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期程 : |
民國91年06 月05 日 至 民國94年10 月28 日 |
地點 : |
台北市 |
投資金額 : |
主體工程結算金額39.94億元 |
源起:
基隆河員山子分洪規劃可以追溯到民國52年及民國59年,由於當時係以治理淡水河為目標,故未予採行。民國76年10月琳恩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台北市廣大地區遭受水患。前台灣省水利局規劃總隊重新研擬員員山子築堰分洪之可行性。爾後,政府為積極推動基隆河治理計畫,經行政院會指示由經濟部統合各權責單位辦理「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規劃工作」,前經濟部水利處乃於民國89年4月完成「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規劃總報告(草案)」及「基隆河整體治理方案」陳報行政院,行政院指示:「宜考量優先推動員山子分洪工程之可行性」,於民國89年11月舉辦「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簡報會議後裁示,推動員山子分洪計畫工作,並於民國90年核定員山子分洪工程計畫。
員山子分洪工程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境內,工程起點位於基隆河主流上游瑞芳區瑞坩新村旁,分洪路線往北偏東方向以隧道方式將基隆河上游集水區洪水排入東海。
工程特色:
工程創新及挑戰
(1) |
時程緊迫,總工程費39.94億元,平均每月需執行1億元,採統包方式執行,將施工與細部設計結合,以縮短工期。 |
(2) |
設計分洪量極大,Q=1310CMS,須擴大進1310 CMS,出、水口結構物斷面達350M2,隧道標準斷面開挖面積達175M2。 |
(3) |
施工區域年雨量及降雨日多,須跨汛期在河道內施工。 |
(4) |
細部設計依水工模型驗證成果酌予調整分洪路線、進出口結構配置,以達成設計分洪功能。 |
(5) |
藉道排洪居民抗爭阻力大,持續召開協調會溝通說明,期達到政府與居民雙贏。 |
(6) |
重要結構物採用450kg/cm6) 450 kg/cm2之高爐石混凝土,以抵抗高速水流磨損 。 |
(7) |
隧道以4個工作面開挖,2.5公里隧道全線上半階於1年內即完成貫通。 |
(8) |
隧道沿線困難地質,開挖前進行詳細之地質調查,鑽探總長度達隧道長度之1.3倍。 |
(9) |
隧道未完成襯砌前即3度應急分洪,並於94年汛期完成4次提前分洪。 |
(10) |
分洪功能受國內外重視,媒體多次採訪報導,10) ,並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6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獎。 |
工程主要內容:
「基隆河員山子分洪工程」自91年6月5日開工,於94年10月28日竣工,主體工程經費42.78億元。本工程位於基隆河上游瑞芳區河段,採自然溢流方式,導引洪水經長約2.5公里,內徑12公尺之分洪隧道流入東海,當上游200年頻率洪水1,620CMS來臨時,可分洪1,310 CMS經隧道排入東海,餘流量310 CMS流入中下游,以維生態及水質淨化之用,分洪平均可降低中下游洪水位1.5M,發揮顯著分洪減災功效,並可避免徵收大量私地與橋樑改善,減少基隆河整體治理工程經費。
效益:
本工程完工後當上游200年頻率洪水1,620CMS來臨時,可分洪1,310 CMS經隧道排入東海,餘流量310 CMS流入中下游,以維生態及水質淨化之用,其分洪結果平均可降低中下游洪水位1.5公尺,發揮顯著分洪減災功效,並可避免徵收大量私地與橋樑改善,減少基隆河整體治理工程經費。再搭配上游水土保持工作與下游防洪區段堤防工程,以流域治理、上游分洪及下游防洪、區段優先並採同步執行之方式,可讓基隆河中上游之台北縣及基隆市轄內的河段,能與下游台北市一樣達到防禦重現期距200年之洪峰流量保護標準,經調查可使台北縣713公頃、基隆市316公頃,合計1029公頃土地免受水患肆虐,並間接促進地方繁榮,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網頁:
員山子分洪工程介紹(包含AV影音檔及工程3D展示)
http://www.wra10.gov.tw/media021.html
資料提供者: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