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錄自活佛恩師歷年法會慈悲訓整理摘錄複習:道在最低處
2019/07/24 08:05:00瀏覽1028|回應0|推薦0
恭錄自活佛恩師歷年法會慈悲訓整理摘錄複習:道在最低處
◎什麼是善知識?
又誰是善知識呢?
(班員答:前賢、同修、道親)
可是有的前賢修得好,有的前賢修得不好,那怎麼辦呢?

◎徒啊!那個也是善知識啊!不管修得好,修得不好
老子說:
善人者,不善人之
不善人者,善人之】。


◎所以說:「芻蕘可採
這意思是說,種田的農夫,或者再下賤的人,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不要看這個人不起眼,他的出身不好,就瞧不起人家。真正博學的人,真正好學的人,是看到什麼都能夠學習的。


◎我們要知道「芝草無根」,意思是說一個人出身雖然不好,可是人家有志向、有理想,人家有深度、有廣度,因為他看到什麼,都可以謙下地去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

◎你和人相處,就算這個人不好,那也是你的一面借鏡;看他不好我要提醒自己,千萬不能跟他一樣;看到他好,我更要見賢思齊,這樣才能精進。

◎徒兒們要知道,修道是需要靠善知識來互相幫助,讓你們慢慢前進的。


◎經典是文字,但前賢教我們不執著於文字,那是沒有錯。

◎因為我們都知道
文字只是一個印證
只是一個形式、形象。

◎就好像你們要看月亮,或者要看星星,需要經由望遠鏡或手指,才能看得清楚明顯。


◎【經典就像望遠鏡一樣】,它可以證明有星星、月亮的存在,可是它只是一個望遠鏡,它不是星星也不是月亮。


◎【經典是讓你更肯定你們的信心、更堅定你們的路】,所以經典要不要讀?(要)但是不要執著在文字上啊!


◎有時候有些人很奇怪,就是偏偏要找我們的麻煩、抓我們的缺點,但我們不要因此而難過,把自己設定了角色,認為我的角色是一個講師、是壇主,我是來教你們的,你們要聽我的

當你給自己定了一個角色時,你就會開始難過,因為一般人總是對方角色的人不滿,開始會有生活上面的不協調。雖然你們比人家行、比人家有經驗,聽的道理也比人家多,可是內德也是要修得比別人好啊!


◎不可以說:我是來教你的,你就不可以教我
如果你渡的人愈聰明,你就要愈笨一點。


◎為什麼說「柔能克剛」?
  為什麼說「大智苦愚」?
  人家愈聰明,我們就要愈有智慧
  智慧就是內斂,往裡面藏【一】點。


◎徒啊!當人家指正你們說:某某講師啊!您這個好像做錯了喔!這時,你怎麼回答?會不會心虛?硬要說自己對嗎?

◎徒兒們要是好好修道,就不怕做錯事。
人就是不足才要修道啊!

◎有過錯難道就要難過嗎?
聞過則喜嘛!笑一笑說:
唉啊!是我做錯了,改一下,不就好了嗎?

◎我們有錯處,不用怕去承認
要說:啊!是我疏忽了,是我不注意。


◎並不是承認了錯誤,人家就不聽你的話。不用怕,這是修道人德性的展露,這才是修道人的本質,不用怕人家指責你的錯誤。是是是,是後學的不足,是後學的疏忽。你這樣說,人家就學習你,你就是人家學習的標杆模範。


◎所以,不用怕做錯事,做錯了再做一次嘛!不要怕人家說你不好,因為,只要是人就會做錯事。

◎或許徒兒們會覺得自尊心受損
  但修道就是要學著受羞辱嘛!
修道如果不受一點羞辱
不受一點委屈
不受一點污辱
人家不知道你在修道
那你的德性怎麼展現呢?


◎徒兒們!要從內心去改變自己,不然就變成皮笑肉不笑了。要肯定自己,相信在修道方面,誰都難免會不圓滿,被人家講一下也好,徒兒們才知道要更進步,不是嗎?

◎你們知道嗎?以前你們在天上的時候,怕下來會回不去,於是找了兩堆人。


◎這堆人對那一堆人說:
我下去的時候,你們要負責講我的不好。


◎而那堆人也對這一堆人說:
以後我下去,你們一定要負責鼓勵我。
好了,現在你們下來了,就有兩堆人不時的在左右你們


◎有時候會遇到一堆人說你的不好
有時候會遇到一堆人鼓勵你
這是你們以前約好的,知道嗎?

