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佛教正念為基礎治療(干預)抑郁症 ( interventions)措施的效果
2023/05/13 20:48:32瀏覽120|回應0|推薦0

以佛教正念為基礎治療(干預)抑郁症 ( interventions)措施的效果

(註: interventions 干預治療~即不開刀不服藥)

佛教視角下的治療對臨床

抑郁症的心理治療

楊晗

通訊作者:Email:yh_sharon@163.com

社會科學、教育和人文科學研究進展》第561

2021年第二屆國際心理健康與人文教育會議(ICMH)論文集

ABSTRACT摘要

抑郁症的發病率正在迅速增加,臨床醫生和心理學家們正在不斷尋找有效的的臨床干預措施。雖然正念起源於東方的佛教傳統,但以前的臨床研究暗示基於正念的干預(MBI)可以有效地應用於西方,特別是在治療抑郁症方面。

我們寫這篇文章有四個目的:(1)回顧佛教與抑郁症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2)探討基於正念的干預對抑郁症認知功能的影響。

(3)回顧目前東西方在MBI臨床應用中的成功案例和困難;(4)基於目前的困難,為未來的臨床研究和應用提供建議。

1. 引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抑郁症是21世紀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

2009年、近20%的美國人口正經歴着臨床抑郁症。

[1]此外,在過去十年中,抑郁症的發病率迅速增加。

抑郁症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最嚴重的精神障礙。

人類經歴過抑郁症的人經常感到悲傷,覺得自己的

生活毫無價值,然后導致極端的自殺傾向。[2]

抑郁症的發病通常伴隨着其他精神障礙的發生。

特別是與焦慮症為伍。[3]

在同時,抑郁症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特別是,影響到他們周圍的人際關系,包括與朋友、配偶、甚至孩子的關系。此外,經歴過抑郁症的人更容易失去對生活的熱情。[4]

因此、抑郁症的臨床治療已經成為臨床心理學界迫切關注的話題。他們也一直在尋找有效的臨床干預措施。近几年來、從佛教中發展出來的正念干預措施被認為可以有效地減少抑郁症的發生。[5]

并被廣泛用於抑郁症的臨床治療中。然而,由於佛教起源於抑郁症的臨床應用在西方的臨床應用也面臨許多困難。因此,本文將從多方角度,回顧佛教與臨床抑郁症治療的聯系,分析以往的成功案例和臨床應用中的困難并探討基於正念的干預(MBI)對大腦神經功能的影響,然后為未來的臨床干預應用和研究方向提供有效建議。

2. 關於佛教

2.1. 佛教的簡述

佛教起源於2500年前的印度,由一個叫釋迦牟尼的人創立。在那之后、印度人將佛教作為一種宗教訓練、

哲學和思想。釋迦牟尼也被稱為佛陀。人們認為,佛祖

擺脫了苦難,完成了最終的使命。精神解脫。人們也被吸引到這條解放之路。換句話說,佛教教派引導

修行者走向更高層次的理想精神生活。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減少和消除痛苦,提高思想覺悟,并真正擁有自己的精神過程。在佛陀的八條崇高的道中,正念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被用來作為智力和道德的訓練。

此外,正念也是幫助人們實現精神解放的一個關鍵因素。

此外、正念作為一種概念和實踐,在佛教禪修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佛教理論中,正念也有一定的前綴

限制。正念的實施過程必須被認為是正確和道德的。這就是說、當我們在做正念的時候,佛教并沒有主張道德上的中立性。它必須被認為是道德的、健康的、有益的。因此,一定程度的的道德限制是練習正念的關鍵。

。佛教的概念是"真正的快樂 "并不是指情感上的愉悅和享受,而是指正確的道德、意識形態、以及對社會的貢獻。享用,而是指正確的道德、思想上的成熟和精神上的解放。

成熟和精神解脫。[6]

從廣義上講,今天的佛教已經形成了三個

主流派別: 小乘法、大乘法和金剛乘法。

小乘佛教主要在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緬甸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占主導地位。

。大乘佛教在東南亞國家如日本、中國和西藏、印度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對於系統的概念,每個國家的佛教也有巨大的多樣性,佛教已經逐漸不僅在亞洲,而且在許多西方國家也得到了發展。[7]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不同的佛教派別,或者說有大的佛教派別。存在着巨大的差異,但他們的最終目標與西方心理學是一致的。即是為了減少痛苦。[8]

