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藥師佛第一大願」是「三世諸佛的大願王」
2022/09/26 09:41:44瀏覽476|回應0|推薦0

李文塗老師講述

我從藥師佛的第一大願領悟到藥師法就是真正的心地大圓滿法。

在第一大願----灌頂大願下功夫的因緣始於民國76年(1987年)。那一年,有個朋友黃居士是南懷瑾老師的學生,平常也親近日本回來的藥師佛善知識,他跟我提到一位簡明德老師,早期留學日本學習中醫回來,對藥師法也有所涉獵。簡老師當時已經八十幾歲了,住在台北,他是以前的交通部長簡又新的叔叔,年少時就去日本深造中醫,早期日據時代能到日本留學深造的人物都不簡單,所以我們興起親近他、拜訪他的念頭。

那時由林中醫老師帶著我們一行五人去台北找簡明德老師。八十多歲的老先生看到我們很高興,他告訴我們日本的天皇系列藥師法是類似國教的地位,很是流行,就像基督教一樣各地都有在傳,所以藥師佛在日本很受尊重,若要學習中醫,必定要了解藥師法,也要學習藥師經。

簡明德老師還說道,天皇藥師系列定名藥師佛的第一大願就是三世諸佛的大願王,當時我聽到此說很是興奮,連忙問他:「請問謝老菩薩,第一大願怎麼解釋?」他回答:「日本人就是這樣說:藥師佛的第一大願就是三世諸佛大願王,我也不知道緣故。」他只知道字面上的意思,解釋不出來,在日本也沒有人能闡釋第一大願的意思。當時在場的有兩位是南懷瑾老師的學生,他們說南老師也有說過不要小看藥師經,其價值比起華嚴經、法華經豪不遜色。華嚴經被稱為經王,有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四十華嚴數種版本,是我們佛教最大的寶藏,而藥師經只是小小薄薄的一本,它的價值到底在哪裡?為什麼不輸華嚴?三世諸佛大願王要怎麼解釋?同樣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我是非常失望,回家的時候心裡就想著:藥師佛第一大願的意思古今中外無人知曉,我一定要知曉。那時我自己就下一個決心,既然大家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就要用藥師經中說的「極善思惟」來領會第一大願,因為世尊對文殊師利菩薩說:「你們要極善思惟,我才要說法哦!」也就是說學習藥師法門要極善思惟才能有成。我就是這樣一直認真的去思考,很容易就知曉嗎?其實還是不容易。

記得有一天我在看藥師經,我讀經不是像淨宗大德所說的讀經時不可以有念頭,最好能不起妄念一直讀下去,我不是這樣,我是一句一句經文極善思惟。為什麼藥師佛會發這個大願?藥師佛發這第一大願是什麼意思?藥師經的經文寫得很直白,藥師佛說祂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祂的報身就要顯現出無量無數無邊的光明來普照這無邊的世界,接下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和八十隨形好護念眾生,如佛無異。

我聽過大家都這樣說,和阿彌陀佛成佛之後放無量光一樣,藥師佛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後,要以祂的三十二大丈夫相放琉璃光來護佑眾生。我就想藥師佛一成佛已經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已經是佛相了,哪裡還需要特別再說出三十二大丈夫相;相反的,祂是要讓我們凡夫從凡夫地轉變成三十二大丈夫相。那時候我體會到這轉變,原來佛心就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因為若是談「相」和「性」時,這兩字的差別要特別注意。佛道一般來說,談佛性就是空性,談佛相就是我們的佛心,心相一體;佛性空,佛心妙用,所以第一大願中的三十二大丈夫相就是令眾生佛心妙用,將凡夫心的業用轉變過來。我就是在這裡自己去思惟,才知道原來這第一大願就是這麼的殊勝、這麼直接、這麼單純、這麼微妙的引導眾生無罣無礙的將凡夫心轉變過來就是佛心,凡夫心就是佛心,是同一個心,只是觀念不同,凡夫心業用,而佛心善用、妙用無盡。

後來我又領悟到:哇!藥師佛欲說大願之前,先說琉璃光注照。所以在第一大願裡,藥師佛為我們預授記,讓我們與祂無異,「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第一大願讓我們當下就能轉變為佛心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所以當我說出我的領悟時,有一個親近南懷瑾教授二、三十年的學生嚇一跳的問我:「你怎麼知道的?」其實我當時還不曉得灌頂的效用,寫密心法時也不知道,當時我只知道琉璃光注照,還不曉得琉璃光灌頂,而琉璃光注照好處在哪裡我也不完全明白,直到這幾年我才知道琉璃光注照就是藥師佛灌頂大加持,藥師佛的大圓滿法關鍵就是在灌頂,所以藥師灌頂神咒就是從祂的肉髻中大放光明,這咒不是口說的,是光中說出來的咒,能除滅一切眾生的苦惱。

真的,藥師佛很護念我,文殊菩薩也很護念我,我才會連續在十三個晚上不知不覺的在睡眠中念藥師琉璃光佛,一直念到清醒,而在此之前我自己是不認識藥師佛的。我接觸到藥師佛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對藥師法是憑著「極善思惟」這四個字一步一腳印領悟出來的,還有憑著----我感覺藥師佛早早就給我加持了。

這一兩年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台灣佛教界開始重視藥師法,也有一些團體用心在弘揚,但是除了讀藥師經、念藥師佛和持藥師咒之外,大家更要明白藥師佛的第一大願。    

