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25 06:08:33瀏覽2095|回應0|推薦0 | |
太初有道,道比一切都早,比宇宙還早,因為宇宙是祂造的,造物主總比受造之物更早存在,所以稱為太初,太初比起初早,在太初就有了道,道就是神; http://www.chinesebibleonline.com/book/John/1 神是無形,無名,無聲,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神就是道,道的運用是德,德就是良心,言行道德,神同行同在!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8028718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者,在「一」之前,所謂「一」,即是所謂的本體論的「本體」、現代西方的存在哲學的「存在」,此「一」者,即指萬物統一的本質。 「一」本身便不可思議,因為可思議者必須分辨能思議與不能思議之事物,此即是分別心,即是「二」,即是「陰陽」,等而下之而有萬物可言。 「一」即不可思議,是故「道」更加無可言說,無可思議判別之理。 需要注意的是,「道」在不同的地方,可指可以實踐的「道路」、理論體系的「根本」,與此不可言說之「本體」、更甚於本體之上的超出有無存在的「概念」,後者即是無法討論的「道」,而之前的「道」是可以理論、切實可行的事物。 不可用言語表達[編輯]《道德經》第一章一開始就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對此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一般來說,這裡第一個、第三個「道」字解作「終極真理」;第二個「道」字解作「言語,說話」。意思大概是:「可以用言語解釋妥當的『道』,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若果我們給予『道』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也肯定不能把『道』形容妥貼。」 由於人認識的局限性,我們所說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無法窺見道的全貌,故無法反映道的本質。例如我們說這是一張桌子,可那是我們的說法,它是什麼呢?是一堆木頭,還是一堆原子,都只反映了它的一個側面。 正因為「道」本身是不可言說,所以老子在《清靜經》後來寫道:「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也就是說:「這個『道』字雖然不肖,但我(老子)還是先把這個終極真理叫作『道』好了。」 但儘管道的本質不可言傳,但包括《道德經》等典籍都在言說道,「道不可道」本身也是在描述道,實際上不是在言說道的本質,而是言說道的存在,即是道的本質雖然無法具體描述,但其存在是可言的,但也止於「祂存在」而無法進一步言說。這和現代西方的存在哲學的「存在先於本質」異曲同工。 泛生萬物[編輯]《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意指「道」是所有創造自然,及自然變化的法則,是一切事物的規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此處,老子道出宇宙發源形成論。道家的太極印正是體現,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 道既獨立於萬物,又內在於萬物[編輯]《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就是說,人的法則在地裡頭,地的法則在天裡頭,天的法則在道里頭,而只有道的法則是自在的,本源的。 道也是道路的意思。是事物發展路徑。路徑是事物規律的外在體現。因此,道理與道路就統一了。 實際上「道」字本身的字形也表明道在萬物中。《說文解字》:「道」,從,從首,謂長行,首: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所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意即面向哪裡,道在哪裡;走到哪裡,道在哪裡。 道與德的關係[編輯]
《莊子》中的道[編輯]無處不在[編輯]《莊子》外篇《知北遊第廿二》中,有這麼一段: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嘗相與游乎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旡所終窮乎!嘗相與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寥已吾志,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徬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物物者與物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莊子在此回答東郭子 問「道是甚麼」,大意是說:「『道』是無始無終,無所不包,無處不在。人要學道的話,當看鼻涕蟲,當看屎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過,才能觀見『道』的法則與偉大。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道」,即宇宙規律,一直是各家學說、各個學派所追求的總歸宿、最高目標和境界。 安貧樂道是我國古人的一種立身處世之道,也是自古以來為人稱頌的美德。「安貧」反映的是對清貧的物質生活安然恬靜的一種坦然態度,「樂道」反映的是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儒、釋、道在傳統文化中的淵源傳承,使得歷史上有很多安貧樂道之士,他們不為世間貧窮、富貴等外在環境所動,始終道心堅定,以學道、悟道、得道為最大的快樂,以下舉些例子。 孔顏樂處 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意指如符合正道,即使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也是樂在其中了。孔子還曾這樣描述自己:「其為人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稱讚他的學生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說顏回使用非常簡陋的竹器吃飯,用瓢飲水,住在陋巷,別人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處之泰然,不改安貧樂道的心境。對於孔子、顏回這樣品德高尚的人來說,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精神境界的追求,人們把他們這種融於道的心靈深處的快樂,安貧樂道的精神,合而稱之為「孔顏樂處」。 孔子倡導儒家道義擔當的「安貧樂道」,對「道濟天下」的堅信,「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提倡道德教化,經常勸人安貧樂道,完善道德人格,幫助人們從功名利祿的貪慾中超脫出來,勿因迷失人生方向而墮落。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告訴人們知順天命,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安貧樂道了。 孔子和他的學生把實棧道義作為自己的理想、信念、準則,凡事以是否符合道義為前提,周遊列國而弘道。以人道去符合天道,人心合天心,以達到「天人合一」。後來的儒家知識份子都以尋求「孔顏樂處」作為自身內心世界充實的理想境界,追求崇高的道和「天人合一」。 曾參弘道 曾參,師從孔子,在修身和躬行禮儀上頗有建樹,傳承孔子主張,弘揚道義,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曾參每日在家白天躬耕隴畝,晚間刻苦學習到深夜,生活窘迫,魯國國君聽說了他的品行後,非常關心和同情,決定贈以「食邑」。他固辭不受,依舊「敝衣而耕,常日不舉火」。(《孔子家語》)使者曾勸說他:「先生非求於人,為何不受?」曾參對使者誠懇的說:「我常聽說,受人者畏懼於人;予人者驕傲於人。縱然予人者並不驕傲,但我能不畏懼嗎?再說,無功受祿,不如自食其力。」因此,曾參依舊無怨無悔的過著貧困的日子,自得其樂。 曾參周遊列國時,齊國想聘他為相,楚國欲迎他為令尹,晉國有意尊他為上卿,但他看到自己施惠於民的建議未被採納,於是堅辭不受,始終從事教學,四處授館。後來他到衛國,與同學子夏等設教於西河一帶,從者甚眾。當時他的同學子路正在衛國做大夫,有人建議他去找子路,定能獲得高官厚祿。曾參說:「我以宣揚『仁』為己任,並不求名利。寧願在西河教學,過安貧樂道的生活!」曾參一直住在西河岸邊,有時連續三天不生火,十年沒做過新衣服,儘管生活如此艱苦,卻依然樂觀開朗,教學之餘,散步河邊,拂著輕風,唱著《商頌》,怡然自得!曾參編著了《大學》、《孝經》等經典著作,流傳後世。 約翰福音 http://bible.congfang.com/ “道”在不同的文化裡有不同的意思,你認為約翰的道是……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