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1 20:10:49瀏覽1163|回應0|推薦0 | |||||||||||||||||||||||||||||||
民國53年本校為使國家機械工程教育與先進國家機械學術領域同步進展,並為國家培育工業發展所亟需之人才,特成立中部地區最早之「機械工程學系」。民國59年增設夜間部,提供大中部地區機械從業人員進修所需。民國64年配合僑委會成立「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機械科」,嘉惠僑居地莘莘學子。而後為進一步提昇學術研究之水準,並配合國家工業升級所需高級人才,復於民國71年成立「機械工程研究所」。民國75年起為加速國內產業自動化腳步,本系引進先進的電腦輔助設計、分析與製造之教學研究軟硬體,培育此領域之專業人才。爾後鑒於電腦輔助工程之發展已日漸成熟,並為因應國內產業升級及朝向技術加值轉型所需大量電腦知識養成教育的需求,而於民國90年正名為「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簡稱機電系),並全面更新電腦輔助工程軟硬體設備。同年為落實教育部倡導終生學習理念,與化工系、材科系共同成立「材料與製造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民國91年又與航空工程系共同成立「機械與航空工程博士班」,完整之教學/研究體系於焉建置。 l 逢甲大學願景(Vision)本校冀望成為一所在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等三方面並進的高等學府,以培養立足華人社會,縱橫世界,兼具忠、勤、誠、篤特質與創新的世界級人才為願景。 l 逢甲大學使命(Mission) 1. 積極改善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處事的態度、專業的技能、豐富的知識、維 持身心的平衡、以及具備全球化的視野。 2. 配合學校資源與特色,發展成為具有國際聲望的學府。 3. 使所有教職員生與時並進,發揮其所長,營造一所充滿朝氣與科技創新的大學。 4. 推展進修推廣教育,以提升社區生活品質,及人文素養。追求成為華人社會永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l 工學院教育目標 1. 學生具備專業理論基礎與邏輯思維,並具研發與創新能力。 2. 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規劃、設計、執行及領導能力,並具備終身學習的精神與國際競爭能力。 3. 學生兼備人文與科技知能的素養。 4. 學生具備專業倫理、社會責任心、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l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教育目標 1. 學生具備專業知識與邏輯訓練,以具有系統化思維與結構性分析的能力。 2. 學生具備專業應用與創新、資訊應用及整體性規劃機械工程的能力。 3. 學生瞭解工程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並在機械設計、製造過程中具有永續發展及綠色能源的宏觀思維。 4. 學生具備專業倫理、社會責任感,並能有團隊精神及有效溝通。 5. 學生具有國際觀及終身學習的精神。 l 機電系教學成效(核心能力) ? A. 應用基礎科學以系統化思維發掘、研判及診斷機械工程問題之能力 ? B. 具備應用電腦輔助模式來描述及分析機械工程相關問題之能力 ? C. 蒐集資料、規範問題、並加以分析驗證獲得初步結論之能力 ? D. 使用機械工程領域相關分析及設計軟體之能力 ? E. 有效溝通、清晰表達、及團隊合作分工之能力 ? F. 具備機械專業領域自我學習及持續發展之能力 ? G.具備掌握國際機械發展趨勢及技術接軌之能力 ? H. 評估機械效率及發展綠色產品之能力 ? I. 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目前本系大學部畢業系友約近八千人,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生計有四百餘人,大部份均投入國內工業界擔任高級機械工程師。因此逢甲機電系已成為國內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人才培育的搖籃,對國家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之發展貢獻卓著。未來本系之辦學目標將繼續在既有的基礎及優良傳承下均衡發展教學、研究、服務,發揮大學貢獻社會之完整功能。