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6 19:18:12瀏覽283|回應0|推薦0 | |
2010-01-31/聯合報/【社論】 剛剛創下史上最賣座電影的《阿凡達》,在網上引發種族爭議,有人痛批結局又是白人成為救世主這種老梗。其實,在戲中,白人救世主早已被藍色納美人同化,若僅憑他的出身即仍認定他是白人,反而是一種血統決定論,沒有真正「看到」。 以《阿凡達》拿下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卡麥隆,在得獎致詞時引用電影裡的台詞說:「I see you.」,這句簡單的話其實是貫穿全片精神的「阿凡達密碼」。當這句話變成否定句時,人類不可能相互了解,更不會了解其他物種,個人情愛、人際溝通、世界和平都成為不可能,最大的悲劇甚至是種族屠殺、星球滅絕。 人類科技越來越發達,戰爭如同線上遊戲,只要按鍵就可啟動殺人機器,根本「看不到」實體敵人,可以毫不手軟。「I see you.」在電影裡的中文翻譯是「我感受到你」,它的意涵其實更豐富。See有「看到」、「了解」的意思,這是感性、理性兼具的動詞。女主角初見男主角時,譴責地球人「看不到」,意思是若眼睛看到、心靈不能了解,等於「看不到」。男主角傑克是一個在戰爭中兩腿皆殘的地球人,在地球上這樣一個被認為「殘廢」的人,在潘朵拉星球上卻能上天下地,因為他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及美好的大腦,隱喻的即是只有心靈、意志引導感官,才能真正「看到」,也才能自由行動。 與其說《阿凡達》有白人優越感,不如說是白人懺悔錄。白人在這部電影裡,除了男主角及幾位科學家外,整體被塑造成貪婪、弱智、殘暴,不就是這幾年美國老大哥給人的刻板印象嗎?而決策者在準備發動滅族戰爭時,還冷血的在指揮中心玩高爾夫,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美國五角大廈。白人男主角在片中出身特種部隊,戰爭使他癱瘓,這不也是美國的擬人化?過去的歷史不可逆,《阿凡達》計畫卻讓這個白人有了全新的身心,他不僅救贖自己,也阻擋白人霸權再次為了掠奪資源在另一顆星球種族屠殺。 關鍵就在「I see you.」,我們是否真正用心看到其他族群?看到他們世代崇敬的聖樹?電影中既像蒲公英又像水母的聖樹種子,讓人驚豔,象徵的就是他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宗教、文化,強權可以炸掉弱勢族群的聖樹,但毀不盡的是他們的種子、靈魂,他們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此所以美國的反恐戰爭儼然變成醒不過來的噩夢。在全球機場長年陷入幢幢黑影的恐怖疑雲時,許多美國人也開始深刻省思。 《阿凡達》裡,納美人用原始弓箭對抗地球人高科技的戰爭機器,這是一場明顯不對稱的戰爭;地球人認為他們只是「驅逐」納美人,但武器不對稱,造成最後死亡比例不對稱,這就是種族屠殺,這就是種族滅絕,《阿凡達》暴露的是白人開發史上血腥的一頁又一頁。 但是,《阿凡達》畢竟仍是一部卡通片,拿弓箭的納美人最後打敗地球人;真實世界裡,納美人被滅族的危境卻依然充斥地球許多角落,那些都不是3D電影的情節,而是血淋淋的人類殺戮進行式。 《阿凡達》用彼世的美麗讓你看到此世的醜惡,用喜劇的虛假讓你看到悲哀的真實;而從虛擬世界回到現實世界後,讓人尤為悵惘,有人稱它為「阿凡達憂鬱」。 「I see you.」,如果你真的看到了,就能超越族群,超越國界,超越一切人文障礙;《阿凡達》給了所有出現相處難題的人間一帖解藥,只要真能用心靈「看到對方」,就有理解與慈悲,就有希望與和平。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