(一).第一大願妙在灌頂及明心見性授記。

(二).琉璃光灌頂注照護念我們平安、健康、吉祥。

(三).琉璃光灌頂注照要引導我們三十二大丈夫相,就是佛心起修在當下;你若佛心起修,就是和佛菩薩生生世世同路人,你若用凡夫心修行,還是魔網人,第九大願說得很清楚。

藥師佛對眾生無盡的關心與護念,幫助我們因地佛心起修,八十隨形相好就是要啟發我們大願人間行,無盡的世間行善,並且為我們預授記,令我們如佛無異不退轉。

第一大願很強調自覺自受,藥師佛的灌頂加持就如同虛空----清淨、光明、萬里無雲,這時候我們感受到光明注照下來,就是自受、自覺、自妙用、自相應。 所以談到灌頂不要被騙了,那些所謂的雙修灌頂、什麼有的沒的灌頂 都是騙人騙錢的,很要不得,而且後患無窮。

要謹記,藥師佛的灌頂唯有佛才有力量,灌頂是唯有佛的專利品,不會藉著 其他人或物來做,其他的人沒有灌頂的能力,不是說念個什麼咒、比個什麼手印或得到什麼○○舍利就可以隨便為人灌頂加持,那是騙人、騙錢和騙色的,千萬要注意,修行是個人吃飯個人飽,不要妄想要依靠他人或他物的加持。

我極善思維的去思考、去體悟,才了解藥師佛是這麼好,但是其實我所領悟出來的藥師法未及藥師佛之好的萬分之一,釋迦牟尼佛說:「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佛陀用一劫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或是一劫餘來說藥師佛的好都說不盡,釋迦牟尼佛與藥師佛佛佛道同,說一劫說不盡,而我這個小智慧,才說了幾年,說出的不及藥師法萬分之一的好,「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今生遇到藥師佛,大家要好好珍惜。

 

【藥師法--問答釋疑】

Q:藥師佛的大法輪是什麼?

A:灌頂、佛心、大願人間行。灌頂第一,佛心第二,我們學佛的大願要團結合作,才有辦法大願人間行。

Q:為什麼灌頂第一?不是佛心起修嗎?

A:藥師經裡面是不是灌頂第一啊?先是藥師佛果地佛心的灌頂,才給我們因地佛心起修,這樣聽得懂嗎?因地佛心三十二大丈夫相就是來自果地灌頂大加持,這樣你才能修得下去!否則現在五濁惡世末法時代,那些妖魔鬼怪和魘魅蠱道的障礙層出不窮。所以我說佛的大願裡面有祂的含意,我們現在十地品裡面也有其一地一地次第的功能,而次第不離-佛心相應,而相應就要靠灌頂加持才能在這個時代得到安全、安穩和安定。我們能安穩安定,不只是身體上的平安,最重要的是智慧的開發,所以我們若能大家團結合作,能吸引更多人的合作,吸收人才來弘揚藥師法,做更多藥師佛的救苦佛事,這時候我們就有辦法破眾生的魔網。

就算我們現在知道已經定位下來的佛心,但是之前大家聽佛心已經聽千百次了,還是肯定不下來,有時候聽到有人說:「李居士,你就像老太婆一樣經常嘮嘮叨叨說佛心。」其實我不是老太婆,而是心切不捨。你們要珍惜佛心,今生聽到之後,自己要好好的發願,也要弘揚灌頂、佛心、大願人間行,這是藥師佛的第一大願。第一大願中還有如佛無異,就是祂為我們暗授記,我們成佛不退轉。

還有什麼法門比藥師法門更好嗎?沒有!我們希望每個法門都和這個一樣好,重點在哪裡?佛心。佛心起修,自然會得到本尊相應,你若沒有佛心,凡夫心修一切法,是名魔業。凡夫心魔網人的頻率都是和那些魔邪相應而已,以凡夫心修行想要了脫生死是不可能的。

Q:要怎樣才能與藥師佛的第一大願相應?

A:我們要肯定自己的佛心才能相應藥師佛的灌頂。佛心是要自己認知、肯定、承擔,方能感應灌頂;我們自己若是心性軟弱無力,迷迷糊糊不真心,灌頂是不得力哦!不是佛沒有灌頂,佛一切時處都在為我們灌頂,是我們自己心的頻率不能與佛相應,所以修學藥師法,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佛心建立起來。一定要自力建立,才能得到佛力加持;自己要是建立的模糊、軟弱,佛力就不能相應。所以自己佛心要建立,還要真正的佛心有力。

為什麼藥師佛的第一大願是未發大願之前灌頂先行?因為藥師佛體念、關懷眾生,祂很重視我們人人有大丈夫的佛心,卻不能認知肯定,不能顯現出來,所以祂就灌頂先行,幫助我們啟發自己的佛心。以後你們跟人弘揚藥師法,也要這樣說明白。

不要想著:啊!不用了解佛心,也不需要明心見性,一到佛國一定往生,所以老實念佛就好。這樣的想法是害死眾生,要知道你在此用凡夫心念佛就是魔網人,凡夫心魔網人是永遠的魔子魔孫,怪不得現在一萬人念佛,難得二、三人往生。明明就教大家: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是心做佛、這個心就是佛心,大家卻不重視,不要去承擔,問題就是在這裡,不承擔,修行沒有效果。

 

◎藥師佛護念fb:https://www.facebook.com/medbuddha

藥師佛琉璃光學會-藥師佛護念網站:https://www.medbuddha.tw(專修專弘藥師法門道場)

灌頂佛心大願--繁a2-min.jpg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ula5168&aid=177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