具體項目包括: l 優質化環境:提供一個具有系統化與資訊化的優質教學環境。 l 電腦化教學:強化電腦輔助與多媒體教學研究設備,培育高級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人才。 l 專業化學程:提供學生更大學習空間,拓寬知識領域,學習與應用新興高科技。 l 前瞻化研究:開創具前瞻性和關鍵性之重點領域研究。 l 生活化關懷:加強學習及生活輔導功能,並發揮導師制度關心學生生活,建立學生完整全人教育,經師人師並重。 課程、教學與研究 l 強化電腦輔助與多媒體教學研究 l 研發智能化設計與智能化精密製造系統 l 發展微/奈米尖端機械技術 l 發展液氣壓機電整合技術 本系歷年來為培育國內機械工業發展所需之人才,教學方面向以理論與實務並重,尤以流體動力控制之教學、研究及對外開設講習班,斐然有成。目前為配合新世代精密機械領域的發展,正以電腦輔助工程整合教學、研究及推廣服務,朝向「強化電腦輔助與多媒體教學研究設備」、「研發智能設計系統」、「發展微/奈米尖端機械技術」、「致力液氣壓機電整合技術」、「提升熱流教學設備計畫」及「強化智能化精密製造教學」等教學及研究目標發展。 課程方面,本系大學部最低畢業學分為138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07學分(含通識課程8學分)。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前至少各須修滿30學分。大學部學生畢業前必須完成畢業專題;碩、博士學生畢業則須依相關規定提交並發表畢業論文。 本系對學生之培育除著重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領域基礎理論扎根外,尤重視實務實作之落實,冀求專業知識得以「做中學、學中做」,故課程方向著重於學生對設計、分析、製造、與測試具基本整合能力。課程安排除遵照教育部規定外,並以下列大原則而釐訂:第一學年屬基本學科,介紹力學及機械工業一般知識,並加強電腦應用之素養。第二學年主要為基礎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理論,使學生具有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科及研究之基本學養。第三、第四學年偏重專業科目,灌輸現代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術,使學生對機械設計、機械製造、熱傳系統、流體動力、機電控制等,具有分析、設計與應用之專業知能。 設備 l 共同貴重儀器中心(工107) l 熱流實驗室(工101) l 固體力學實驗室(工109) l 數位設計及精密製造中心(工108) l 環保素材特色實驗室(工228) l 電腦輔助工程研習室(工209) l 液氣壓實驗室(工102) l 機械材料實驗室(工102-1) l 微機電實驗室(工229) l 機電實驗室(工320)
為強化空間之利用,達到資源共享之目標,本系除教師個人實驗室之教學研究設備外,並與 精密製造技術服務中心等單位共同規劃可供工學院跨系所整合教學研究之特色實驗室及教學研究中心。另外並設有本系專用電腦輔助工程研習室,內有 機械工程相關的軟硬體設備。各中心及實驗室之設備,除提供校內之教學研究外,還可支援工業界從事教育訓練及產品研發,達到推廣教育及提昇國內科技產品研發之社會服務目標。主要設備包括: ◎ 共同貴重儀器中心 五軸電腦數控切削中心機 電腦數控放電加工機 電腦數控線切割機
◎ 熱流實驗室 蒸氣動力循環模組 炸彈式熱值測定器 水桌流場觀測實驗台 熱電式熱泵 機械量測展示板 循環式水桌
◎ 固體力學實驗室 衝擊試驗機 ROBOT機械手臂 材料拉壓試驗 (5 Ton) 剪力中心試驗 主應變製作與量測
◎ 數位設計及精密製造中心 數值控制機電整合系統 萬能油壓機電整合系統 步進馬達機械手 逆向工程設備 快速原型(RP)製作設備
◎ 環保素材特色實驗室 雷射粒徑分析儀 高景深顯微鏡 輕小型萬能材料試驗機
◎ 電腦輔助工程研習室 高階個人電腦42部 可列印A1尺寸紙張彩色繪圖機 可列印A3尺寸紙張雷射印表機 完善之網路多媒體教學系統
獎學金 本系除由學校提供之全班成績最優學生獎學金,員生消費合作社獎學金,教職員工子女獎學金等以外,另設有天崗塑膠機械獎學金、劉孝榮先生紀念獎學金、楊學周機械基金會獎學金等等,共十多項獎助學金,以獎勵優秀同學及幫助需要的同學。 學生課外活動 本系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從中學習領導統御、培養人際關係、磨練溝通技巧以適應團體生活。
