google全球副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日前傳出罹患淋巴癌,讓這個「沉默的癌症」開始受到國人關注。淋巴癌症狀有如感冒,不易察覺,甚至有7旬患者把腹凸當成鮪魚肚,診斷才發現原來是腹部長了16.5公分大的腫瘤。

70歲的莊先生5年多前發現自己腹部特別凸,愛運動的他原以為身材走樣,過了60歲終於出現鮪魚肚;但在一次旅遊回來看照片時,感覺小腹異常突出,用手壓有硬塊感,才趕緊就醫,診斷發現腹部長了16.5公分如烏魚子一般的腫瘤,確診為淋巴癌第4期,當師醫師判斷他只能活3至4個月。

「我原本以為是伏地挺身練出來的腹肌。」莊先生無奈表示,原來之前超過一個多月的腹部腫脹感、身體時常微微發燒,都是淋巴癌的徵兆,但自己卻完全忽略。

幸好莊先生確診後立即接受半年的標靶治療搭配化療,在太太陪伴下穩定過關,腫瘤縮小經切除後,現在身體恢復狀況良好,是個看不出年齡的七旬「年輕人」。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淋巴6大癌症狀包括「燒、腫、癢、汗、咳、瘦」,因為類似感冒,常常被人混淆而忽略,導致6至7成患者確診時已是3、4期。

王正旭強調,不論早期或末期患者,都不能放棄治療。據衛生福利部99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過去10年來淋巴癌病患成長一倍;但衛服部101年死因統計,10年來淋巴癌死亡率已降3成。

他說,主因是診斷、治療技術進步,研究顯示,以台灣多數人罹患的非何杰金氏B細胞侵襲性晚期的淋巴癌患者來說,經治療近6成患者存活超過5年,1至2期更可達9成以上。

王正旭提醒,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若發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莫名發燒、咳嗽、盜汗、全身發癢,或體重莫名減少超過10%、疲倦等,就應提高警覺就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癌友缺乏維生素D 營養師:多曬太陽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癌友普遍缺乏正確飲食觀念!癌症關懷基金會1日發表「癌存者飲食指導計畫」研究發現,癌友普遍蛋白質攝取不足、缺乏維生素D、骨密度差,男比女嚴重。營養師建議,可提高豆類蛋白、攝取蔬果量7至9份,以及多走出戶外曬太陽。

這項研究由台大生化科技系與癌症關懷基金會合作,以完成療程回家療養的60名癌友為對象,由營養師4到6個月期間提供行5次團體衛教與8次個人化的飲食指導。

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蕭寧馨表示,結果發現癌友們血中維生素D3濃度,均低於正常值,半數人只有正常值的一半,而男性的骨質密度比女性差;半數癌友的同半胱胺酸濃度偏高,不利心血管健康,還有肝鐵堆積、輕微發炎等情形。

癌症關懷基金會也與營養師黃翠華、黃淑惠,針對也癌友深入了解飲食習慣,並根據每日的飲食紀錄發現,癌友普遍有4大問題。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癌友4大飲食問題,包括蛋白質攝取不足,普遍認為肉類、蛋類對癌細胞不好,但又不能適當補充植物性蛋白質,如大豆製品;錯誤觀念造成飲食失衡,部分認為攝取大量蔬果可對抗癌細胞,結果造成營養攝取不均;油脂攝取過多,習慣用較多的油烹調;攝取過多保健食品。

黃翠華建議,癌友可提高五穀根莖類攝取量,適量調整豆類、蛋、和魚攝取,每天攝取7至9份蔬果量,另外,最好多外出運動,促進體內合成維生素D。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表示,從此次結果發現,癌友的飲食照護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未來將持續藉由「癌症者飲食指導計畫」,幫助癌症病友改善飲食習慣、觀念,讓更多癌友與家屬找到正確是當的飲食方法。

圖說: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發表「癌存者飲食指導計畫」研究發現。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y8686&aid=8455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