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3/19 01:56:02瀏覽1186|回應0|推薦0 | |
2019年3月16日 下午7:0[洛桑觀點][多做事、少生病]😌😌佳文共享
如意算盤好像不是這樣算的。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過度安逸的人與過度勞累的人,是病魔最喜歡找的兩種人。「勞逸與健康」、「壓力與健康」的關係,都呈現U形曲線。意思就是,壓力太大或太小,勞務太多或太少,都是最不利於健康的👨🏫。 怎樣最好呢?剛剛好最好。 古代醫者提醒,愛睡懶覺,一睡幾十個小時,傷害的是「氣」。成天坐著不活動,傷的是「肉」。特別對年紀超過35歲的人來說,拿久坐與常走動的人比較一下,久坐者的肌肉、骨質流失速度肯定大於常走動、常做抗阻訓練的「健」人,有在運動健身的健康之人😅。(另一種「健」人,是對別人的過錯很健忘的人,這種人也很好命) 回到正題,嚮往輕鬆的生活,到頭來身體出問題,反而更不輕鬆了。為什麼我說人有事情忙才好,太過安逸不OK?是這樣的。 🧠用腦太少、不接觸新事物,導致抗壓性降低,遇到一點小事就容易爆炸、大崩潰。頻繁用腦至少有兩個好處,除了考試都考100分外,還能讓人遠離阿茲海默症的威脅。 人體大部分器官都是用進廢退的,腦也是。生了個聰明的腦袋不用,小心下輩子投胎變成水母喔😱。 🧠心情上愛偷懶,代謝消化也怠工。你的心是身體各部位的王,心懶倦,下頭的臣子脾胃肝膽有樣學樣,也不會太認真。最明顯的就是消化不好、新陳代謝慢,食慾太好或太差,形體虛胖、人又沒什麼力氣。 我以前看過一個泡麵廣告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有句台詞是說「趕快動一動,等一下還可以再吃好幾碗。」真的是這樣。能勞動的人,是有福氣的人,身體越動越有力,東西還會變好吃😋。「腹」能量照顧好,人就有精神。 🧠循環差,人易老。氣滯血瘀不但全身性地影響到健康,也會使慢性病久治不癒。循環不順暢,可能出現的狀況包含嗜睡、懶得說話😶、頭暈眩暈😵、不知怎樣就是很煩😤、莫名火大😠,以及血脂血壓血糖升降異常。 我們在做預防工作時,最基礎也最重要就是令循環通暢。循環通暢對人體細胞的再生、從疾病中康復的自癒力來說,是必要條件。而心腦太安逸、身體太安逸,則是應該避免的。 安逸過日子真的比較輕鬆嗎?想想看你認真動起來時,思慮順暢敏捷、身體很溫暖、每天起床都很有精神、擁有陽光般好心情、迫不及待想要嘗試各項新事物、爬樓梯不會喘、狀態年輕皮膚好、能夠享受吃美食的愉悅感,甚至有可能不再需要服用慢性病藥物。 想想這些好處。 如果能讓生命變得豐盛,又何必去追求那其實到頭來一點都不輕鬆的「輕鬆」呢?這樣一想,就覺得有很多事等著我去做,其實滿好的😌🙂。 想讓自己更快樂1222中,快樂是個看似簡單,但卻隨著生活壓力逐漸遺忘的因子,也往往隨著年紀的增長、對世事的認知,有著更無法豁達的開朗。你或許覺得自己生活煩悶、總是面對工作而提不起勁,在各種壓力的累積和怨懟下,人生彷彿就是場苦難;你無法想像那些每天面帶笑容的樂觀開朗、或是那成功背後的直率坦然──心理醫師強調,屏除負面的想法是極大關鍵。他分享,「快樂的起點是消弭自己的負面想法,畢竟我們天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思緒,消極的情感肯定對幸福有害。」他統整了這些念頭,提醒人們也許稍微改變,你會發現自己的不一樣。 1拖延、「我以後再來做」
有些時候,人們常常為了逃避某一個勢必要面臨的問題,而在可能的狀況下不斷拖延,然而這樣所導致的後果,是在日後真正要面對時產生更大的壓力。「訂定正確的時程不僅有激勵效果,也能夠增加許多自信。」 2悲觀、「任何災難性的思維」 一件壞事並不一定總是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但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很容易讓你的想法達到黑暗的一面。「要打擊這種想法,建議每個人在遇到狀況時都要羅列出正反結果,也能透過這樣的思維過程邁向成功。」 3比較、「他們的生活比我好得多」
社群媒體的一大表象,就是讓每個人營造自己最幸福且美滿的空間--極致的美食、華麗的旅行──也許看似朋友的生活都過得非常浪漫愜意,但那背後的一切,卻有可能是包裝營造的結果,導致你產生了不如他人的錯覺。心理醫師說,「你看到的只是事件的外殼,一種人們想要別人看到的東西罷了。」 4依賴、「如果那樣我會很開心的」 將你期望的幸福與未來的成就聯接起來,往往是一種危險的賭注,因為最終如果沒有成為預期的狀況發生,往往會產生更大的落差與遺憾。專家說,改變思維方式、循序漸進的慢慢改變,那會更加的快樂。 5後悔、「早知道我就不應該這樣想」