2.2. 正念: 佛教的核心目標,減少痛苦

正念是實現佛教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佛教的核心

冥想的核心,現在在西方國家廣泛傳播并受到許多西方人的歡迎。[9

正念被認為是被認為是 "在實例的基礎上完全注意到基於實例的時刻"[10]

此外、此外,正念被描述為有目的的存在。值得討論的是正念的前提是傳統佛教概念中的 "正確的道德"

但在當代,它的實踐強調的是 "非評判性"

,這已經成為一個普遍接受的認可的概念。通俗地講,當人們在正念中進入個人意識的過程中,正念練習

過程中的所有現象和行為都會被

觀察到。例如,感知、認知、和情緒。然而,根據 "非判斷 "的概念所有的現象和行為都不會被觀察到。被評價為好或壞,對或錯,積極或消極負面的。在正念的過程中,"全神貫注 "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狀態。練習者可以通過冥想達到這種注意力狀態。而且因為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正念起源於東方。在許多文化中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然而,一些研究人員已經

建議將正念練習應用在西方社會的臨床治療中可以非常有效,即使這些病人不了解佛教和佛教的相對朮語.[11]此外,在過去的几十年里,正念也被心理治療師廣泛用於行為認知治療。最廣泛的治療方法包括減少壓力為基礎的正念、[12] 辯證行為療法、[13]接受和承諾療法[14] 和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15]

除了ACT事故、其他三種正念療法顯然都是被認為是起源於佛教。在以前的的許多研究表明,基於正念訓練的臨床干預特別是對於那些有精神疾病的人來說。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對抑郁症的治療。[16] [17]

3. 正念與佛教的關系

3.1. 大腦功能的改善

MBI療法為基礎在臨床干預中,有必要對情緒調節中的更加清晰認知功能系統地進行分類。換句話說、將抑郁症的生物學基礎與心理學的研究理論相結合對於改善抑郁症的臨床干預是至關重要的。

涉及抑郁症的大腦結搆包括杏仁核、邊緣系統包括海馬體和前扣帶皮層,以及背外側前額葉皮層中參與情緒調節的部分。[18]

Johnstone等人(2007年)的研究中,有抑郁症(而非焦慮)的人的特點是增加了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激活和

杏仁核的激活減少,這說明抑郁症相關的招來參與了情緒認知控制的腦區有困難。同樣,Eugene等(2009)的研究的研究強調了評估額葉扣帶回的激活的重要性。

以前的許多研究也觀察到,有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正念療法后,其大腦區域有很大的改善。患者在接受以正念為基礎的干預(MBI)。在一項通過腦電圖的研究中,基於通過頭皮上的電極,記錄神經元自發活動,結果顯示患者接受MBI可以觀察到積極的治療效果。此外,這種效果是非常穩定的,而且腦電圖的記錄方法遠遠優於患者的自我報告。[19]

此外,在一項研究中中也發現,MBI可以導致與抑郁症有關的大腦區域的顯著變化。例如,Moynihan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在MBI干預治療后,老年人的右額葉的α不對稱性顯著降低。同樣地、在對年輕成年人進行MBI干預后,也觀察到了同樣的效果。所不同的是的,MDI對青壯年的干預效果要好於對老年人的干預[20]

最近在710歲的兒童中進行的實驗也表明基於佛教理念的正念干預觀念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在神經生理上減少情緒研究顯示, [21

經過MBI后,兒童大腦皮層的EEGα-連貫性明顯增強、特別是在額葉和中央區域。與成人不同,在兒童中沒有發現額葉和后葉之間的α不對稱性的變化。然而、他們在自我報告中的抑郁症分數下降。這表明,在MBI之后,兒童的認知水平發生了變化。此外,與Shanok等人(2019)的研究一樣、正念練習可能會導致思維方式的改變。例如,遇到抑郁症的人,可能會導致他們將其理解為 "正確的思維",但事實上,那些所謂的判斷并不真正反映真相和現實。因此、遇到抑郁症時的這些想法和行為,不需要拒絕或避免。[22]

同樣地,對一個人的思想或情緒的描述并不能真正反映現實。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你所認為的主觀想法并不反映客觀事實。例如,人們主觀地認為 "我是一個自私的人",但事實可能是,"我總是願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17]