◎捨身辦道難免都會遇到人家的攻擊,但是好不好也都是人家講的,你們不能因為人家講,就固執起來,就覺得自己一定對


◎徒啊!修道是修自己,你自己不修,對自己是沒好處的。


◎住在佛堂的人,都是最充實的、學得最快的,住在佛堂也最接近點傳師、最接近前賢了,點傳師們的精神、前賢們的德性﹒你們應該學得最快,因為你們沾盡了天恩,所有的好處都讓你們先得到了。


◎但是有沒有比別人進步?
是不是依然沒有道念?
脾氣毛病導是沒改?
人家依然說你們沒有道氣?


◎人家對你們的建議,徒兒是不是有改變?還是因為人家給你建議,你們就難過了?唉!真正應該難過的是,明知做不好,又不努力去把它做好。


◎徒啊!遇到挫折時
要把事情想清楚
為什麼我會做成這樣
為什麼我會這麼不足
難道我就不能改好嗎?


◎既然要修道,就要盡量改,你們會不知道怎麼改嗎?
只要你願意,一定有方法的。

◎做不好,有沒有方法做好?只要你們願意講出來,就有同修幫你們互相解決,只怕你們悶在心裡,怕面子問題不敢講,或固執不認錯,知道嗎?


白水代表什麼?
隨圓就方、無孔不入
謙虛低下、飲水思源


水的德性,隨圓就方,被擺到什麼容器裏面,它就是什麼樣子,它並不會因為不滿意這個容器,進去了就不變成那個容器的形狀,對不對?

◎所以啊!喝白水要掌握當中的意思,到圓的地方它是圓的,到方的地方它是方的

另外,水還有一個德性,它可以洗滌污濁,從不會因為這個東西太髒了而不洗


還有,水一定是從上頭流到下頭,這好比君子,祂一定是往低處謙恭,就好像有德而無所不在,有道而無所不容。


◎徒啊!有時候你們也可以看看勵志的書,每天一早起來,呼吸新鮮空氣,想一想:我今天有道可以辦,實在是太幸福美滿了


◎眾生實在是太迷昧了,我講的他聽不懂,沒關係,明天我再成全他。每天都要有希望、有理想。


◎這個世界是美滿的,不能因為人家怎樣,就覺得難過,還是要修道,還是要帶給人家快樂;也不能因為人家不修道,我們就跟著消沉下去。


自己要做發電廠
  自己要能源充足
  才能不斷的給與人家。


◎如果自己很容易受到影響,怎麼給人家信心呢?人愈多電力愈強,是可以互相影響的,你影響我,我影響你。


◎本來兩個人都很傷心、很難過,其中一個人說:唉呀!看開一點,事情也沒有糟糕到這樣。

◎另一個就會說:我們再想辦法好了,也許這是天意。這樣才能長長久久、快快樂樂的。


◎你們上課時前面的這排都給誰坐?(前賢)
誰知道誰是前賢?
每人都謙虛啊?
不是前賢就不敢坐?
一定要排一個位置
排一個名字,你們才敢坐呵?
◎明明這是該你坐的,你不坐,那後面人家怎麼坐?然後位置老是空在那兒,叫點傳師坐啊?你們其它人都不敢坐哦?謙虛嗎?


◎謙虛不是這樣子哦?但也不是教你們做人不用謙虛,只是該你們坐的椅子若是不坐
要叫誰坐?自己的責任要承擔起來


◎你們不坐自然有人坐
天事你不做自然有人做。
誰坐?做得起仙佛的人坐
做不起仙佛的人就甭坐
這是一個機會。


◎徒啊!修辦道就像吃飯一樣,你沒有實際去參與去經驗,就不能體會,沒吃到豆乾就不知道豆乾的味道


◎這好比我們在為人家解決問題時,人家的問題我們沒有經歷過,只會告訢人家:你就這樣做、你就那樣做就好了嘛!


