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孕症是誰的錯
2011/02/18 14:53:54瀏覽287|回應0|推薦0
不孕症是誰的錯

⊙簡逸毅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 

在今日知識充斥、資訊爆炸的時代,除了以往的平面媒體資訊之外,更添加了電腦網路可供快速取得資訊,相信一般讀者都可以輕易地取得與不孕症相關的知識,也對不孕症有了相當的概念。

話雖如此,還是有許多患者結婚不到三個月就跑到門診來急急忙忙地拜託長拜託短,好像在拜註生娘娘似的拜託我們幫助她懷孕。也有些年輕夫婦是被婆婆媽媽'押'到門診來的,一進門連開口問話的機會都沒有,就聽婆婆媽媽劈哩啪啦地不等媳婦開口就數落了一堆年輕人的不是,什麼怕生小孩之後就沒有生活品質、生小孩會很痛、教育小孩很困難、養育小孩要花一大筆錢、害怕社會這麼亂小孩被綁架、擔心將來小孩長大不孝順、連兩岸統一小孩怎麼辦都在他們擔心範圍之內,求求醫師開導他們、教導他們如何懷孕,一下子我們又要扮演起張老師、進行道德倫理勸說。其實並非每對想懷孕而無法懷孕的夫婦就是患了不孕症,也不是聽了別人講或是看了醫學文章覺得自己有病就一定不孕,真正的不孕症是要經過專科醫師詳細而精密的檢查才能下診斷的,而依據不同的疾病種類和嚴重程度進行適當的治療或協助,絕大多數求診夫婦都能'得其所孕'。

在女性不孕症方面,常見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1.排卵因素:婦女排卵不規則或是不排卵佔了女性不孕症約 15-20%。因此只要經過問診瞭解婦女月經的規則性、透過基礎體溫量度、超音波掃瞄、或是經過荷爾蒙檢測就可以明瞭婦女的排卵到底是否出了問題。確定了排卵的規則性後再經過超音波或荷爾蒙測,醫師可以精確地掌握排卵的正確時間,誤差在幾個小時之內,一經算定的〝花好月圓時〞往往會讓求診患者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機〞。

2.陰道構造異常:陰道出現橫隔或是處女膜完全覆蓋住陰道口,阻絕了精子、卵子的結合;或是先天缺乏陰道生成的婦女,無法提供精子、卵子結合所需的管道。借助醫師手術的幫忙大至可以解決這部份的問題,進而達到懷孕的目的。

3.子宮頸堵塞或狹窄:子宮頸因為手術受傷結疤、形成沾粘而堵住了子宮腔通道或造成狹窄,另外也有天生子宮頸狹窄的案例,這些案例都可以手術方式輸通子宮腔或擴張通道。子宮頸構造異常還包括子宮頸閉鎖不全,在單胞胎妊娠可能在第十八─第二十四週之間發生迫切性流產;在多胞胎妊娠則提早在第十四─第十八週發生流產,因此早期發現可以早期手術縫合避免流產發生,一般而言都可以保留住胎兒得到很好的結果。

4.子宮構造異常:子宮先天發育異常出現雙角子宮、子宮有內隔的情況都容易產生流產,常常會造成習慣性流產,因此也要靠手術矯正才能正常懷孕。子宮如果長有肌瘤,特別是數目超過兩個以上、肌瘤大小超過4、5公分以上可能導致輸卵管阻塞、輸卵管扭轉不通、受精卵著床失敗、流產、胎位不正、早產等不利懷孕的狀況,因此要憑藉超音波掃瞄確定肌瘤部位、大小和數目後才能決定是否要手術治療,增加懷孕機率。

5.輸卵管因素:輸卵管如果感染披衣菌,可能破壞輸卵管表皮的細小纖毛、或造成輸卵管阻塞,除了導致不孕之外還可能造成子宮外孕的危險。另外如果病患先前接受過輸卵管整型手術、結紮手術、或者輸卵管切除手術,同樣地也不利於懷孕的進行,特別是輸卵管切除者若想要懷孕,必須要憑藉試管嬰兒的技術才有可能成功受孕。輸卵管還有一種病況就是輸卵管水腫,也就是說輸卵管堵塞又積蓄了發炎所產生的液體,根據醫學報告這些液體內含有危害受精卵、胚胎的毒素,會阻礙胚胎著床、造成流產,因此不同的研究團隊都主張在施行試管嬰兒之前應先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才能有效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6.子宮內膜異位症:大約30─35%到不孕症門診求助的婦女罹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根據多年來的研究雖然對於其致病原因無法明確瞭解,但是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確實比一般婦女懷孕率明顯地降低。研究報告顯示比較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經過藥物或手術治療後,能有效地提昇懷孕率,因此在不孕症治療前的評估中,超音波掃瞄、子宮內膜異位症指數檢測、或腹腔鏡檢查,都能有效提供疾病嚴重度的資訊,幫助醫師選擇對於病患最有利的

7.骨盆腔沾粘:曾經罹患過骨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接受過腹腔手術的婦女有很高機率產生骨盆腔沾粘,可能阻礙精子、卵子的輸送和結合,也可能就封閉了輸卵管開口導致輸卵管堵塞不通,當然懷孕的機會就大受影響了。

8.免疫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除了女生方面的原因外,男生也占了40%的不孕症因素,並非像電視劇常演的劇情,婆婆老是把'不能生'的問題怪罪在媳婦身上,覺得'不能生'都是媳婦'有病'才導致兒子沒辦法有後代,於是換個媳婦可能就〝沒代誌〞了。戲碼這樣演比較有劇情張力可以搏得觀眾眼淚,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一面倒向悲情小女人和沙文大男人主義。男人其實應該擔負起與女人相當的責任,因為男性和女性大約都占了40%的不孕症因素,而剩下的免疫性因素和不明因素則佔了15-20%。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y8686&aid=489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