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京都之心》遊歷在最純粹的古都間
2010/05/04 08:39:15瀏覽490|回應0|推薦0

京都之心》遊歷在最純粹的古都間

古都

「夜燈上那個柊葉的模樣,總讓人心生懷念。到達京都的夜裏,當女中把潔白被子攤開,被單上印染的柊葉模樣總是讓我心安。為此,從遙遠旅程回東京的路途上,我總要特地在京都停留一晚。」

川端康成筆下的柊家旅館是他在京都的家,當年為了寫小說《古都》,出生大阪的他曾到京都「居遊」,他說:「京都是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能讓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如此心儀,掛在玄關匾額上「來者如歸」四個字,就是這個創於西元1818年的館舖老舖,歷久不衰的答案。

鋸齒狀的柊葉讓川端康成安心,燈具、地板、茶杯、磁碗、漆盤、衣物盒、紙筒到處都可以看到這個圖案,川端康成覺得「那柊葉卻不醒目,這樣的不醒目,正是京都柊家迷人之處。堅持老舖自古即有的格調,卻又不張揚。」

現在去柊家還可以看到川端康成經常入住的那個房間,塀庭中栽植的柊樹依然典雅美麗,為這段文學佳話做歷史見證。2006年才完成的新館,其中唯一一間西式客房,特別以川端康成《古都》書中最重要的「北川杉」為設計主題,馬上把場景拉到小說中的北山山里,古今呼應,將柊家與川端康成再一次巧妙結合,是京都人最擅於營造的「京情緒」。

京都之所以能讓旅人一去再去的魅力,在於他們為旅人精心安排各種主題導覽,有人追蹤藝伎身影,有人狂熱參與祭典節慶,有人春天賞櫻秋天狩楓,有人鍾情文學散策,從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川端康成的《古都》、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井上靖的《樓門》、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谷崎潤一郎《細雪》、志賀直哉《暗夜行路》到渡邊淳一的《化妝》、《京都物語》,京都一直都是「文學現場」,歷代文豪的最愛,書迷影迷最直接的崇拜致敬方式。

其實川端康成極愛的柊就是冬青樹,冬青樹最廣為人知的品種就是聖誕樹!多麼神奇,當這片小葉子用金漆描繪在紅色漆盤上,何等古典優雅;開在塀庭石燈籠旁,何等素樸脫俗;繡在待客室地毯上的柊葉圖案,何等寫意瀟灑,都散發傳統的東方氣息。但這株柊樹過去也常出現在聖誕節卡片上,背景常是皚皚白雪,堅挺光亮的綠葉與鮮紅欲滴的漿果,簇擁纏繞成一片佳節感恩氣氛,遠方似乎傳來陣陣歡樂鈴聲,聖誕老公公的雪橇就要從天而降……

這些年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常有這種穿越古今、東西交融的錯置感,不得不佩服京都人對「時間」與「空間」的巧妙運用,技巧之純熟、手法之高明,令人嘆為觀止。所有的距離都是經由精密計算後創造出來的美感,不露痕跡,是一種看過千年繁華、歷盡滄桑的洗練風格。

以京都名庭為例,不論何種型式,都可以在喧囂的塵世中迅速切割出一方宇宙,讓靜觀者洗心,從一砂一石、一花一葉窺見天堂。枯山水以石組、白砂象徵流水、大海,萬頃波濤如同靜止,幽遠枯寂的意境適合參襌。池泉迴遊的庭園,常有小橋流水,美麗的池塘波光灧瀲,群鯉迴游,適宜闔家觀賞。如果再將遠山借入景中,更是一絕。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也是一種文學筆法,或作家的生活寫照。文友劉黎兒在《京都滿喫俱樂部》書中說:「到了京都,就會發現文人很偉大,只要文人品評過或有點關連的地點、食物,現在都身價百倍。」她自己覺得這幾年為了川端康成多付了好多錢,就是為了住進川端當年寫《古都》的柊家,「柊家單靠川端或志賀直哉等人曾經住過,就能吃好幾代呢!」

過去京都這些飯館、料亭可是經年累月免費提供文人食宿的哦!現在還可以看到很多川端康成的題字,據說「數量驚人」,黎兒學姊猜川端康成若不是人太好,就是他曾免費食宿過的名店不少!這兩個猜測都很有「禮貌」,嵐山光三郎在他的《文人的飲食生活》書中,下筆就很不客氣了,他認為川端康成是個「吃白食的高手」,「他找人請客的方法,就是積極但被動地讓對方覺得非這麼做不可!」

川端康成一歲喪父、二歲喪母,七歲祖母過世,十歲姊姊過世,十五歲唯一的親人,祖父也撒手人寰,變成孤兒的川端康成輾轉寄養親戚家中,所以嵐山光三郎說:「晚年的康成吃的是安眠藥,年輕時吃的則是別人家的飯。」看了頗令人心酸。由於出身貧窮,川端康成成名後對金錢變得毫不在乎,甚至輕視。成名了,只要開口就會有人送禮,他變得十分奢侈浪費,他的夫人秀子曾說:「即使家境清寒,還是要買鯛魚和龍蝦。」可見他甚為極端的個性。

六十二歲完成《古都》的晚年,川端康成必須依靠安眠藥藥效發作後,邊打瞌睡邊寫小說,他視《古都》為「異於尋常的創作」,想必居遊京都的那段日子精神狀況並不好。因仰慕他的文采和盛名,免費讓這位老人家食宿應該也是店家樂於提共的善舉,川端康成不也留下許多無價的招牌題字,與其說是「文人的金錢效果」,不如說是另一種「文化財」。

川端康成是個胃口很小,一個便當可以分四次才吃完的美食家,也許小時候窮怕了,捨不得一次就把食物吃光;也可能從小沒得吃,把胃口餓小了。他在京都住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心目中那個古老美好的古都,已經逐漸遭受破壞,為此頗為疼惜。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是千古不變的原則!從1963年興建京都塔之初,就掀起軒然大波,老京都人恨極了這種高聳入天的怪異建築;更遑論1997年開幕的京都車站,華麗的鋼管天篷,可隨時變成展場的大廣場或大階梯,從議論紛紛到現在變成建築系學生的朝聖景觀,京都人心中想必也是百味雜陳吧!

想像半醉半睡半醒的川端康成,有時伏案寫作,有時大啖美食,在古都的巷弄,也許隱藏更多秘密,靜靜候在那裏,等待旅人發現。

◎京都之心‧郁見幸福部落格:http://blog.udn.com/wenwings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ayen2009&aid=400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