◎感覺上是很容易,因為痛的不是我們,你們沒有去體會人家的痛,所以就不能解決人家的痛苦,只是一直叫人家捨出來、捨出來,你們沒有經歷過,不能體會人家的心,你們不是當事人,感受不到


◎所以,徒兒們是不是要經歷一下?為什麼諸天仙佛要下來打幫助道,因為諸天仙佛體會過人間所有的苦、做人的痛。

◎旦夕禍福在轉眼之間,無常即刻到哦!
所以,要在你們有限的生命當中,培養出你們的精神。
要怎麼培養精神呢?
為師這裡所說的
精神是要有深度和廣度的。


◎精神要怎麼樣才會有深度、有廣度呢?
什麼是深度?
什麼是廣度?你的精神其深度,就表示你的內心有涵善。


◎你內心的涵著
  內在的修持
  你的慈悲心
  你的天良有多少?就有多少的深度


◎所以有人說:「這個人很膚淺」,因為他的內心沒有涵養,與人斤斤計較、不圓融,所以人家說他膚淺。


◎精神要如何才算好呢?
就是培養你們的深度。
而什麼是廣度呢?
廣度表示沒有邊際。


◎怎麼樣才能讓精神達到廣渡呢?聖賢仙佛因為把整個生命都付出給世界、付出給國家、付出給社會,所以,他的精神就很廣。


◎如果你只把生命奉獻給自己、奉獻給自家人,那你們的廣度就有限。


◎你們是天地人三才之一
你們有你們的使命
有你們的責任
你們的使命和責任就是
代天宣化。天不能言、地不能語,你們就有這個責任與使命,去把上天的意思傳達出來。


◎如果你的修道只是為自己好,那麼,你的精神就不能廣為流傳。這種既沒深度又沒廣度的精神怎麼能流傳?


◎人啊!就這一世了,你們只有這一生,不要以為說「沒關係,我這一生做不好我還有來世,而且我也不太想回天。



有的人真的是這樣想喔!
為什麼我要回天?
我不要回天啊!
該做的我偶而去做一做就好了。
◎為師要告訢你們,回不回天這差很多喔!你不回天,那你要去哪兒呢?【要回去哪裡】呢?


◎你以為你一定還會再來做人嗎?都不知道,對不對?
你只知道你這一生但卻
不能預測你有沒有來世】?
也不能預測你是上天或下地獄】?


而你這一生到底還剩多少時間?這也是很難預料得到哦!你們都知道時間是不由人的,但是你們可以好好的過這一天


◎這一天要怎麼過呢?
在工作的時候,是不是盡心盡力?工作完畢之後
有沒有天天充實?
有沒有天天精進?


◎有沒有反省一下今天是否犯了哪些過錯?是不是曾說了不圓滿的話?


◎如果有的話,下次就要改進,這樣才會進步。不然
修道十年是修道
修道二十年也是修道
沒有一點進步,那倒是其次。


◎若是求進步,修道一年我也進步一點,兩年我也進步一點,這多少有進步嘛!總比沒進步好,就怕自己太會原諒自己了。


◎徒啊!你們修道的精神在哪裡?為師為什麼一直要重覆這點?因為修道的精神是你對天命的承擔、對使命的瞭解、對你生命的開啟。


◎可是,你的生命真開啟了嗎?
你們的心門開不開全看自己,老師我也幫不了你們呢!


◎為師今天說了許多道理,但是沒有說到「人」。你們來到佛堂講的都是人事,卻沒有談談道理。


如果你們認為講台上講師講的才是道理,那可錯了。


◎徒啊,你們要讓自己習慣在「平常」開口閉口就要講道理而不是專講人事
不要講家庭
不要講辛酸


你有問題跟  老母講
跟老師講都沒關係
但是你跟別人一講話就是是非
所以人事問題總是那麼多。希望你們要多講道理啊!


◎徒兒們!要學習水的那份精神,因為它包容、因為它乾淨,因為它在地上給人類、萬物得到了一個實惠,所以咱們要效法水的精神。


◎把它放在杯子裡頭,它就呈圓形、呈杯子的形,你把它放在盒子裡,它是不是呈方的?水能屈能伸。


◎所以人與人相處就要學習水,不管什麼個性、什麼脾氣的人,咱們都能夠相處,不管是圓、是方,是不是啊?這個就是「仁」。


◎為師跟你們講,修行要能忍色、忍慾,不管是乾還是坤,都要會忍。忍呢,就是能夠【控制自己的心裡、控制自個兒的心念】。


◎那什麼是「色」呢?
一切奇形奇相,眼睛看得到、身體感受得到的範圍都稱為「色」。


◎那麼,為什麼說乾坤都要忍色呢?因為你們通常看到美色啊,忍不住都要多看一眼,是不是?