正念訓練鼓勵人們意識到不合理的想法和判斷,這樣他們就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如呼吸的節奏、感受環境的聲音,感受身體的運動等,從而使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以避免陷入以前的非理性思維。

3.2. MBI的臨床應用

抑郁症治療在東方和西方的臨床應用

以前有許多研究表明MBI在臨床上也得到了成功的應用、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一項系統性的回顧顯示,MBI在亞洲的不同國家和社會文化環境中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可以進行有效的臨床干預。[23]

MBI已被發現可以改善以下人群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而在MBI之后,相關的精神障礙的相關症狀也可以相應地減少。例如,對抑郁症和焦慮症的有效治療可以同時進行。此外,在一個對照實驗中,發現MBI顯著優於其他干預措施。如 "用傳統TAU治療抑郁症狀,。"

在西方國家進行的相關研究中,MBI也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抑郁症干預措施。

功能障礙認知-情緒思維被認為廣泛存在於抑郁症患者群體中。

思維障礙反映了一個人的思維狀態,并被定義為專注於消極的感受。因此,這種人更有可能出現抑郁症狀。一項研究對參與者進行了8周的MBI的參與者、

[24]并探討了正念干預對情感狀態功能障礙。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正念干預主要影響參與者的反芻的思維。換句話說,經過正念的干預,功能失調的傾向

的狀態明顯減少。[25]研究也表明,抑郁症患者在接受MBI后可以忘記負面的事情;這項研究還表明,門診嚴重抑郁症病人在接受MBI短期治療后

可以提高他們的認知功能,并顯著減少抑郁症相關症狀。

3.3. 佛教和正念的文化背景正念冥想被認為是一種自我訓練的技朮。在正念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培養和發展自己的主體性、思維,和社會認知。換句話說,正念的過程不僅是非評判性的,而且還包含復雜的心理結搆或模型。因此,正念的狀態不僅是基於神經科學和認知活動,而且還基於文化交流對抑郁症的影響干預。[26]

雖然佛教起源於亞洲,但在亞洲國家有有各種做法。然而,在現代化進程中,西方社會和流行文化逐漸接受

它。廣泛推廣的正念練習反映了這一現象。它被西方文化稱為一門心靈科學。[27]

人們也在努力重塑佛教,使其更適合於國際化和融入

不同的文化。它的目的是消除宗教的形而上學假設,為個人成長提供一條特殊的道路,并把重點放在專注正念過程上。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內容都可以被理解,可以有效的干預,并為來自不同社會道德和文化體系的人所接受[28]

[29]現象學大量著作中被不斷地作為佛教和認知科學之間的對話來追求。希望主觀經驗和認知的意識能夠被整合。隨后,許多學者開始了大量的哲學和實驗工作來探索意識。[30]

但在實踐過程中,但重要的是要結合人們的生活

經驗和進行探討社會環境框架,考慮文化是極其重要的。

,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討論。在臨床衛生學科中,對

對佛教中正念干預的吸收,可能會受到以下信息的影響

(1)隨着全球化的進程,更多的跨國移民的出現,也導致了文化和種族的多樣性。因此,如果在發心時要考慮文化背景的影響在以心態為基礎的干預,這種多樣性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困難要解決的問題。[31]

(2) 對於那些對佛教接受度相對較高的國家

,有可能從哲學理論上取得更好的干預效果。[32]

(3) 文化適應的問題應該

在翻譯過程中也應考慮文化適應性問題,因為

佛教作為亞洲獨特的曆史文化,涉及到太多的本土文化元素。

。如果在傳播翻譯的過程中,把它解釋清楚這也是一個

非常關鍵的因素。如果在翻譯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就會導致誤解和錯誤的

感知,以及認知。

3.4. MBI的文化適應性

近年來,隨着西方國家對佛教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大量借鑒佛教的禪修技朮,并將其運用到了生活中。

在認知的 "第三波 "中大量借鑒了佛教的冥想技朮。

[33] 。在此期間,佛教已在許多情況下被使用。其次也影響了心理干預治療的新形式。至於

至於正念在傳播中所面臨的文化適應問題

也有一些以前成功的例子,可以為未來的應用和研究提供方向

Naikan是一種正念干預療法。

在日本發展起來的基於佛教概念的正念干預療法。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治療師鼓勵練習者進行為期一周的冥想。

