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
2007/06/17 22:04:13瀏覽1687|回應0|推薦3
簡介

「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規劃包括帆船運動公園、南寮休閒舊港、新竹漁港複合遊憩中心、環保休閒公園(含海水淡化廠及烤肉區)、新竹市苗圃、海灘區(含玻璃水族館或活魚儲運中心)、大腳丫公園、環保科技展覽園區(含環保局辦公大樓)、海天一線觀景區(飛灰堆置高地)、港南濱海風景區、港南運河、金城湖賞鳥區、紅樹林公園、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香山濕地自然生態區、美山蔚藍海岸區、海山漁港(含休憩及飲食活動)、鹽港溪口南岸區、南港半月型白沙灣、風力發電廠、五座自行車道特色大橋及南寮漁港至海山漁港藍色海路等景點,全區串連成帶狀行程,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台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

海八景


一、新竹漁港娛樂漁船碼頭
新竹漁港於民國80年正式啟用,屬第二類漁港,面積廣達91公頃,新生地約52公頃,水域及陸域公共設施完善,港區道路交通、公用事業設施均已興建完成,可停放1000艘船筏,條件十分優越。 近年來,休閒漁業及海上觀光遊憩活動之盛行,新竹漁港經市政府積極爭取,進行了娛樂漁船碼頭及運動公園工程,為漁港新添了一處兼具發展休閒漁業及多元使用的設施。
  





二、看海公園
為保有欣賞海景的良好視野,及與海景相互融合之景觀,看海公園以大片的草原,作為該公園最主要的地貌。 看海公園西側豎立的鯉魚旗,為該處增設的新的地標。從新竹漁港遠眺,隨風飄逸的鯉魚旗,似招呼遊客的熱情雙臂,以寬闊的草坪及海景等著遊客親臨。






三、海天一線看海區  
海天一線看海區地處高出海平面約20公尺,擁有良好之眺望海景條件,可欣賞到貝聿銘建築師所設計以傳統產業玻璃特色為外牆之環保局辦公大樓。 該處讓人想安躺欣賞海景的草坪及饒負趣味之廣場,傍晚時分,皆吸引大批遊客在此欣賞海景而流連忘返,為海八景中人氣不斷的景點。








四、港南運河
港南運河自北向南穿越港南濱海風景區,東側緊鄰風景區內各設施;西側與觀光帶自行車道相鄰。另有四座中國式拱橋跨越,為河道風貌增添幾許幽雅的情趣。運河夜景的改造亦使該處票選列入了新竹市「夜八景」之一。










五、紅樹林公園
位於虎山里西濱快速道路下,客雅溪沿岸旁,有一片面積0.26公頃的水筆仔純林,是許多生物聚集點,生物的密度非常高。市府於此興建了紅樹林公園,設置賞鳥棧道、中央軸線步道、沙雕場、攀岩場,結合生態與休閒,適合全家大小親子共遊。






六、風情海岸
風情海岸緊鄰北部最大朝間帶溼地-香山溼地,其香山夕照列入清朝文獻記載之「竹塹八景」之一。該溼地已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而呂副總統為本市沿岸賜名之「風情海岸」景觀石;及由廢棄碉堡改建之廁所,為該處最特殊之地景。








七、海山漁港觀海平台
受限於潮汐影響,海山漁港漁業作業不及新竹漁港繁榮。有鑑於此,市府積極新增該港內各項休憩設施,並在該漁港航道北堤末端興建完成了觀海平台,為帶動當地漁業觀光發展啟動了新的契機。





八、南港賞鳥區
鹽水港溪出海口南側的南港賞鳥區,是一處小而美的生態區,堤內數個水塘,已成為野鳥覓食後休憩的場所。市府委託新竹市野鳥學會在此設置的賞鳥牆,在不驚擾生物作息的情況下,將大自然生物作息盡收眼底。




  

交通指南
自行開車: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
新竹交流道-->光復路-->東大路-->新竹漁港

國道三號(北二高速公路)
竹林交流道(往芎林方向)
台6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西濱快速道路-->於東大路右轉-->新竹漁港

茄苳交流道(往新竹方向)
茄苳景觀大道-->牛埔路-->經國路-->東大路-->新竹漁港

香山交流道(往新竹方向)
西濱快速道路-->至東大路左轉-->新竹漁港

大眾運輸工具:
於臺鐵新竹站下車後,搭新竹客運15路公車至舊漁港轉搭觀光公車到終站即達,公車票價15元




觀光公車

假日看海觀光公車
南寮舊漁港-->海山漁港 票價20元 當日無限搭乘

起程:
南寮舊漁港-->新竹漁港-->海天一線看海區--> 新竹苗圃-->港南風景區(港南運河)
-->風情海岸-->海山漁港

回程:
海山漁港-->風情海岸-->港南風景區(港南運河)-->新竹苗圃-->海天一線看海區-->
新竹漁港-->南寮舊漁港

乘車時段:(每隔20分鐘一班) 季節 站名 頭班車 末班車  
夏季(6-10月) 南寮舊漁港 08:00 18:00
海山漁港 08:45 18:45
冬季(11-5月) 南寮舊漁港 09:00 17:00
海山漁港 09:35 17:35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drew6172&aid=10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