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07 20:32:19瀏覽2799|回應0|推薦2 | |
本片是Spencer Tracy(1900-1967)最後遺作,也是影史上他與Katharine Hepburn(1907-2003)第九度搭檔,合演還有1960年代聲勢最隆的黑人大明星Sidney Poitier(1927-)。 簡單講,本片溫和理性處理敏感又主觀的黑白種族通婚問題。 Spencer Tracy、Katharine Hepburn演一對頗有智識的白領夫妻Matt Drayton、Christina Drayton,獨生女兒Joanna(Katharine Houghton)領見黑人男友John Prentice (Sidney Poitier),表明互許終身,預定兩星期後在瑞士日內瓦完婚。 Drayton夫婦向來自詡沒有種族歧視,也教導女兒從小平等對待每個人,包括家中幫佣20年的女僕Tillie。但真到挑女婿時,突然無法忽視「種族膚色」,即使女兒眼光不差,愛上的黑人男友,不僅是系出名校的醫生、相貌堂堂、學養俱佳,而且,非常體貼尊重Drayton夫婦,若未得二老首肯,不會帶走其掌上明珠。 準女婿這樣正派穩重,女兒又愛得心無旁騖,媽媽Christina理所當然支持女兒把握幸福,而爸爸Matt,無論是捨不得女兒嫁人,亦或內心深處種族觀念作祟,甚或不安必然須面對的世俗壓力,種種思緒讓Matt無法看得太開,更無法欣然同意這樁婚事,甚至老友天主教神父Ryan(Cecil Kellaway)相勸,都聽不進去。 同樣的,原本非常高興兒子有意中人的Prentice夫婦,當天傍晚從洛杉磯飛來舊金山拜訪未來親家,剛下飛機看到白人準媳婦,也是錯愕無法理出頭緒。 兩家人終於見面,禮貌寒暄等待晚餐之際,仍止不住對黑白聯姻尷尬與猶疑,Prentice父子闢室溝通,爸爸堅持白人社會高攀不上,兒子則主張感情自決:「你認為自己是一個黑人,但我認為自己是一個人。」(But you think of yourself as a colored man. I think of myself as a man.) 最後,Matt在親家母(Beah Richards)溫柔敦厚點撥下,踱步自省做出抉擇,「壞人我來當」(Ill be a son of a bitch.),回頭進屋召集所有人說明他的決定。 本片拍攝於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後期,當年評價很好,除獲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Katharine Hepburn得到其電影生涯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外,同時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Stanley Kramer)、男主角(Spencer Tracy)、男配角(Cecil Kellaway)、女配角(Beah Richards)、藝術指導、剪輯、配樂(Frank DeVol)等獎項。 回頭再看這部電影,針對異族通婚,編導幾乎剔除所有外在負面條件,主要角色身形、學歷、職業、人品、家庭關係,皆屬健康樂觀知書達禮,惟讓當事人專心考慮膚色問題,寓意正面不在話下,但也未免理想化,尤其劇中女兒Joanna太過天真,沒有任何內心衝突與對周遭人事物自覺,實為敗筆。 好在主要演員填滿所有不足,特別是Spencer Tracy非常精采有說服力演出,增加整部電影非常厚度,此人咬字清楚,聽來不費力,讓人觀影更深入,以前老三台播過不少他的作品:「怒海餘生」(Captains Courageous,1937)、「東京上空30秒」(Thirty Seconds Over Tokyo,1944)、「岳父大人」(Father of the Bride,1950)、「黑岩喋血記」(Bad Day at Black Rock,1955)、「山」(The Mountain,1956)、「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58)、「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1961)、「瘋狂世界」(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1963)等等不勝枚舉,可以說有他演出,片子鐵定不難看。 另外,聽到Frank DeVol配樂,發現1960年代美國電影音樂,深深影響1970年代台灣時裝電影音樂。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