在這期間、練習者需要回顧過去發生的積極事情,例如從他人那里得到的幫助。這種方法使練習者不僅能夠

關注自己,也關注外部世界和周圍環境。其目的是為了減輕從業者的痛苦。在實踐過程中練習者將被傳達與家庭環境有關的信息,如聲音、溫度、溼度。和氣味。通過這種方式,練習者可以回憶

童年。[34] Naikan已經在奧地利、美國、英國,德國和中國成功地進行了實踐。即使它脫離了日本的環境和新的文化,它仍然可以在干預精神障礙方面(如抑郁症)發揮有效的作用。然而,很少有人討論過為什么它能成功地應用於一個脫離文化背景的新環境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可以比較各種基於佛教的MBI,并找到主要因素,從而使更多類型的MBI能夠應用於不同的文化環境。

4. 4.討論

在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基於佛教觀點的MBI的流行反映了它們的共同目標是 "減少痛苦"。從神經科學層面,已經有許多研究表明MBI可以有效地減少抑郁症的症狀抑郁症,但我們仍需要結合不同的文化

適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調整更合適的MBI。此外、

有學者指出,在正念的過程中,冥想是一種無情的內觀凝視思考的過程,最終幫助人們發現真實事物的狀態。

[35]

此外,MBI、發源於傳統佛教,也受到了許多批評,因為他們認為這種干預是一種瞬間的狀態,不能實現

長期轉變。在治療過程中,心理治療師過度地要求修行者實現內心的平靜,而不是提供一個關鍵的

交流,只是盲目地讓他們被動地吸收。

同時,他們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理解當事人所期望的心理健康模式。過程中,只是提供了一套固定的心理模式。

這對跨文化的心理治療師來說,這更具有挑戰性。換言之,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你必須了解許多不同的文化

和宗教背景。你應該放棄你原來的文化背景,以符合

客戶需要的心理模式。

正念的實踐不僅反映了實踐者遵循着同一條道路達到相同的目標,而且還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每種生活方式都有其優勢和劣勢。因此,心理治療師需要看清這一點,這樣才能幫助當事人獲得更好的治療。此外,目前大多數的臨床干預措施已經排除了嚴重的疾病和

合并症。我們知道,許多嚴重的疾病是伴隨着抑郁症。因此,當務之急是要迫切需要進一步探討MBI干預在更嚴重的臨床疾病中的效果。,并調整系統的

的干預措施,以適用於不同程度的程度的疾病。例如,有多種疾病的抑郁症、合并症和長期功能障礙。正如

如上所述,MBI受到批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許多學者認為,它只能作為一種短期的干預治療,而[23]的研究也表明,目前在亞洲,沒有探索MBI在長期防止抑郁症患者復發的作用。因此,這也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5. 結論

綜上所述,盡管正念干預源於東方的佛教,但它可以作為一種雖起源於東方的佛教,但它也可以應用於西方,尤其是在西方臨床應用,這篇文章通過對抑郁症治療的回顧,證明了它是一種治療抑郁症的有效干預方法。

如使用EEG方法和自我報告。然而,在基於正念的干預措施的發展過程中,也有一些批評意見。

特別是在臨床應用方面。最常見的批評意見是,基於正念的干預措施只能是暫時有效。事實上,這也是目前研究情況的局限性。

因為目前只有少數關於長期干預抑郁症的研究,因此,我們鼓勵研究人員在進一步研究中深入探索這個方向。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MBI對其他精神疾病的影響,探討MBI治療的可能性。

雖然目前對基於正念的干預(MBI)治療抑郁症存在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神經學和認知學的角度來看

