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28 11:49:09瀏覽967|回應1|推薦11 | |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文/艾柏特 民進黨這裡呂、游、謝開聯合記者會夾擊蘇貞昌,呂、游甚至挑明了要陳總統不要支持特定人選,以免影響民進黨初選公平,誰得到比較多總統關愛的眼神,遂變成黨內初選勝出的關鍵,換句話說,即便在民進黨(比起國民黨),宮廷式而非機制為主的黨內初選,仍是台式民主的主要特徵,所謂的國民黨、民進黨初選,常是「搓湯圓」的一種過程,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國民黨、民進黨的黨內初選,常常不用等到初選結果,就能夠有某人被勸退,然後最後一組脫穎而出。 美國政治人物,則是保有「拔槍決鬥」的習慣,但拔槍的位置和方法必須符合公平原則,因此政黨初選變成候選人決鬥場,現任元首如布希對參選人通常不表態,就算表態,在總統黨內影響力也有限,這個,就是台、美大選最主要的區別,美候選人玩制度、台候選人玩人脈角力。 在美國,初選勝出的關鍵在於議題辯論,民主、共和兩黨多有完善的初選機制,提供各候選人對伊拉克撤軍、同性戀結婚、槍枝管制等議題表態的舞台。美國廿七日(星期五)舉辦黨內辯論,八位民主黨候選人中,希拉蕊一路領先,緊追在後的是差六、七個百分點的非裔美國候選人、伊利諾衣州參議員歐巴馬(另外幾位較有希望的候選人,分別是前副總統候選人愛德伍茲,及新墨西哥州長李察森),除了誰能夠海吸募款?民主黨員最關心的,莫過於各候選人對伊拉克撤軍的主張,撤多少?什時撤?希拉蕊等幾個主要候選人都小心盤算著。 有趣的是,希拉蕊的配偶、前總統柯林頓一直克制自己的光芒,扮演一種「家庭煮夫」的角色,原因很簡單,如果柯林頓鋒芒畢露,會失焦希拉蕊的選情,絕對是減分,美國選民對舞影者反感;反觀台灣選民,尤其是強烈政黨傾向的選民,對舞影者接受度相對高,君不見我們有「榮譽主席」連戰、「精神領袖」李登輝、以及陳總統關愛的眼神?我在自己的研究裡,點出美國個人主義versus亞洲團體主義,在個人主義的傳統裡,少有馬基維里的君王、或者魅力型領袖存在的空間,因此制度比較能夠被遵守;相對於亞洲團體主義,群體常常習慣、而且不能失去偉大英明的領袖。 長遠來說,西方民主的運行,必須建築在遵守制度之上,從這一點而言,亞洲似乎開不出西方民主的花朵,主觀上,我也不認為亞洲需要發展西方式民主,從初選在台灣與美國扮演不同輕重的角色,台灣要達到制度選舉、甚至議題選舉的水平,仍舊相當遙遠。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