心理醫師說,想判斷自己的情緒就像想判斷自己的體溫一樣,這絕對不是你能控制的標準,「若我們都能控制自己的感受,那怎麼不是人人都幸福呢?」因此,一旦做出自己相信的決定,就應該心無旁鶩的努力,更不要後悔這整段過程。 6抱怨、「這種倒楣事總發生在我身上」 很多時候,這種負面情緒歸咎於自我的想法,成了壓倒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這種思考方式應該完全被屏除,「因為它將個人描繪成不公平環境的受害者,而這只會強化世界如何對待他們的消極態度。」心理醫師說,遇到問題時不應該是深陷其中,而是找出解決點,避免問題再發生。 7自卑、「我希望我看起來更像他」
在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也正是因為與眾不同的特性,人人都扮演著不同的信念。因此,好好地愛自己,而不是自卑或自怨自艾,快樂會自然湧現。 8疑惑、「我應該怎麼樣」 心理醫師說,「應該」這個詞彙造成的影響,比其它任何短語所產生的毒性更大,「因為在這個不確定的情感中,往往伴隨的結果是巨大且難受的,也通常是在事後的檢討,彷彿錯誤判斷而沒了希望,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展望未來,才是最快樂的生活方式。」 9怯懦、「我會嘗試看看的」
使用「嘗試」這個詞等於給了人們一個失敗的安全藉口,也沒有向自己或他人立下一個正確的承諾,「完成任務或應對挑戰時,思想和言語是最強大的,也影響我們行動的能量,如果用『我會這樣做』或『我會盡其所能』,心境會大有不同。」 10挑剔、「如果不完美,那就不值得了」 事實是,如果你只做你認為可以達到完美的事情,那你永遠就不會做任何事情了。心理醫師說,這種思維方式是有害的,因為它消除了我們基本的學習精神,反而以最保守且封閉的態度,去面對可能接踵而至的挑戰,這樣怎麼可能會快樂呢?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 分享連結
[為什麼不能睡?] 太聰明、太有責任感、太有錢、位子太高的人,多半都曾有失眠的經驗。「跟他認真你就輸了」我常勸人聰明不用24小時都表現出來。該聰明的時候聰明、該裝傻的時候真傻,放下、靜心、歸零,晚上會比較好睡。 道理說得簡單,能成功做到的很少😑。 你知道全台灣多少人半夜在床上「煎魚」?翻來覆去就是一點睡意也沒有。至少260萬人!這是比較嚴重的,當成慢性病來處理。至於困擾輕一些的,全台還有近8成的人,雖不到「病」的程度,但有時也是很難睡😴。 一顆小藥丸能暫時解決失眠。但我不喜歡「暫時」,希望不用吃藥,就能一輩子睡得像豬一樣香甜😌😌。怎麼做呢?先來了解一下夜未眠的原因。 🎯睡睡醒醒夜臥不安。常由腸胃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引起。比方說吃吃喝喝太過癮,脾胃過勞消化不良,積食過多上擾心神,打擾了休息。其他還有睡前幾個小時仍密集使用3C產品(視覺受太多刺激,大腦停不下來),或是太陽下山後喝太多水半夜頻尿,以及夜間運動太認真太激烈(飯後散步無妨),都會影響睡眠品質。 我遇到一些個案,自從服用止痛藥、降血壓藥、抗憂鬱藥、利尿藥、調節心律的藥物之後,便開始出現失眠症狀。若失眠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就有必要再和醫師討論用藥的必要性與換藥的可能性,又或許劑量不必吃那麼重。 🎯不易入睡輾轉難眠。常發生於急性失眠。通常是因為心裡有一塊放不下的大石頭😣,例如隔天有重要簡報、重要考試、重要約會等等。平常有時間練習靜坐靜心,在這種時候就能派上用場,預防急性失眠。 而長期性的思慮過度、體力耗損過多、熬夜日夜顛倒,也容易造成陰陽失衡、氣血兩虛,使睡眠變成很困難的一件事。最根本就是要改變習慣、調整作息,其次補氣補血,把從前虛耗的慢慢充實回來💪。 此外,有些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外宿,因認床的失眠,建議可攜帶自己的枕頭、小毯子、小玩偶,儘量把睡眠環境布置成能令自己安心的樣子。因時差失眠的,脫去鞋襪接地氣最快👣。 🎯痛醒、驚醒與睡眠末期的失眠。如睡到一半抽筋痛醒,或是頭痛、胃痛、關節痛、呼吸不順、過敏氣喘、高血壓、心臟病,各種疾病也會造成睡眠中斷。屬於這類狀況,治本就是要把最關鍵的疾病治癒,其次才是養成助眠的種種好習慣。(助眠好習慣下一篇再講) 比方說抽筋,原因很多,可能是情緒緊張、循環不好(按摩或足浴都能改善)、足部著涼(可穿襪子睡)、電解質不平衡。還可能是習慣白天以咖啡或含糖飲料代替水,水分攝取不足所導致。最終還是需要找出原因,才有辦法從根本上去解決、一勞永逸✅。(依賴安眠藥,就怕越吃越重) 失眠這檔事,可大可小。短則黑眼圈皮膚粗糙,臉難看了點,這還不要緊。長久下來,細胞再生功能喪失、免疫力衰退、老化加速、大腦損傷、心梗、腦梗、中風這些,就很可怕😱。 也許造成失眠的原因不只一種,我們盡量去一個一個去把它排除掉。這是關乎一輩子健康的事,別嫌麻煩。甚至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太競爭太勞心,晚上不能睡的朋友,我都還建議他們去換一個能夠睡覺的工作,長期來看絕對值得,不必覺得放棄高薪可惜。萬一失去健康,擁有再多也無福享受。 財經影音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