層面,有相當多的研究結果表明MBI可以顯著減少抑郁症的症狀。為了更好地將其應用於臨床干預,未來的研究可以結合更多的文化

背景,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 Kessler RC, Wang PS. 2009. The epidemiology of depression. In Handbook of Depression, ed. IH Gotlib, CL Hammen, pp. 5–22. New York: Guilford. 2nd ed.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No. WHO/MSD/MER/2017.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3] Carney, R. M., & Freedland, K. E. (2009).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nd mortalit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6(4), 410-417. [4] Wade, T. J., & Cairney, J. (2000).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Marital Transition among Mother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Panel Study.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88(11), 741-750. [5] Goldberg, S. B., Tucker, R. P., Greene, P. A., Davidson, R. J., Wampold, B. E., [6] Kang, C., & Whittingham, K. (2010). Mindfulness: A dialogue between Buddhism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Mindfulness, 1(3), 161-173. [7] Harvey, P.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Teachings, history and practices (chapter 9: Buddhist Practice: Ethics). [8] Bodhi, B. (2005). In the Buddha’s word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9] Kabat ‐ Zinn, J. (2003). Mindfulness ‐ 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0(2), 144-156. [10] Marlatt, G. A., & Kristeller, J. L. (1999). Mindfulness and meditation. [11] Kabat-Zinn, J. (2000). Indra's net at work: The mainstreaming of Dharma practice in society. [12] Kabat-Zinn, J. (1990).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Worcester. Stress Reduction Clinic.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Delta, New York. [13] Linehan, M. M. (1993). Skills training manual for treatin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Guilford press. [14] Hayes, S. C., Strosahl, K., & Wilson, K. G. (1999).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human suffering. [15] Morgan, D. (2003).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new approach to preventing relapse. [16] Nolen-Hoeksema, S., & Morrow, J. (1991). 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the 1989 Loma Prieta Earthquak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1), 115 [17] Kristeller, J. L., & Hallett, C. B. (1999).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 meditation-based intervention for binge eating disorder.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4(3), 357-363. [18] Cooney, R. E., Joormann, J., Atlas, L. Y., Eugène, F., & Gotlib, I. H. (2007). Remembering the good times: neural correlates of affect regulation. Neuroreport, 18(17), 1771-1774. [19] Peeters, F., Ronner, J., Bodar, L., van Os, J., & Lousberg, R. (2014). Validation of a neurofeedback paradigm: manipulating frontal EEG alpha-activity and its impact on m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93(1), 116-120. [20] Zhou, R., & Liu, L. (2017). Eight-week mindfulness training enhances left frontal EEG asymmetry during emotional challeng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indfulness, 8(1), 181-189. [21] Shanok, N. A., Reive, C., Mize, K. D., & Jones, N. A. (2019).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tervention alters neurophysiological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readolescents.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2] Kabat-Zinn, J. (1982). An outpatient program in behavioral medicine for chronic pain patient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4(1), 33-47. [23] Thapaliya, S., Upadhyaya, K. D., Borschmann, R., & Kuppili, P. P. (2018). Mindfulness based intervention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Asian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Psychiatrists' Association of Nepal, 7(1), 10-23. [24] Ramel, W., Goldin, P. R., Carmona, P. E., & McQuaid, J. R. (2004). 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on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affect in patients with past depress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8(4), 433-455. [25] Eugène, F., Joormann, J., Cooney, R. E., Atlas, L. Y., & Gotlib, I. H. (2010). Neural correlates of inhibitory deficits in depression.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181(1), 30-35. [26] Kirmayer, L. J. (2015). Mindfulness in cultural context. [27] Sharf, R. (1995). Buddhist modernism and the rhetoric of meditative experience. Numen, 42(3), 228-283. [28] Goodman, C. (2014). Consequences of compassion: An 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 of Buddhist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Varela, F. J., Thompson, E., & Rosch, E. (2017). The Embodied Mind, revised edition: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MIT press.

[30] Thompson, E. (2007). Mind in life: 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 Xiv.

[31] Kelly, B. D. (2008). Buddhist psychology, psychotherapy and the brai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45(1), 5-30.

[32] Shonin, E., Van Gordon, W., Slade, K., & Griffiths, M. D. (2013). Mindfulness and other Buddhistderived interventions in correctional settings: A systematic review.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18(3), 365-372.

[33] Hayes, S. C., Villatte, M., Levin, M., & Hildebrandt, M. (2011). Open, aware, and active: Contextual approaches as an emerging trend in th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therapies.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

[34] Ozawa-de Silva, C. (2015). Mindfulness of the kindness of others: The contemplative practice of Naikan in cultural context.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52(4), 524-542. [35] Sharf, R. H. (2015). Is mindfulness Buddhist?(and why it matters).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52(4), 470-484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79191468