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月十二迎城隍
2010/06/05 23:21:19瀏覽1033|回應0|推薦4

據說,「城隍」古時候原指防範野獸和敵人入侵所建構的城廓壕溝,具嚇阻作用,因而被人們奉為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守護神而成加以崇拜,演變至今成為民間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依金門縣誌所記載,金門城隍廟有三處,其中縣府所在地金城鎮城隍廟是清康熙19年由時任總兵的陳龍自舊金門城移治後埔(即今日所稱之金城」,移治時間為農曆四月十二日,因此,就將這天訂為城隍聖誕日,此後,每年這天,家家戶戶會以辦喜事的心情,擺桌宴請親朋好友。

而當天最有看頭的,就是城隍繞境遊行了,繞境巡安陣頭除了城隍僚屬范謝將軍、顏柳將軍、文武判官外,還有隨香、妝人、蜈蚣座、藝閣、打花草、笛鼓隊、小獅隊及各境神轎等等,長長的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在淳樸的後埔老街巷弄間穿梭著,彷彿置身百年前的古早情境,加上鞭炮聲和鑼鼓聲響徹雲霄,這樣的傳統廟會的精彩畫面與魅力,對金門人而言,除了是宗教信仰的延續,更是對共同回憶的堅持。

年適逢金門「浯島城隍爺遷志330週年紀念日」,參與踩街遊行蜈蚣座數超越往年,妝人的小朋友數及參與扛輦的人力達到近千人,其中又以台灣各地城隍爺乘坐的龍頭龍尾的蜈蚣座最為特別,為金門有史以來最熱鬧的慶典活動。

「蜈蚣座」是以一節一節的木板連成一長串像是蜈蚣的身軀,在木板上綁著椅凳,由稚童少女妝扮戲齣故事人物,由大人抬著遊街的一種民藝陣頭。

「蜈蚣座」的妝人表演,透過親子活動讓孩童參與,又具有故事性,是最吸引人潮的陣頭。

卡通世界為主題的蜈蚣座,有白雪公主、鹹蛋超人、皮卡丘、美人魚、蜘蛛人及羅賓漢等可愛造型。

西遊記為化妝主題的蜈蚣座,描寫孫悟空、豬八戒與沙和尚保護唐三藏到西方取經的故事。

以天女散花為主題的蜈蚣座,在陣頭前送鮮花以取悅信徒大眾。

由民間故事中號稱五虎將的狄青、張忠、劉慶、李義、石玉,及八寶公主、焦平貴等英雄為主題的蜈蚣座

三輪車式的「藝閣」,車前會有一塊木牌,標明所扮演的故事名稱,通常數十輛連接成串,展現多彩多姿的場面。

「打花草」戲碼,是一種乞丐舞,係以繩子圈出移動式舞臺,隨著人潮邊演邊走,內容描述鄭元和赴京趕考卻沉迷於美色,千金散盡後流落街頭成了乞丐,後因青樓女子李亞仙鼓勵才取得功名的傳奇故事。

 

( 在地生活台灣離島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ita525&aid=41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