◎還有一些不該看的,還是會很想去看它,因為自己太好奇了。所以呢,這時候就要用「忍」,看你是不是能夠控制得了自己的心?


◎咱們說包容是要包容人家的缺點,是不是?這個字就落在「缺點」兩個字上。


◎為什麼說落在「缺點」兩個字呢?是不是每個人都有缺點哪?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優點哪?但是你的包容就只落在人家的缺點上。


◎當你開始要學習包容的時候,你對這個包容還不大熟悉,是不是?你要試著去用它,但是,因為你今天是落在缺點上,所以你就會時時刻刻、很敏銳的就看到別人的缺點,這時你才提醒自己要包容,這個功夫就慢了一點


◎我們應該說,包容人家的優點和缺點,那就是全部了,是不是?就不會老是看到人家某些地方跟自己不大一樣,看到人家處理事情的方法跟我不大一樣,心裡頭就癢癢的,一直想要發脾氣,是不是呀?


◎因此你們都在這個,想要發脾氣的時候才想到用包容,是不是?這是有所偏頗的包容,應是對別人的優缺點都不執取才對啊!


修道就像登樓梯一樣,「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道在最低處,你們應該明白,心性上的修煉不在外在,也不在於形式上


◎今天老師藉這個假肉體跟你們說話,一旦老師靈性一走,老師在哪裡?(眾答:在心中)


◎每一個人存著至愛去發揮博愛的精神,不想得到回報,不想得到豐收,把至愛至仁完全發揮表露無道,這就是天道的弟子,也是濟公的再現啊!


◎心中無物、無掛礙,老師所引導一縱、一律、一語都在契應這個道,真正的修行者是不用為師我來帶動的,應隨時隨地都可以靜心


靜心不在形象,也不在於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在心中能時時刻刻地體悟


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心靈上而超越,而不是活在在點傳師、講師、辦事人員的操持當中


◎老師我不是曾經說過嗎?
徒兒傻傻的沒關係,傻人便到家就好,是不是?


◎修道、辦道
不是憑你的口才能力
不是計較誰贏誰輸
誰辦得好、誰辦得廣


◎輸贏是在於什麼啊?真修實煉。你們在社會上常常有口舌的爭論贏,是不是?決定在誰啊?會講話的人嗎?有用嗎?徒啊!從你們的口修起,好不好?


◎徒啊!多找別人的好處
多看自己的不是
要低心下氣
才能在道場立定
才是一個好的標杆、模範。


不是穿著一件白上衣、藍褲子或藍裙子就是「道」。


◎當你卸下這些衣物時,還要讓人感覺你有道氣、有道的精神,你把道演活了,這才代表你是一個修道人。


◎如果你只是穿一件道服,而沒有道心、道氣
老師我也要勸你乾脆別穿了
因為你不是代表一個真正的修道人啊!


◎今天徒兒不修則已
一修就要修得轟轟烈烈
徹徹底底,修到最終了
好不好?


修到最末後,我們來看看是不是每個人都能保持初衷?
永不退轉?


◎你們怕不怕病來磨啊?
怕不怕死啊?
既然怕病又怕死
那更不用說怕劫、怕考了。


◎既然怕死,為什麼不好好的活呢?不要虐待自己,要善待自己,要愛惜自己,好不好?


並不是讓自己吃好、穿好、住好,而是要開開心心,每天快快樂樂的,遇到痛苦,以智慧來解決,不要只是以你的能力、經驗來判斷事情,或拿來看人、看事、看物


◎徒兒可知修道和人生有什麼關係嗎?人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而修道路途就是你的人生路。


生就是在修道,人的一生就是為了學習更多、更新、不同的體悟,更多的成長而來的;而修道也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肯定、更多的信心,就是這樣而已。


◎什麼是「口中言少」?
就是說咱們嘴巴講的話要少一點,不該講的咱們不講,該講的咱們要講,就是這個意思。


◎所謂「禍從口出就是要謹言。
還有我們也※【不談論術流動靜】,不要去講


◎今天倘若你看到了一個景象,你就講說個景象像什麼,它又代表什麼什麼?結果搞得人心惶惶的,所以才說,咱們要謹言。


◎「心中事少」,就是咱們心中的雜念要去除,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這意思是一樣的。


◎還有「夜中眠少」,咱們人都有一個固定休息的時間,如果超過了這個固定的時間,就謂之貪。


◎知道貪什麼嗎?就是貪睡,睡多了咱們就會神魂顛倒,損咱們的血氣,這樣懂嗎?