歡樂的迎新活動 堅強的機電系壘球隊 拔河─力與美的展現 由學生成立的機電系系學會,所有本系學生均為當然社員,並有本系熱心之專責輔導老師。學會定期舉辦各類不同性質的活動,例如:迎新、班際盃各類比賽(壘球、羽球、桌球、籃球、拔河、撞球、排球、保齡球、躲避球……等)、工廠參觀、網路遊戲連線比賽…等各式琳瑯滿目的活動。 同學除參與系上活動外,在參加全校性的各項比賽,如全校拔河比賽,系際盃壘球,系際盃籃球,系際盃排球,系際盃羽球…等大賽中,更是支常伴冠亞季軍的常勝軍。參加全國大專機械盃更有突出的表現。 此外,本系同學參與全國性競賽,在系上教授細心指導下常有不錯的表現。如中華民國自動機工程學會主辦之「全國大專學生超級省油車製作競賽」,本系自第一屆舉辦即參與,每年參賽的同學都能享受將所學理論融入實作的樂趣與挫折。
學生自製的省油車參賽中 畢業系友表現 本系畢業系友約近八千人並成立系友會,定期召開系友大會等活動,以團結系友力量。畢業系友大部份投入國內工商業界,行業範圍很廣,包括汽車製造業、工具機製造業、精密機械業、航太工業、精密模具業、3C產業與半導體工業等先端科技產業中擔任設計工程師、製造工程師、分析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機電整合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等,對國家機械工業之發展貢獻卓著。另有部分系友更是創業有成,並集資設立「楊學周機械基金會」資助本系設備,設立獎學金,提供產業發展資訊並協助本系規劃未來發展,與系友會緊密結合成機電系一強大的後援力量。系友中於學術卓然有成者,有任國立大學校長者,也有經營事業成功者,更有甚多服務於政府機關或工商業界的系友為母系爭光。 傑出系友如下: l 羅仁權系友現任中正大學校長 l 江金山系友現任建國科技大學副校長 l 郭興家系友現任遠東科技學院副校長 l 宋震國系友現任國科會工程處固力學門召集人與清華大學動機系教授 l 關剛石系友現任工研院機械所品質工程技術組組長 l 蔣維理系友現任工研院機械所研發服務組組長 l 羅展興系友現任工研院機械所精密製造技術組組長 l 黃正芳系友現任麥佛德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與楊學周機械基金會董事長 l 陳 正系友現任日坤公司董事長與 旺矽科技公司副董事長 l 陳金柏系友現任鑫達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l 蘇友欣系友現任公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l 何窓山系友現任威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l 林聖明系友現任喬福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l 謝順民系友現任喬福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l 張文雄系友現任達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l 王豐勢系友現任昆山合濟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l 吳志賢系友現任天崗塑膠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l 王博義系友現任益鳴(昆山)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l 張喬崧系友現任善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l 劉震嘉系友現任明大輝有限公司總經理 l 張榮源系友現任安美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 l 陳燦輝系友現任台中精機公司總工程師 l 張龍祥系友現任香港商華特麥爾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執行長 l 郭應能系友現任台灣IBM資訊委外服務事業處經理 l 黃富邦系友現任天瀚科技有限公司(AIPTEK)總經理 l 余星暄系友現任台灣漢鍾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l 歐陽品系友現任安口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l 趙英豪系友現任長榮航空波音767機隊副駕駛 l 林志峯系友現任長榮航空波音767機隊副駕駛 l 王永成系友現任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l 徐統盛系友現任屏東縣萬巒鄉鄉長
堅強的師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