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兒童節快到了,我們很愛孩子嗎?( 他山之石 )
2011/02/06 23:22:11瀏覽285|回應0|推薦0

我們很愛孩子嗎?( 他山之石 )

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孩子成為多數家庭的絕對中心,得到千般呵護、萬般寵愛。 這讓人產生一種印象,以為我們因此而更加愛孩子了。 如果說這是對一種社會狀態的描述,我認為基本上是一種錯覺。

有一位叫盧安克的德國人,到廣西貧困山區義務支教十年。 他不要薪酬,也拒絕捐贈,物質生活上跟那些貧困的學生一樣簡陋。 他跟學生們一起玩泥巴,幹農活,每天去不同的學生家裡住宿——這些學生的父母,幾乎都在外面打工。 教學上,他上課不要課本,而是以生活為教材,讓學生們培養出自主性、創造力和責任心。 他說,他把自己交給了學生,把命運鎖定在這裡。

 學生們都非常喜歡盧克安,覺得從他那裡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稱他為“老爸”。 村民們也從不覺得感動,總是擔心他有一天不辭而別。 孩子們和村民可能不知道的是,當局不喜歡他。 先前是因為他的教學不僅沒有依據標準程序和標準答案,而且還教學生“不守規矩”。 最近他又收到警告,威脅他可能被驅逐出境 原因是他在媒體露面,談論中國教育及留守兒童的問題。 盧安克還想在中國繼續呆下去,所以他關閉了自己的博客。

 顯然,有關部門愛自己遠甚於愛孩子。 孩子們快樂不快樂,他們不在乎;孩子們的學習,只能背誦通過自己審定的標準答案。 正是這些標準答案,把孩子們塑造成一個個標准人。

 不符合標準的外國志願者要被“驅逐出境”,不符合標準的學生則處於生死邊緣。 河南省孟津縣初一學生雷夢佳,因為不夠文雅、愛打架而屢遭退學,最後班主任引導全班同學“民主投票”,讓她離開學校,回家反省。 雷夢佳來到學校後面的河邊,在河堤上留下遺言之後溺水而亡。

 一個孩子在學校受辱,走到生命的盡頭。 對於這起悲劇,雷夢佳的老師和校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連一點歉意都不願表達,而是千方百計推卸責任,拒絕反思。 先否認她是自殺,認為可能在留言嚇唬人的時候被河水沖走;隨後,又宣稱其死亡跟“民主投票”沒有關係,她的外向性格應該能夠承受這個打擊。 讀到這些報導,我真的為中國的教育感到難堪:自己的一個學生死了,學校的全部回應就是反复說“這不關我們的事”。

一個月之後,邯鄲市高一學生小卓(化名),因為帶MP4播放器到學校,被班主任勸退回家反省一周。 回家之後,小卓在窗戶邊牆上寫下“我害怕呢”四個字後,縱身跳下,當場死亡。 學校的反應,同樣是急於撇清責任 左一個規定,右一個制度,以為合乎這些規定和製度,非人性化的教育就可以免責。 殊不知,正是這些標準化建構讓學生無路可走。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我們——成人社會——又將祝他們節日快樂,然後半是強迫半是誆哄地,讓他們表演快樂給我們看。 至於這個節日的本意,早已經被我們屏蔽了。 

世界上有不同的兒童節,其創設之初的主旨幾乎都不是簡單地呈現兒童的快樂,用來證明我們已經很愛他們,已經讓他們很幸福;而是警示要保護兒童的權益,包括他們的生存權健康權受教育權利按照保護權益類節日的國際慣例,最好每年的節日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 不用說,今年中國的主題應該是異常沉重的“安全”二字。 

在這個新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的春天裡,不到50天時間內發生了5起大規模的屠童事件。 全國各地警方還稱偵破、預防了更多的慘劇發生。

 遺憾的是,可以想見,今年的“六一”,除了又將是一個歡樂祥和的幸福節日之外,不會再有任何主題,更不會讓人討論安全問題,儘管它事實上是每一個家長心中的焦慮所在。 在展開校園“嚴打”行動之後,有關方面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宣告校園已經很安全,我們又打贏了一場艱苦的戰鬥。

 用以警醒權益的節日,淪落為只剩一聲空洞的“節日快樂”。 對於很多民眾來說,這是一種無意識行為;在官僚體系中,則是製度性的刻意為之——我從中看到的,是對兒童的傷害,而不是愛。

2010052518:11:33分類:長平的個人空間--誰是誰非  未分類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305-6650.shtml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pineatks&aid=48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