◎「肚中食少」,為什麼要食少呢?你看看現在的人是不是非常好命?吃得非常得多,你吃得太多的話就會傷了你的胃,而又吃太多慾望也跟著就多,雜念也會更多,那你的心就更不得清靜了。


◎為師希望你們秉著這四點好好去做,好好的去修,祝你們萬事都如意、快樂啦!


◎為什麼要承擔責任?徒兒們怕不怕責任?承擔責任一定會有壓力,但經過壓力之後不就真空了嗎?真空就生妙有,妙有就生無上。


有壓力是不是就受約束?
是不是就不自由?
徒啊!什麼人最自由?
什麼人最不受約束呢?
自由就是不受約束,沒有人管,我行我素,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就是要天不怕,地不怕嗎?如果要這樣來定義自由,那麼什麼人最自由?就是壞人,壞人是不是最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好人最不自由,要守禮貌、守規矩、守三網五常、守四維八德、要收束身心、改脾氣、去毛病,敬天地、禮神明……你說自由嗎?不自由一不自由成就最大,對嗎?


約束就是軌道,有沒有看過火車軌道?
因為是約束,所以是嚴謹的。


為什麼要約束?如果沒有約束,在這名名利利、形形相相的世界久了,人心就會被六賊帶著走,喜歡聽人家說好話,喜歡聽身心不受約束了,想聽的時候就去聽,想看的時候就去看,就不遵循道德規範了。
◎那麼你們還有約束、有壓力嗎?徒兒要知道壓力是在造就你們的。


◎每一個成功的人,哪一個不是歷經辛苦、考驗、折磨才成功的。


◎你們這麼愛惜自己,怕受壓力、怕受約束、怕責任、怕負擔,上天怎麼造就你們呢?你們又怎麼成長自己呢?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必須經過最痛、最苦、最艱難之後,才能超越、才能跳脫。


◎你們如果一心只貪圖享受安逸,小心生於安逸,就死於憂患啊!這是一樣的道理。


修道是辛苦的,但也快樂,因為辛苦所以快樂,因為看到痛苦,所以感覺得到快樂


◎每一個人都有該負的使命及責任,時間到了,你們就要負起自己的責任、承擔起你的使命,勇敢、坦然地去面對它吧!


◎道務要能掌握,經驗要能傳承、落實,才能開創;而開創的過程一定會很艱辛的,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技巧也都不夠熟練,都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好;可是你們也不要因為這個樣子,就減弱了大家的士氣,知道嗎?


◎要互相幫忙,同心協力一起找出更好的方法,才是正確的觀念。第一批去開墾的人,要先鬆土、有雜草要拔掉、有石頭要除去,也要有澆水的人、播種的人。


◎縱然徒兒們沒有經驗,難免會失敗、會做不好,但是,上天就取徒兒們的這一點心嘛!失敗了才可以找出最好的方法。


◎徒兒們是否曾想過:在失敗的時候,把自己犧牲了怎麼辦?因此而退縮、不來佛堂了怎麼辦?不管怎麼樣,失敗了還是要再站起來,聽懂的告訴聽不懂的,明白的告訴不明白的,會做的告訴不會做的。


◎為師要看你們的工作能力怎麼樣,才可以發多少工作給你們做,不要說:我很少做,我什麼都不知道,你們有什麼事再通知我。


要知道,等到你回天了,再通知你就來不及了


在修道這修路上,道理是要不斷充實的,心性的修持也是很重要的,渡人、成全人更是不可少的。


◎同修間要互相拉拔、互相成就,你們會繼續努力、繼續幫辦,對不對? (對)


沒有誰的,你的、我的
全都是老天的修道要去「我」


修道要懂得「隨順因緣」,【心要如如不動】;希望你們心中所求的,不是世俗的事,要知道【知其可止】,即可平安無事;心靜,是遠離危險最好的辦法。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恩前賢無私分享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恩前賢無私分享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恩前賢無私分享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恩前賢無私分享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恩前賢無私分享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12822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